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史上名人辈出,我以前介绍过了几位江苏籍的上将,今天介绍几位江苏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是:
△顾秀莲,女,江苏南通人,1936年12月生,1956年9月入党。曾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化学工业部部长、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等职务。她是我国第一位女性省长。
△李源潮,江苏涟水人,1950年11月生,1978年3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历任文化部副部长、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等职,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刘延东,女,江苏南通人,1945年11月生,1964年7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足球改革发展小组组长,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孟建柱,江苏吴县人,1947年7月生,1971年6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历任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委副书记、 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公安部部长、 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 等职。
当然还有许多担任部级以上领导人的江苏籍人士,欢迎友友们补充。
江苏苏北,自古就是帝王将相辈出之地,大汉开国皇帝就是江苏丰县人,还有丞相萧何,名将周勃、曹参、樊哙......,当然了就连刘邦的老对手项羽也是苏北人,他的家是江苏宿迁。
下面我们重点说一下,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苏北名人。
周恩来江苏淮安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马克思主义的忠实拥护者。
土地革命时期,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终于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
抗日战争前期,周恩来为促使中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终中国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迎来了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协助毛泽东策划了三大战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他是人民心目中最为敬仰和热爱的领导人之一。
陈绍昆江苏宿迁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开始抗日。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苏皖抗日军政干校干事,八路军苏皖纵队随营学校分队长等职,巩固和扩展了苏皖地区的抗日根据地,为苏皖地区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为中国东北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65年升为少将军衔。
王绍渊江苏丰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参加抗日战争。担任河南竹沟留守处政治部秘书,在豫西革命根据地带领民众打游击战争,在此期间曾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合围”战争。为中国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六师十三团政治委员,为解放中原地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1王绍渊晋升为少将军衔。
江苏,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地形优势,成为我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文化底蕴、宜人的气候、辽阔的平原优势使得江苏一度成为我国古代经济富庶之地,更是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江苏的历史上豪杰辈出,刘邦、项羽、韩信、祖冲之皆是出自于此,近现代史上也涌现出不少的风云人物、开国名将。
周总理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作为我国无处阶级先驱者,他的事迹仍然为世人津津乐道。
周恩来年幼时,家人便安排跟随伯父到了奉天求学,天资聪慧的他常常以独到的见解让老师同学们吃惊。
1917年,终于完成了国内的学业,而此时的他面临一个严峻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找一份工作还是选择继续钻研深造。当他看到同胞饱受帝国主义欺凌、华夏大地遭到列强无情践踏的那一刻,下定决心到日本学习。
两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他认识到要想救中国,必须唤醒民众的反抗思想,自己要践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
回国之后周恩来先后参加、领导了五四运动、天津学生运动等一系列的反帝爱国运动。1924年是他人生中起到决定意义的一年,进入了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职务,并建立起了第一支由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也就是之后参加起义的叶挺独立团。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不能再看着国民党反动派肆意妄为、残害爱国同胞。周恩来参与领导叶挺独立团在南昌的军事行动,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和革命队伍辗转各地,并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同毛主席、朱德等革命先驱制定了精密的作战计划,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靠自己的一腔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添砖加瓦。
王诤,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国民党第九师电台工作。
1930年,国军发起了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王诤作为报务员也到达了战场。红军积极抵抗,取得反“围剿”胜利,王诤被俘虏后,被我军的优良风气影响,加入了红军。后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为总部搭建起了无线电台,负责电台的管理。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诤活跃外后方,指导我军战士的通信作业。通信在战场上十分重要,一支部队有畅通的通信,才能与各部保持时时联络,方便战略的部署调整。
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诤担任通信部部长兼电信工业局局长,负责我国通信的发展。之后被授予中将军衔。
提起周文在,就不得不说曾经热播的电视剧《雪豹》,主角周卫国与之神似。
