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江西八大员转注_江西八大员证书哪里下载

江西、安徽两省,安徽在浙打工人多,而江西打工人少,为什么?

江西去福建广东的多。

中国有名的八大菜系为何没有江西菜?江西比较有代表性的菜品有哪些?

大部分人对于江西的赣菜系普遍不了解,因为江西菜被八大菜系中的5个团团包围,分别是湘菜、粤菜、徽菜、浙菜、闽菜,江西菜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很难在知名度上有所建树。而且,江西菜从大众口味上与湖南菜有类似,非本地人很难分辨出,特别是北方人吃这两个省份的菜,就一个统一的感觉:辣,所以很多人眼中江西菜并没有什么特殊性。但其实,江西的赣菜有着第九大菜系的美誉,虽然都是以辣著称,但赣菜却有着自己独成一派的风格。

不可否认,江西菜确实也是以辣著称,且江西菜的辣,不同于川渝的麻辣,也不同于湖南的香辣,就是那种纯粹的辣。在外地人看来,总觉得江西人是在用各种配菜来炒辣椒,将辣椒当成是主料,而不是将辣椒当做是调料来使用,几乎每一道菜都会出现大量的辣椒,比如最普通的辣椒小鱼干,其他省份小鱼干占7成,辣椒3成,但赣菜不一样,赣菜呈现出来的直观效果是满盘皆辣椒,辣椒占了7成,不常吃辣椒的人,吃了这道菜,辣感不光在口中传递,整个消化系统都是那种灼烧感。

赣菜的知名菜很少有朗朗上口的,但正是那种普通的家常菜,恰恰才是江西菜最大的特色口味,像啤酒烧鸭、鄱阳湖鱼头、干豆角烧土猪肉、辣炒野生蒿、井冈山烧豆皮、红烧芋头、小炒牛肉、脱骨鸭掌、臭鳜鱼、赣南藕丸、三杯鸡、莲花血鸭等家常菜,都可以看作是江西知名菜,用一句话概括便是:普通到极致便是主流。当然,在不同人心目中,对江西代表菜品的看法不一样,毕竟一个人一个口味,一个城市一个风格。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如何看待江西南昌这个城市?

南昌,顾名思义,就是南方的昌盛之地。赣江自南向北蜿蜒而过,东西两岸一马平川大气磅礴,其间湖泊翡翠画龙点晴,好一座水润华丽的城市。

每个住宅小区自成一体,就是一个个花园一个个景点,舒适宜居,自由悠闲。公路旁、街角处,湖畔、湿地公园、赣江两岸都是高标准的园林杰作,心旷神怡花园城市。南昌的城市建设迅猛,设施备套完善,正在进一步完美走向极致。

城市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南昌本地人说着南昌话,各老乡群体讲着家乡话。混搭的时候,不经意间冒出半生不熟的南昌话,但社交主要还是讲普通话。特别是学校,本土外地的孩子都说普通话,基本上不会说各自的家乡话了,他们是南昌的未来。

城市不论大小,舒适就好,经济不论发达,繁华就行。不同阶层的人们,在这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工资虽然不高,但价廉物美;虽然不是遍地黄金,但基本上可以满足你的预期。

南昌,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人们在这里共享繁华;南昌,是一座充满潜力孕育希望的城市,正点点滴滴走向繁荣。

八大山人是谁?

 你好。八大山人,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画家。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在中国画笔墨创新中,他独辟溪径,开创了一代画风。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 

 八大山人以水黑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画见长。他是清初“四大画僧”之一,他的绘画能师法自然与师法古人,能把内心的镜相,表现在笔墨之中。面对国破家亡的痛苦之心,八大山人借助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八大山人画里的永远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借此来比喻自己一生的况味。他的兄弟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夸八大山人,说他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八大山人的题款,看上去,是连起来的“八大山人”四个字,再细品赏,那就是:哭之,笑之, 也是对他自已他一生命运的评价。

江西省明明是属华东地区的,怎么现在变成中部地区了?

