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2021上海八大员题库_2021上海八大分数线

2021年高考数学题目难不难?

果然,数学一直都是关注点,关注度超过了所有的学科。今天晚上我已经看了很多的回答了,今年的高考难吗?

其实不难。

大家可以看下网上的试卷。

纵观全卷,总体和往年差不多,难易适中,刚开始的几题都是送分题,当然,每个题型的压轴题确确实实有难度,但压轴题也有分几小题,你做对了前一两个,照样可以得大部分的分数。

为什么每年高考数学都说难,但分数出来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低呢?因为大部分的学生把目光都投入到压轴题上面去了,又是高考,本来就紧张,一题不会,两题又想不出来,出来后就说难了,还有好几题不会做。

其实不必紧张,高考试题是有区分度的,易中难比例是7:2:1,把握住容易题和中档题,那么你的分数可以到110分左右,对于一般考生来讲,压轴题确实不好做,思维和计算量都比较大,在短时间想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放松心态,制定好高考得分计划,容易题一题不漏,中档题不放过,压轴题随缘,心态好了,思维就打开了,做题就得心应手了。

2021年高考难度是不是历年之最?

这个应该不会。我说一下2003年高考,应该是四十多年高考最难的一次,尤其是数学,大多数学生分数在40多分,陕西省理工科数学平均40分,能考80分是高高手了。当年黄冈中学如日中天,一黄冈考生数学高手,平常数学是满分,做到最后发现有一道大题自己不会做,心慌,最后一想,我不会,全省考生没有几个会,放下包袱,从容应对后面考试,考上清华大学。

陕西省理工科学生近二十万考生,过600分才500多人,理工科一本线是467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627分,西安交大录取分数线是501分,同济、华科大、南开等名校录取分数线是467分。而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分数线过了500分。2004年高考题简单,陕西理工科一本线是557分,一下子涨了90分,西安交大录取分数线到了630分。高考报志愿和分数关系不大,和每个考生的位次关系大,分数会因为题的难易不同而不同,但位次相对固定。

怎么评价2021年的国考行测?

2021年度公务员招考公共科目笔试今天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3个城市、42512个考场同时举行,共125.1万考生考前进行了缴费确认、101.7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1.3%,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0:1,有11.5万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

2021国考政治素养成为行测考试必备要求

今年国考不仅测查了考生常识积累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理分析能力,更重视对考生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的考查,国考对国家的政策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民生和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关注和理解,贯穿行测考试的各个题型。

言语理解字里行间体现“国计民生”,考查内容选材广泛,涵盖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紧跟国内外热点事件、体现家国民生情怀,突显政治素养,如:中国道路、“人民城市人民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扶贫产业、军事侦查手段、现代战场、疫情防控、噬菌体、水稻种植、核心科技、手机成像效果等。

类比推理“穿新衣”、“换新颜”,题目选材特点明显,既出现了如“医用口罩”、“立体化战争”、“数字化战争”等热点词汇,又出现了如“中央预算”、“地方预算”、“民主型管理”、“专制型管理”等政治色彩浓厚的词汇。

数量题目热点问题走进考场,题干背景紧扣现实实际,“一带一路”,“扶贫”,“消毒液、口罩、防护服”、“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复工复产”等词组携手出现,让紧张的考场平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这是一场“暖冬”大剧,充分体现了公务员考试全面考查考生各方面能力的特点,考生在平时需积累多方面的知识,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充分关注“国计民生”,彰显后浪风采。

题型题量稳定不变

常识判断紧密结合热点,注重政治素质考查

常识判断部分依旧为20题,考试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科技、文史、地理等内容。其中政治考查较多。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为,政治素质相关内容考查比例加大。同时出现了多道党纪法规题目的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查了好干部标准、党的建设等内容。题目总体紧密结合热点,时政知识考查了抗议精神、人口老龄化,科技知识考查了口罩,法律知识考查了民法典等内容。

数量关系题目计算量大,背景紧跟时政

数量关系部分依旧只考查15道数学运算题目,考点常规,考查了方程计算、排列组合、概率问题、和定最值、几何问题。整体难度较去年持平,80%的题目等量关系明确,可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但计算量较大,且需进行多步计算。80%的题目背景与时政相关,如与疫情相关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复工复产、人口密集地区卫生检查,与脱贫攻坚相关的定点帮扶、扶贫小额信贷、助农销售等。