1925年,19岁的周文在经人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学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之后又进入到黄埔军校。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周文在由学入军,担任学兵营指导员,观摩作战。由于后来国民党的打击行动,不得不隐姓埋名从事地下工作,在上海等地联军各界人士,为筹建新的武装力量做准备。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文在筹备的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常熟等的游击战斗成功牵制住了日本侵略军。到了解放战争时,又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成功解放了全中国。
1955年授衔大会上,周文在被授予少将军衔。
首先,建筑八大员包括: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
其次,建筑八大员都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岗位,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各个岗位的协作和配合,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然而,不同岗位确实在工作要求、工资待遇、发展方向上有些区别。综合来看,以下几个岗位比较吃香。
1.施工员
施工员刚入行工资不高、劳动强度大,但发展前景可观。
通过考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证,后期有望出任项目经理,拿到一万起步的月薪。
想要晋升项目经理、包工头等,对于社交能力和个人吃苦能力要求比较高,比较适合男孩子。
2.标准员
主要承担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组织、监督、效果评价等工作
整体工作较轻松,有时间来发展个人副业或考证。
基本工资工资5000到8000左右,偶有额外收入。
3.材料员
材料员负责对项目的材料进场数量的验收,出场的数量、品种记录。日常和甲方打交道的机会多,因为涉及很多基础物质的选择和把控,整体油水较大。正常工资在5000~10000之间。
4.造价员
造价员的工作环境多在室内,没有风吹日晒之苦,比较适合女孩子,就是各项计算工作需要细致操作,有点费脑力。不过造价工作的薪资待遇还是比较好的。正常工资也在5000~10000之间。
最后,建筑八大员考试难度不大,证书含金量一般。想要在行业内长久或向上发展的工程人,要尽快规划考取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高含金量的执业资格证。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建筑八大员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八大员,其中包括:施工员(测量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预算员)、资料员。
(一)施工员
建筑施工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做好工程开工的准备工作,先初步审定图纸、制定现场施工方案,提出技术措施、施工技术管理,以及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控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施工员是一个特别辛苦的工作,风吹日晒,一般人真做不来。
(二)材料员
建筑材料员是主要是负责对项目材料进场数量的验收,出场的数量、品种记录,要对数量负责,对负责的项目所进场的各种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的收集,还有对材料的保管工作,并要对各分项工程剩余材料按规格、品种进行清点记录,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数字,以便做下一步材料计划,据说是个“肥差”。
(三)安全员
建筑安全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安全策划、检查、监督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并要熟悉生产环境和施工工艺,防火防盗防伤害防中毒等、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等,排查动态隐患,有义务提醒纠正一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和不安全动态。还要宣传安全知识,做好安全生产排查工作,一般从事建筑安全员工作人员,都要求细心,做事认真,要有“事无巨细”的态度。
(四)质量员
建筑质量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质量策划、过程控制、检查、监督、验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负责核查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资料,监督进场材料的抽样复验。遇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反应,要是因为个人不负责任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负主要责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筑质量员责任重大,因为它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标准员
建筑标准员是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组织、监督、效果评价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1、负责建设标准实施交底、跟踪、验证施工过程标准执行情况,纠正执行标准中的偏差,重大问题提交企业标准化委员会。
2、参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分析标准执行中的问题。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且完成。
(六)机械员
建筑机械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负责工地机械设备资产管理、机械设备使用与检修管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管理、成本统计及核算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包括机器使用后的及时检查、维修、清洁、保养、拆卸中零件的管理、交接验收、调运、保费等。使用机械后,还要负责落实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登记工作。每天都跟机械打交道,机械相当于亲人朋友。
(七)劳务员
建筑劳务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劳务管理计划、劳务人员资格审查与培训,劳动合同与工资管理、劳务纠纷处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劳务员就像是建筑八大员当中的“老师”,在建筑方面遇到什么事都得出面。
(八)资料员
建筑资料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移交等工作的专业人员。说劳务员像建筑八大员中的“老师”,那说起资料员更像是建筑八大员当中的后勤,看似不重要,实则离不开。
在建筑八大员中对于资料员和安全员的要求会低一些,所以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这两项专业是最容易考的。随着国家建设的不断强盛,建筑资料员和安全员社会需求量逐年提高,现在资料员和安全员已成为工程行业必不可少的专业人才。从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来看,资料员和安全员的市场需求量将是十分庞大的。
建筑资料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移交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专业知识、档案专业知识及操作计算机建筑应用软件的能力。建筑资料员需要具备如下技能:1、建筑图纸的识图能力。2、熟悉建筑施工流程,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施工流程要熟悉。3、手工整理资料的能力。4、熟悉资料整理归档规范。5、熟练掌握资料整理软件。6、熟练掌握隐蔽验收、分部验收、竣工验收的程序。7、熟悉资料整理的内容和流程。