其实江西属于华东地区还是属于中部地区,目前来看对江西省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力,而江西省从开始的华东地区到现在的中部地区印证的不止是地区划分那么简单,印证的是我国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以前的模式、政策的不同,赋予地区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但现在一个省份的发展更多是靠省份本身,而不是依靠地区。准确地讲建国后我国根据经济发展以及国防建设需要先后划分过沿海内地区、六大经济协作区、三线地区、十大经济协作区、八大综合经济区、六大经济区、七大经济区等众多区域。六大经济协作区时江西与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六个省份划作一个区域,称为华东经济协作区。六个省份的行政代码都是以3开头,所以才有了身份证号码第一个数字是3的存在。但是,1978年国家划分东西中三个经济带或者地区时,中部地区包含了内蒙、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九个省份,此时江西省属于中部地区。其实,从目前我国地理上的划分江西一直分属在华东区域,因为从地图上看江西确是靠东,目前很多相关文章在称呼华东地区时也一直把江西算在内。而我们目前在阐述地理与经济时,江西的所属一直有变化,而且变化多样,天气预报、经济论坛等报道江西时,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经济日渐发达,以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所以很多人都默认为东部沿海省份属于华东,经济发展好,而中部属于内陆地区包含有江西相对不发达,但因为我国地图不规则,没有十分准确的几何地理划分。称呼华东或者中部都适用。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江西历史有过哪些大将?

1.陈奇涵(1897年-1981年),号圣涯,江西兴国县坝南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赣州府中学堂毕业后,投笔从戎,入护国第二军讲武堂学习。历任赣军排长、连长、代营长。期间,他追随孙中山,先后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和镇压商团叛乱的战斗。1925年初进入黄埔军校任教,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萧华(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男,原名萧以僔,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肖屋村,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萧华军旅生涯中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辽东省委书记,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历任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甘肃省委书记、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3.赖传珠(1910年4月3日-1965年12月24日),江西省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代部长,新四军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参加古田会议,参加长征,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解放海南岛、解放万山群岛等战役战斗。

建国后,历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12月24日在沈阳逝世。




南昌有哪些你听说过的名人?










南昌是英雄城,八一南昌起义诞生了人民军队。今天介绍几位新中国成立后,从南昌走出来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是:

△熊光楷,祖籍江西省南昌市人,解放军上将。1939年3月出生于上海,1956年入伍。历任前民主德国大使馆武官处翻译、中国驻前联邦德国大使馆副武官、总参谋部情报部副部长、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等职务,2000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 潜,祖籍江西南昌人,空军中将军衔。1934年出生于江 苏无锡,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历任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空军副政治委员等职务,1993年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

△吕丁文,江西南昌进贤县北山乡(今泾口乡)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51年出生,历任广州军区军务部长、广州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广州军区装备部部长、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2009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杨 剑少将,1960年12月生,江西南昌人。2014年1月升任总政直工部部长。

△甘晓华少将,1957年生,江西进贤人。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歼-20航空发动机研发者)。

△吴国志少将,江西进贤人,原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2013年11月升任山西省军区参谋长。2014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丁 中林少将,江西南昌人。 解放军军事体育学院政治委员,测绘学院政治委员。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胡 海平少将,江西进贤人。第41集团军参谋长,海南军区副司令员。2002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高增基少将,江西南昌人。空军第1军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

还有南昌籍的将军,欢迎大家补充。

江西有哪些好茶?

江西省茶叶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年间,佛教传入我国时,庐山就有僧人采野茶和南城麻姑茶用仙泉烹茶待客的传说。

唐贞观年间(785—805年),江西划属江南区,成为当时我国的七大茶区之一其产地有歙州(婺源)。袁州(宜春)、吉州(吉安)、洪州(南昌)等地。产量多集中在浮梁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年产达700万驮,税15万贯。当时将浮梁作为茶之代名词,称茶商为浮梁之商。

据悉:江西茶叶主要有绿茶和红茶等其他名茶。绿茶有庐山的庐山云雾,遂川的狗牯脑茶,婺源的茗眉、大鄣山云雾茶、灵岩剑峰、珊厚香茶、梨园茶、天舍奇峰,井冈山的井冈翠绿,上饶的仙台大白、白眉,南城的麻姑茶,修水的双井绿、眉峰云雾、凤凰舌茶,临川的竹叶青,宁都的小布岩茶、翠微金精茶、太沽白毫,安远的和雾茶,兴国的均福云雾茶,南昌的梁渡银针、白虎添毫、前岭银毫,吉安的龙舞茶,上犹的梅岭毛尖,永新的崖雾茶,铅山的苦甘香茗,遂川的羽绒茶、圣绿,定南的天花茶,丰城的罗峰茶、同打铁茶,高安的瑞州黄檗茶,永修的攒林茶,金溪的云林茶,安远的九龙茶,宜丰的黄檗茶,泰和的蜀口茶,南康的窝坑茶,石城的通天岩茶,吉水的黄狮茶,玉山的三清云雾等。红茶有修水的宁红、铅山的河红和浮梁的浮红。