图形推理阴影多,看似纷繁复杂,若经系统学习实则简单明晰

2021年国考图形推理共考查10题,其中4道题目以阴影形式呈现,阴影形状变化多样,考点更是涉猎广泛,有对称性、去同存异、一笔画和六面体空间折叠,不知多少考生烙下“心理阴影”。不过,图形推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有过系统学习的经历,掌握了阴影图形的常考规律,“阴影”就能烟消云散,正可谓:只要面朝阳光,阴影就会甩在身后。

例: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④⑥,②③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⑤,②④⑥

试题来源于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答案】A。

【中公解析】图①②⑥黑色圆圈可两笔画出,图③④⑤黑色圆圈可一笔画出。故本题选A。

以上答案解析是中公教育根据网上搜集以及考生回忆的试题做出的答案及解析,在选项顺序上可能与考生的试题有出入,建议考生在看解析时参考答案选项。

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中均考查诗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可见一斑”

容斥首现,不知谁能快刀斩乱麻

今年的试题与往常不同,出现了容斥问题,不知小伙伴们是不是对此题甚是迷惑,不知身处何地?面对首次出现在资料分析中的容斥问题,不知各位少侠是杀出重围了还是缴械投降了呢?其实只要沉心静气,读懂题目考查核心,巧妙运用数量关系,融会贯通,解题拿分对众少侠而言岂不手到擒来,小菜一碟。

题目:如提供视力残疾康复服务的残疾人康复机构中,同时提供听力言语残疾康复服务的机构比不提供该服务的机构多20%,则2019年末全国有多少家残疾人康复机构不提供以上两种康复服务中的任意一种?

【试题来源于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A.不到7300家 B.7300-7600家之间

C.7600-7900家之间 D.超过7900家

【以下答案解析是中公教育根据网上搜集以及考生回忆做出的答案及解析,在题号顺序上可能与考生的试题有出入,建议考生在看解析时参考答案选项】

【中公答案】B。解析:设集合A为提供视力残疾康复服务的康复机构数;集合B为提供听力言语残疾康复服务的机构数;全集I为2019年末全国残疾人康复机构数量;M为全国残疾人康复机构中不提供以上两种服务中任意一种的机构数量。由题可知,提供视力残疾康复服务的残疾人康复机构数量为1430家,设提供视力残疾康复服务的机构中不提供听力言语残疾康复服务的机构数为x,则提供听力言语残疾康复服务的机构数为1.2x,则有x+1.2x=1430,x=650;1.2x=780,即A∩B=780。根据两者容斥公式I=A+B-A∩B+M可得,9775=1430+1669-780+M,M=7456。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考什么?怎么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及申论。下面就来说说行测和申论分别考什么。

一、2021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什么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数量关系:主要是考查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数量关系主要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字运算。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所给材料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和综合型材料。增长率、倍数、百分点等概念考查频率较高。

常识判断:考查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领域广泛,考察平日对知识的积累关键。

二、2021国考申论考什么?

归纳概括: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合分析:以分析为主要作答方法、综合多种命题形式的一种试题类型,准确把揭示问题本质和引申意义,阐释独立思考所得的观点。主要表现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贯彻执行:能够准确理解给定资料中所包含的工作目标与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及时有效地完成题目限定任务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执行能力。

提出对策: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或材料中涉及的某个具体问题提出对策思路或解决方案。主要考查考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文章写作:要求考生在给定字数范围内,针对特定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并全面阐述和论证自己观点的一类题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在10月份发公告,11月份笔试,不要觉得备考时间很长哦!备考从来不怕早,就怕你不开始!各位想要考公的小伙伴们,加油哦~

如何评价2021年省考(公务员联考)行测?考完感觉如何?