建筑安全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安全策划、检查、监督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并要熟悉生产环境和施工工艺,防火防盗防伤害防中毒等、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等,排查动态隐患,有义务提醒纠正一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和不安全动态。还要宣传安全知识,做好安全生产排查工作。建筑安全员需要具备以下意识:1、加强安全教育和交底,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2、加大巡视检查力度,抓住重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3、公司及项目部(项目经理)的大力支持, 建立奖惩制度和细则。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江苏近现代涌现出了众多女性名人,书写几位,共同欣赏。她们是:
——顾秀莲——
顾秀莲,1936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共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至十五届中央委员。
1956年加入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1982年至1989年,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
1989年至1998年,任化学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8年至2002年,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全国妇联主席。
——吳贻芳——
吳贻芳(1893—1985),江苏泰兴人。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中国第二位大学女校长,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校长。
1945年,出席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女神”奖。
1949年,以特邀身份参加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出席了开国大典。
建国后,历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副省长。1981年,以88岁高龄再度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
——苏灵扬——
苏灵扬(1914—1989),江苏常熟人,原名苏美玉。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
1932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教育系,加入了左联组织,后投奔延安,参加了革命活动,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扬妻子。
建国后,任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副局长,国家教育部巡视员。
——罗琼——
罗琼(1911—2006),江苏江阴人,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夫人。杰出的妇女社会活动家。
建国后,历任全国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第一书记。全国妇联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中共七大、八大和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从整体上,大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认识江苏名人。
第一,总量大,排全国第一。支撑这一结论的证据很多,暂且从点、线、面上各取一个。一是教授之乡。作为一个县级市,无锡的宜兴从古至今走出了4位状元,10位宰相,365名进士,23名两院院士,80多位大学校长,8000多位教授副教授,所以赢得了“教授之乡”的美誉,并且有“无宜不学”(办教育离不开宜兴)的说法。二是两院院士。最新数据显示,江苏籍的两院院士人数为450人,比第二名浙江多75人,比第三名广东、第四名山东、第五名福建相加的总和还要多。三是作家数量。据统计,在我国古、近代著名作家中,江苏籍作家占27.5%,在明清时期所占比例更高达37.5%。如清代有文学家1741人,江苏为599人,占1/3强。
第二,含金量高,也就是说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在许多领域许多朝代,江苏人才在全国举足轻重,拥有半壁江山,甚至独占鳌头,标志着时代的巅峰,为引领社会风尚、开启前进路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特色鲜明,长处突出,缺憾也明显。如果把文学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相加,大约占总数的70%,其他政治、军事、实业等领域的相加只有30%。这一长一短意味深长,与江苏的地理环境、历史脉络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所长的领域都需要发挥个人才智、体现个人情感,都在追求个人心灵自由、生命价值的实现,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第四,品种全,分布的领域非常广阔。举凡政治、军事、思想、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教育、实业、宗教等各行各业均有尖端人才。譬如政治领域古有刘邦,今有周恩来;思想领域有顾炎武;军事领域有孙武、韩信;文学领域更多,有六朝的刘勰,唐代的陆龟蒙,南唐的李煜,宋代的秦观,明清的施耐庵、吴承恩,现代的叶圣陶、朱自清等等。艺术领域同样如此,书画方面有汉代顾恺之,唐代张旭、元代黄公望,明代“吴门四家”,清代“清四王”、“金陵八家”、“扬州八怪”,现代徐悲鸿、刘海粟、吴冠中、林散之等;表演艺术方面,京剧界的梅兰芳,昆曲界的俞振飞,电影界的赵丹,曲艺界的王少堂等等,举不胜举。
第五,脉络连贯,且越来越壮实。江苏自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大量人才且人才涌现随时代演进而递增,这说明江苏这块土地特别有利于人才成长。
上述五个特征概括为一句话:无论是在纵向的历史延伸还是在横向的历史跨度上,江苏名人的贡献都凝聚着民族智慧勤劳、勇敢坚韧的品格,并且超越了具体的生活时代和作用领域,辐射了整个历史,覆盖了整个民族。
军统内部没有八大金刚之说,只有四大金刚,分别是陈恭澎、王天木、赵理君、沈醉。其中只有赵理君因飞扬跋扈,1941年杀死督查专员被判处死刑,并于第2年执行。其他三人分别终老海峡两岸,王天木活到了90多岁,沈醉也活了80多,都属于善终。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贵州省兴义人。黄埔军校总教官,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蒋手下的二号人物,历任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从小就接受了军事教育,1909年被送往日本学习,毕业后回国投入到革命中,任黔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兼学生营营长。后来黔军内部发生矛盾,刘显世被驱逐出贵阳,心怀憎恨的刘邃令人袭击了何应钦,受伤后的何应钦经过半年修养,最后选择离开故乡,前往上海。对于共产党的态度很强硬,极力主张消灭中共,后来制造了骇人听闻的“4.12惨案”。在西安事变中,对于张、杨的态度也是能打就绝不废话,直接令空军进行轰炸。抗日战争其间,对日作战也做出了努力,并作为代表接受日本的投降书。