这些红茶、绿茶虽是江西茶叶的主要品种,但其间因地而生、因茶而异的茶文化与饮茶风俗却南北有别、东西不同。以下着重说说江西有哪些好茶。

1.赣北:庐山云雾

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庐山居于赣北,为赣地云海雾乡,其最高峰海拔1474米,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整座山年平均195天都沉浸在那朦胧缥渺的云雾中,庐山云雾茶因此得名。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珍品——庐山云雾茶就出在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庐山居于赣北,为赣地云海雾乡,其最高峰海拔1474米,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整座山年雾日平均195天都沉浸在那朦胧缥渺的云雾中,庐山云雾茶因此得名。

庐山种茶,历史悠久。远在汉朝,这里已有茶树种植。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25—219年),佛教传入我国,当时梵宫寺院多至三百余座,僧侣云集……名寺亦于白云深处壁岩峭石,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在庐山香炉峰下居住,在宅地辟园种茶,并留下脍炙人口的品茶诗云:“匡庐云雾窟,云蒸翠茶复,春来幽香似,岩泉蕊独浓,无他今把酒,无比此壶中。”可见庐山云雾茶成名已久。

庐山云雾茶的茶树多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修静庵、八仙庵、马尾水、冯耳峰、贝云庵等处,产量极低,不为常人所见。尤其是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所产之茶为最佳。正是这些佛教僧人与当时知名文人对庐山云雾茶的推崇,使庐山云雾名扬天下。

庐山云雾历来备受青睐,被视为茶中上品。因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庐山云雾的采摘时间较其他茶品为晚,多在谷雨后至立夏间。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萌芽期正值雾日最多之时,造就云雾茶独特品质。

“雾芽吸尽香龙脂”,庐山云雾的滋润,促使庐山茶的芽叶中芳香油积聚,也使叶芽保持鲜嫩,因此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上乘好茶。高等级的云雾茶,它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翠汤清,滋味浓厚,香幽如兰。因而此茶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它经久耐泡,茶汤色泽明亮,饮后回味香绵。

2. 赣西北:宁红

宁红,也称宁红工夫,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之一。产于江西的修水县。修水在元代属宁州,人清后改称义宁州,故该地产茶素以宁州茶名之。光绪三十年(1904年),宁红茶品中的珍品太子茶被清政府列入贡品行列,故有贡茶之称。

修水县位于赣西北边陲,幕阜、九宫两大山脉蜿蜒其间,地势高峻,层峦迭嶂,溪水清澈,晴天云雾缭绕,阴天浮云似海,年降雨量为1600毫米左右,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湿润,有机质丰富,因而此地是最适宜种茶。

宁红茶以修水宁红工夫茶为最佳,1985年获国家银牌奖,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已销售到俄罗斯、东西欧、非洲、美、日、英等国。

修水制茶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唐朝的蒸青团茶发展到现在的工夫红茶。 1914年,修水的“厚盛福”的3000多箱“白”字号宁红茶在上海出口时,获得英国商人赠送的“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大匾,1919年,“第二厂”的4000多箱“奇奇”号宁红茶在上海.出口,又获1200银元的奖金,并被口岸颂为:“山漫不到庄’茶叶不开箱”。意指修水山口、漫江的茶叶不运到茶庄,全国各地的茶叶便不开箱评价。宁红茶的全盛期为清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年输出量达三十万箱,畅销欧美,其出口额一度占到了全国总量的80%。

宁红茶以色泽乌润、紧结俊秀、金毫挺拔、汤汁红亮、味醉鲜爽、香赛玫瑰著称。茶叶在每年谷雨前采摘。采摘后先要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诸工序后制成毛茶,然后再进一步施以筛分、抖切、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精制工序,方得成品宁红。

3. 赣东北:浮红

浮红,又称浮梁工夫红茶。因其产地景德镇古称浮梁而得此名。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太平洋地区博览会上,浮梁江村严台的“天祥茶号”所产工夫红茶曾获“巴拿马金质奖章”和奖状。

浮梁位于江西东北部,毗邻安徽祁门。在唐代,浮梁已有产茶之盛名。白居易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将浮梁茶带入了世人的眼帘。杨晔的《膳夫经手录》称“饶州浮梁(茶),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其于济人,百倍于蜀茶”。

《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则显示出浮梁茶业兴盛,“每岁出茶七百万驮”。到清朝,浮梁茶叶产销进入全盛时期。光绪二年至三年间,因受至德仿制闽红成功影响,当地遂在浮梁磻村设庄监制红茶。到光绪十年(1884年)之后,当地红茶生产已经蔚为可观,声名日盛。光绪十三年( 1887年),浮梁首先在西湖设茶号推广红茶,当时的浮梁红茶在国际市场上被归入“祁红”工夫茶行列,一时行销欧美各国,名列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成为中国红茶的代表。

