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副科即管理八级,专技中级职称有三档,分别是中八、中九、中十。同地区、同工龄的管理八级和专技中级职称,专技中级的工资待遇一般要高于管理八级,相当于正科即管理七级水平,但具体到中级职称的不同岗位,有一定的区别。
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线城市为例,管理八级每月工资扣除五险两金后实际到手3700左右,与专技中级职称十级岗位大致相当,专技十级到手在3800左右。而专技九级大概在4000出头,略低于管理七级,高于管理八级;专技八级在4300左右,略高于管理七级。
在事业单位工作,同级水平专技岗工资待遇高于管理岗是普遍现象。由于管理岗职数有限,晋升相对困难,出于自身利益和前途考虑,在基层事业单位,很多人都不太愿意走管理岗,而更愿意走专技路线。现实中,往往也是管理岗的转专技岗的多,很少有专技岗转管理岗。因此如果个人没有很大的仕途抱负,在事业单位走专技路线更有利,工资待遇高不说,相对也轻松点,不用担负太多的责任。
一、所谓“五大员”“八大员”“9大员”,其实都是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时期的建筑施工岗位细分设置的统称。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其主要岗位具体设置如下:
1、五大员:预算员,质检员,材料员,施工员,安全员。
2、八大员: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
3、九大员主要包括: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标准员、劳务员、机械员。
二、其岗位区别,其实在五大员、八大员和九大员的证书种类和人员职责中,可以看出三者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别。只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员配置的增加,让九大员逐渐取代了五大员和八大员成为企业人员配置的主流。同时,从五大员到八大员,再到九大员,也代表着我国建筑技术发展和人员职责的细化,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一般情况下质量员、安全员可以互兼,称为质安员;造价员、资料员可以互兼,称为内业员;安全员应上岗证和安全考核C证双证齐全,才可备案;造价员(已改二级造价师)应通过国家级考试,获得相应资格后才可担任,与造价从业人员(预算员)的区别是持证。
2017年国内开始对施工员、质量员分专业和统一发证,也就是此阶段有省内证和全国证说法。其中施工员、质量员分土建、装饰装修、安装和市政专业,其报考有相应专业要求;安全员考核办法参考安全工程师分专业进行。合上分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统称十六大员。
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工人在退休待遇上肯定是有区别的!
事业单位的设置涉及到方方面的,各条战线,各行各业,除了部队以外,都有事业单位存在。事业单位的种类也很多,这需要专业人士专章来解答。
事业单位的干部,暂且分为两类,其中有技术干部,有行政干部。工人即工勤人员的构成五花八门。有食堂炊事员,电工,修理间的修理工,汽车驾驶员,还有因工作性质需要设置的工人岗位。在九十年代以前是没有技师一说的,所以普通工人的级别都是按年限套的。一般干部岗,像采购员之类的,工资的待遇基本和同工令的人差不多。后来实行了工人初中高级工等级,又有了技师等级。只有干部身份,并无职级的。有时高过工人,有时又少几块钱。在单位能耐大的,有活动能力的,二次三翻改变身份,哪头高往哪头靠。不过也有倒腾吃了亏的。从退休以后的待遇比较,最终还是干部的待遇高过工人。
那些有职称有职级的,待遇差别不大,比如付科、正科和技师并齐。至于付处长处长之职位,工人只能仰视他们的收入,那待遇既风光又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