2021年3月27日,多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正式开考,参加本次省考的24个省份,报名人数超537万人,实际参考人数约414万人。在历时2个小时的行测考试中,不少同学也是状况频发,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今天都出现了哪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吧。

时间

进入考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机上交,但是很多同学没有自备手表,教室也没有相关计时设备,导致有的同学做到70多题的时候就听到监考老师说还有二十五分钟,瞬间崩溃。

题量

虽然是多省联考,但是各个省之间也有一些差别,比如江西乡镇卷考了135题,数目惊人。不仅如此,有的小伙伴吐槽,今年的材料字间距太小了,密密麻麻的,感觉看着很辛苦,和平时的感受很不一样。

难度

除了题量大之外,更多人吐槽的是今年真的难,资料分析更是遭到不少考生组团吐槽,惨不忍睹。正是因为不仅题量大,还很难,不少考生利用中午的时间四处发帖询问,今年有答完行测的同学吗?今年有答完行测的同学吗?看见不少同道中人,就志得意满的走进下一轮考试了。

其实很多时候考试的好坏很可能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你觉得发挥的不完美,最终的结果未必就不好,每年都有走出考场哭的一塌糊涂的考生,最后抢滩登陆。所以,只要把自己的所学所练尽可能的发挥,你已经距离成公很近啦!

下面以辽宁省为例来具体说些干货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能力测试的题目总量为120道,言语理解与表达一直占40道题目,每道题平均分值为0.8分,这样的高比重高分值,让所有备考者都视之为重中之重的行政能力测试模块,在备考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可谓是得言语理解与表达者得行政能力测试。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主要从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三个方向考查。根据大纲要求,又可以划分为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理解、标题选择、态度观点、词语理解、语句排序、下文推断、语句填空等12个具体题型,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具体考查题型和题量可见下图。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与分布表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在辽宁省省考中题型分布、题目数量、题目难度方面都非常稳定,根据考生回忆,今年的辽宁省公务员考试一如既往保持了这一命题特点,接下来笔者将为考生做具体的深度分析。

一、对考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有所提升

言语理解与表达,顾名思义,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对于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其中包括对于字、词、句在一般意义上和特定语境环境中的理解。对于理解能力要求提升体现在对于复杂句子的理解,以及在众多干扰信息下对于文字信息的把握,甚至有基于文段主旨信息基础上对于隐含意思的推断,尤其主旨概括题难度越来越大,其核心和重点就在于对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把握,而这些无不体现了对于入围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高标准、严要求。

二、对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更贴合实际

语言表达能力的测查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主要体现在逻辑填空、语句填空两大题型中,尤其逻辑填空题目数量为20道题,占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半壁江山,过去考生总以为这样的题型就是在考查语言功底和基础,过去语文成绩不好,逻辑填空就没戏。但实际上,目前表达类题目越来越接地气,更多的不是测查对于具体实词、成语意思的掌握,而是考查语境信息的把握,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更贴合实际。

常识判断部分

首先,让我们通过下面的表格直观地了解一下常识判断的考点分布情况吧。

通过总结真题知识点的分布,我们可以知道,命题趋势中,有变化也有不变。不变的是今年的考试中时政知识点所占比重依然位居第一,考点覆盖的模块仍然是时政、法律、地理、科技、人文和经济等。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法律所占比重有上升的趋势,20道题中有5道题涉及到法律的知识点。

一、时政考题比重仍然位居第一

今年的省考常识判断题目中,时政所占的比重仍然是最高的,20道题目中有7道题是明确的时政,其他题目中也有选项涉及到时政知识点的。今年的时政不仅考题数量多,而且考试的内容都是高频时政,例如我们熟知的2021年新年贺词、脱贫攻坚、十四五规划、人口普查、国家荣誉称号、抗美援朝等。

二、法律的比重有所上升

法律的知识点在2019年的省考中只出现了1道题目,考查了《疫苗管理法》的内容。但是今年的考试中,20道题中有5道题涉及到法律的知识点,例如政府督查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所占比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题目的难度都是相对简单的额,例如民法典中考查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从事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我们冲刺讲义中重点讲授的内容。

三、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性更强

之前我们省考考试中人文和地理的考查是分的比较清楚的,但是这次考试中人文地理综合考查的趋势更强一些。例如今年省考第20题,既考查历史人文知识,也考查了地理知识。这就需要考生对人文地理知识有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由于综合性较强,所以题目难度较大。

