内容导航:
事业单位聘用制还有编制吗事业单位编制和聘用问题事业单位聘用制与正式编制有什么不同?事业编制和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有何区别?一、事业单位聘用制还有编制吗
事业单位聘用制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因为事业单位现在有一个最关键的“编制”问题,这是与企业对比最大的不同。
现在进入事业单位,必须经过统一招聘后报有关部门办理入编手续后,才是正规在编人员;其它没有编制的属于“编外聘用人员”,职位、待遇一般都比在编人员低。
扩展资料
最长不得过退休,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合同,聘用合同使用省里统一制作的文本,分为短期、中长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
合同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应聘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年限。本单位工作已满25年,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年且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已不足10年的人员,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聘用单位应当满足。
二、事业单位编制和聘用问题
一、工资开支来源:
1、正式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
2、合同制人员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
二、福利待遇:
1、正式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按政策规定及上级部门规定执行;
3、合同制人员参照正式编人员标准执行,但实际上低很多或缺项。
三、事业单位之间调用:
1、正式编人员可以在事业单位之间调动;
2、合同制人员不能。
四、担任职位:
1、正式编制人员可以提任副科级职务;合同制人员不可以。
2、事业单位聘任制干部是没有编制的,类似于合同制职工,但福利待遇肯定是按照事业单位的,如果是公务员单位里的聘任制,如法院的聘任制书记员职位,那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
五、辞退:
1、合同制人员随时会被辞退;
2、正式编制人员如无错误必须要工作满合同年限才能辞退。正式编制人员一般一签就是3到5年的工作时间。
以上内容参考 、
三、事业单位聘用制与正式编制有什么不同?
1、工资开支来源:正式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合同制人员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
2、福利待遇:正式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按政策规定及上级部门规定执行;合同制人员参照正式编人员标准执行,但实际上低很多或缺项。
3、正式编人员可以在事业单位之间调动;合同制人员不能。
4、正式编制人员可以提任副科级职务;合同制人员不可以。 事业单位聘任制干部是没有编制的,类似于合同制职工,但福利待遇肯定是按照事业单位的,如果是公务员单位里的聘任制,如法院的聘任制书记员职位,那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
5、合同制人员随时会被辞退;正式编制人员如无错误必须要工作满合同年限才能辞退。正式编制人员一般一签就是3到5年的工作时间。
6、正式编制人员需要每年去人事局缴纳人事代理费用;合同制人员不用。
事业单位聘用制是指事业单位直接和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来确定双方聘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责任、义务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临时工就是事业单位中没有在编制内人员,这些职工大多是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来签订劳动合同的。
四、事业编制和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有何区别?
事业单位聘用制是指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双方聘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实行聘用制,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必须坚持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和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必须在确定的编制数额和人员结构比例范围内进行。
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精干效能的原则,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按岗聘用,竞争上岗。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章 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八条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试、考察;
(五)体检;
(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条 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
(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
(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评;
(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六)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