后来国民党战败后,他先是去了香港,而后前往台湾,不过晚年的他由于官场失意,所以很多事也不再过问,但是仍以民间方式效力国民党。何深懂养生之道,待人宽和,提的起放的下,直至1987年善终,享年九十七岁,是国民党内长寿者之一。
陈诚,1898年1月4日生于浙江省青田县高市乡。陈诚本出自书香门第,父亲是晚清秀才,如果通过读书的方式将来必能出人头地。然而当时混乱的社会却孕育了他一颗投笔从戎的爱国心。1919年,陈诚以备取生的名义进了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1922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仅两年时间,就提拔为炮兵连连长。北伐期间,先后攻打陈炯明、孙传芳、孟昭月等部,由于战绩显赫,一路升为军政厅副厅长。在中原大战中,挫败吉鸿昌,再立战功。后来参与“围剿”苏区的行动,一度将中共红军逼入绝路。淞沪会战中,对日本发起的进攻更是勇猛。不过在国民党败退大陆后,他也选择了入驻台湾,并担任了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华民国行政院长,中华民国副总统等职,1965年3月5日因肝癌在台湾病逝,享年67岁。
顾祝同,1893年1月9日生于江苏省涟水县石湖乡四兴集。儿时的顾祝同思想品德端正,学习成绩优异,于是被保送至南京陆军小学,并于1910年通过考试,正式成为陆军小学的一员。接下来的七年,他又分别在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军校完成了进修。1919年2月,顾祝同完成学业并顺利毕业。1921年12月,顾祝同选择投奔到桂林视师的孙中山,其间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27年北伐战争中,又分别在江苏宿迁、山东郯城等地予孙传芳以重创。后在中原大战中辅助蒋介石打败冯玉祥,升任为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掌管西北军事大权。抗战时期,又担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参与了徐州武汉两大会战。1949年随蒋介石败退台湾,任代国防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因高血压引起脑部微血管阻塞,1987年1月17日在台北逝世,享年94岁,是国民党中为数不多的长寿者。
刘峙,1892年6月30日生于江西吉安,是五虎将中出生最早的一位。1907年,时年15岁的刘峙投笔从戎,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三期。此后的六年,分别在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和保定军官学校进修。两年后,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冀东开平巡防营见习。1917年南下广州,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教官、粤军连长、支队长、营长等职。刘峙参与过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深受蒋介石器重。抗战时曾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司令,第五战区司令。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挫败,一名堂堂司令竟沦落到在印度尼西亚教书,不免令人感到意外。1953年去台湾,次年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后改任光复会委员。1971年1月15日,病逝于台湾。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安徽省巢县黄麓镇洪家疃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作为红色将军的他能列入蒋的八大金刚实在是出人意料。不过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后也就不足为奇了。童年时期的张治中家境贫寒,他自己也过着长达六年的流浪生活。后来进入扬州巡警教练所受训,并成为正式警察。军阀混战时期,他又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职位也从最初的军校毕业生一路升至国民党第四军总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判断失误将距离长沙三百里以外的“新墙河”被误传为五公里近的“新河”,从而酿成了一场千古奇闻的“11·13长沙大火”。他作为当时湖南军事战争的最高指挥官,革职处分在所难免。在对于共产党的态度上很温和,多次作为代表参加会谈,被人们称为“和平将军”。后来由于政治倾向逐渐偏共,于1949年10月被开除国民党籍。
新中国成立后,身兼重职,为祖国的发展尽心尽力,于1969年4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钱大钧,1893年7月26日出生于原正仪镇雅泾村东北村。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教官,中国国民党军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钱大钧早年参在日本学习,后来因为侵占青岛而愤然回国,之后的几年又陆续在中日完成了学业。1924年以第20师师长的身份讨伐陈炯明,其间以六连士兵大破四千敌军成为近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虽然也参加了中原大战和抗日战争等大战,但由于钱大钧的军事生涯相较于其他金刚比较平淡,所以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后来由于自身原因受到了蒋介石的猜忌。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也以“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身份选择继续效力蒋介石。晚年也是作为代表广泛参与各种国际活动。钱大钧一生虽然爱财,性格偏激,但为人胸无城府,老实本分,是智将的典型代表。1982年7月,钱大钧因肝癌在台北去世,享年90岁。
蒋鼎文,1895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诸暨的一个普通鼎文,1895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诸暨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蒋鼎文16岁那年恰逢武昌起义,他没有任何犹豫,从容参军。军事生涯的早期参加了多次军事行动,虽然这个时期的他官职并不大,但是却深受蒋介石的赞赏。
号称“飞将军”的他先后经历了围剿红军,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福建事变,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等事件,对外杀敌立功,对内恪守本分。但是在与日军的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心怀愧疚的他邃辞职转而经商,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败退台湾后,积极投身慈善事业,1974年1月,病卒于台北。享年79岁。
陈继承,1893年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和大多数将领一样,他也是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来担任黄埔军校教授部战术教官。在军阀混战时期,先后参加东征和北伐和中原大战,但是相比于其他金刚,他并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战绩。所以再次不再介绍他参与的其他战争。战绩平平但却丝毫不影响蒋介石对他的重用,任南京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后来国民党战败,他也随蒋入驻台湾,担任台湾招商局顾问,1971年12月于台北病逝,享年78岁,蒋介石亲自题写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