四、选非题的数量持续走高

2021年辽宁省考常识判断题目共20道,其中选非题数量是12道,数量占到了全部常识判断题目的百分之六十。回顾之前的省考考试,2020年8月22日辽宁省公务员考试20道题目中有8道是选非题,2019年1103辽宁公务员考试20道常识题中有10道选非题。看近三年的省考常识选非题数量,可以发现选非题数量在持续走高。数量题数量多,那么题目的难度相对较小,因为选非题的四个选项中,一般可以用排除方式直接选出正确的选项。

判断推理部分

总体来说回归联考之后辽宁省考判断推理的命题趋势可以用稳中求进四个字来形容,具体体现在题量分布,试题难度,重点题型3个方面。

一、题量分布变化。

判断推理总体题量稳定在30题,具体来讲,图形推理7题,定义判断7题,类比推理8题,逻辑判断8题。与2018-2019辽宁省考相比图形推理的题量增加1题,定义判断的题量减少1题,类比推理与逻辑判断维持不变。

二、难度变化趋势。

题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试题难度的变化。总体来看判断推理难度相较去年有所提升,具体表现为图形推理与类比推理难度有小幅提升,例如,图形推理7题中数量类题目考察3道题,其中交点个数1题,内外交点1题,面的运算关系1题占比接近一半。 类比推理8题中涉及常识、成语的题目共4题,包括科技常识如,赫兹:频率,考虑了计量单位的对应关系;领悟:醍醐灌顶;高屋建瓴:形式考察了成语寓意的对应关系等。

定义判断与逻辑判断整体难度变化不大。例如,逻辑判断题型中必然性推理考察2题,主要考察了命题推理的逆否等价规则和鲁滨逊定律,或然性推理6题,其中归纳推理两题相对较为简单考察了话题一直原则,论证题难度适中无明显变化。

三、重点题型。

今年图形推理7道题目分别考察了位置类,数量类,样式类,立体重点考察了数量类题目,基本符合华图教育的教学教研内容,尤其是报名参加了勇哥集训阶段学习的小伙伴们更是福利满满,勇哥基本押中图形推理的全部考点。比如,交点及特殊数法,面的杂糅考法,平移的考察趋势预测等。

类比推理8道题目重点考察了内涵与外延关系,其中内涵关系6题,外延关系1题,杂糅关系1题。重点考察了包括成语,科技类常识,尤其对于语文功底的考察。

逻辑判断8道题目延续了联考的命题重点以或然性推理为主,必然性推理为辅,其中加强论证3题,削弱论证1题,归纳推理2题,命题推理2题,增加了对于命题推理题型的考察在这一部分与去年有较大的区别。

资料分析部分

资料分析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大方向分为计算与比较两种题型,但是将知识点细化后,考察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更在计算方面加大强度。

根据考生回忆,今年的笔试在考点分布和试题难度等方面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那么与往年笔试相比,今年在命题趋势方面都有哪些新变化呢?接下来笔者将为考生做具体的深度分析。

首先,让我们通过下面的表格直观地了解一下资料分析的考点分布情况吧。

涉及考点增长率计算:根据现期量与基期量计算、加减法计算比较:根据现期量与基期量比较、读数比较、涨幅与涨跌幅度的比较增长量在综合分析中出现比较题目1道比重现期比重计算与比较(选择符合题意的饼图)平均数基期平均数计算1道倍数现期倍数计算

由上表可知,此次考试题目仍然集中在对各大重点术语的考察上,注重测验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但个别题目的计算量略大,对考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来看,题目的难度适中。此外,今年考试中,资料分析的变化可谓是非常大的,各位考生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计算题题量增多

此次考试中,依然是4篇材料,共20道题目,但是比较以往考试,关于基期量、增长率、比重的计算题目增多,题目描述较为清晰且基础,考生在审题方面会比较容易,但其中几道计算题的选项设置差距较小或者由于材料数据较多而造成题目的计算量较大,会造成考生作答时的计算时间过长,由此可以看出,资料分析更注重考察考生们的计算能力以及对速算方法的熟练度。

二、增长率相关题目数量占比最高

从今年考卷题目来看,增长率相关计算和比较题(除综合分析之外)共考察7道题,已经接近资料分析题目总数的三分之一。从整体看,知识点并无变化,都是课程中老师着重强调的内容,尤其是在考试中出现两次涨幅、涨跌幅度比较题目,这是在考察考生们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因此,虽然题目数量多,却是容易拿分的部分。

三、增长量题目减少

这次考试十分让人意外的一点就是增长量题目的减少,只在综合分析的选项中出现1题,并且是比较题目,十分简单,只需利用技巧即可解答。但这并不能让大家放松警惕,毕竟以往考试中增长量的题目数量都是较多的,并且增长量的题目变化性较小、难度不高,是比较容易的得分点。

四、两期比重(平均数)比较的题目数量为0

往年笔试试卷中,两期比重(平均数)比较的题目数量会在4~6题左右,其中也会设置1~2题变形题或者复杂题,以此加大资料分析的难度,往往都是大家容易丢分的点;而今年的题目数量竟然是0,这对广大考生绝对是一个福音,让很多考生不禁开心了一下,毕竟这里属于易错部分,但是这不能让大家掉以轻心,毕竟曾经的它是个王者,我们依然要秉持敬畏之心来备考,做到有备无患。

五、新的材料内容——指数表

在以往考试中,极少数会出现以指数为主的资料分析,在今年的考试中竟然出现了一篇,这首先就要考察大家对指数概念的熟悉度了,如果不会看指数表,那么会大大影响这里5道题目的准确度,但如果非常清晰指数这一知识点。

六、综合分析变简单,融入常识

综合分析好像总被大部分考生所抛弃,但是能争取还是要尽量争取,而此次考试正是向大家展示它独有的魅力,四道综合分析的选项设置都是基础计算或比较题,非常简单!此外,在一道综合分析题中,考生需要结合常识知识进行解题,这是比较新颖的考法,这就告诉大家,备考中要注重补充常识知识,善于利用常识知识解题。

数量关系部分

根据考生回忆的题目来看,今年省考数量关系题目考察几何问题和基础应用题居多,两种题型的总题量占数量关系总题数的一半多,总体来看,题目的难度适中。

一、难度略有提高

今年题目与去年相比,难度略有提高,但是与前年辽宁自主命题相比,这次题目难度还算适中,考试时可做的题目还是比较多的。

二、几何问题重要性较为突出

几何问题是近几年每年必考的一类题型,去年有4道几何问题,今年几何问题出了3道,今后几何问题也将会是一个热点题型,大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命题形式趋于题型交叉

今年数量关系题目中有几何问题与行程问题的结合,也就是说未来考试中这种复合型题目会是一个趋势,这其实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考察考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留言、点赞。

2021年四川文科数学考题大部分人反映难,是真比往年难吗?

2021年四川文科数学依然是延续往年的试题,全国三卷,也是在所有高考卷中是最简单的,能者不难,不会的人永远都觉得难。

我2016年参加高考的,我考的是文科数学,就有第18题平时没有见过,考下来的时候我们班的人都认为难;难的原因就是平时练的题和高考有一点不一样,这就是要锻炼我们平时的数学思维,我发现一个问题,现在读书是真的不能死读书,现在高考的数学就是喜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所以没有一点常识和对生活事物进行关注,高考还是不容易的。

每年都会出现高考数学满分的卷子,而且我们考全国三卷,平均分都有70分,今年四川高考卷我也拿来看了一下,基本上是平常出现的题目,并没有出现什么怪题,今年高考数学我反而觉得比2016年简单得太多。

大部分人反应难,我认为只是在你们那个县区出现的问题,今年部分省份考了数学有不定项选择题,那种题才是真的难;因为一旦多选就没有分,没有我们西南地区国家给我们考全国三卷是一种非常幸运的事情。

文科中取决于胜利的就是文科数学,说白了得数学就可以得天下,数学这一科拉分是非常大的。既然数学已经考了就不用去纠结,好好准备下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考试,这两类都是大科目,300分的总分,也是需要一定的能力才能解决的。

平常心对待,高考其实就是跟平时做作业那么简单,不要有太多的思想包袱在里面。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