浮红一般于谷雨前三四天采摘,其品质优良,风格独特,外形紧秀,汤色红艳,香气浓郁,滋味鲜醇,被视为红茶中之珍品。

景德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群山连绵雾多,河流纵横湿度大,树木葱笼水土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浮红茶的优良品质。如今景德镇浮梁县已成为江西省的重点茶叶产区之一,浮红茶已远销到全世界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赣东:河红婺绿

河红:包括上饶、广丰、玉山、铅山四县。位于赣东与闽浙山地,毗连仙霞山脉是其自然疆界。区内地势多倾斜,属于天然的优良产茶区域。更有信江、新安江流贯其间,河道纵横。茶叶运输早年多依赖水道,后来有浙赣铁路,更为方便。区内上饶、广丰、铅山三县茶叶大部分集中在河口制成红茶,所以称“河红”。

河红兴起于明中后期。据《广信府志》称:“桐木山出者,叶细而味甜,然终不如武夷味清苦而隽永。今建安之茶,多取铅山之河口镇”,可见当时已有铅山有茶的记载。河红茶原产地海拔千余米,夹在黄冈山(海拔2158米,东南大陆笫一高峰)和独竖尖(海拔2129米,东南大陆第二高峰)两座高山之间,冬暖夏凉,没有任何污染,种植茶树已有近千年历史。《铅山土乡志》称“河红繁盛之时,商家买办,每年数万金”,威廉·乌克斯的《茶叶全书》称赞“河口镇为中国内地最重要的市镇之一”。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的《中国和印度茶区之旅》称此地“是一个繁荣的大市镇,茶行林立,全国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英国商人也来此采购河红茶”。铅山所产的正山小种等高档河红茶,色泽乌润、韵香明显、绵甜爽滑,在当时的国内外享有盛誉。

婺源绿茶,简称婺绿,具有1200多年以上的产制历史,是我国著名的绿茶珍品。婺源位于浙、赣、皖三大茶区的中心,黄山山脉以南,是中国著名的产茶地带。不但数量上在东南各省首屈一指,而且在质量上也是佼佼者。

境内峰峦起伏,逶迤连绵,常年云雾缭绕,山清水秀。地处怀玉山脉蜿蜒于东,大鄣山脉巍峨于北,层峦叠嶂分布全县。土质为黑色,沙质壤土及黄色黏土,非常肥沃。气候常年温和,雨量适量,是天然的产茶区域。早在唐朝圣陆羽著的茶经注释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谷”的记载,宋史《食货志》将“婺源之谢源”列为当时全国六大绝品名茶之一。明末清初,婺源绿茶一直是皇室享用的贡品,美威廉•马克思在其所著《茶叶全书》中赞道:“婺源茶有特殊之樱草香气,不独为路庄茶中之上品,世是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润”。

“婺源绿茶”从十八世纪开始就已行销海内外。乾隆年间,外销到英国;咸丰年间,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香港地区销售,获利极丰。“俞德盛”茶号所制“新六香”绿茶还远销西欧。婺源绿茶以茗眉最为著名,誉为茶中极品,形细嫩如眉,质幽香如梅,多年来,由国家调配,作为“礼茶”款待外宾。茶叶远销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5. 赣南:遂川茶

遂川茶向以狗牯脑名之,产于遂川县汤湖乡的狗牯脑山。因山形似狗头,故以之命名所产之茶。狗牯脑山,海拔900多米,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短,多散射光,海外闻名的狗牯脑茶产于这里。

据《遂川县志》记载:狗牯脑茶始手清嘉庆年间(1796年),遂川有一名叫梁为镒的农民,年轻时放筏为生,一次不幸被水冲散筏排,流落在南京,后娶杨氏为妻返乡,带回茶籽,购下谢家狗牯脑石山,以种茶为生。经过几代的培育制作,终于制成色、香、味、型别具一格的狗牯脑茶。

“狗牯脑茶”为世界名茶,享誉海内外,其叶片细嫩均匀,碧中微露黛绿,外披一层柔细软嫩的白毫,新鲜莹润,清香扑鼻。一泡一杯茶只需茶叶5至7片,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饮之甘凉醇厚、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持久。有人借用古人诗词赞美它:“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1915年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狗牯脑茶由江西遂川县玉山茶庄送往展出,获得金质奖章一枚,并发给特等奖状凭证一张,从此狗牯脑茶名扬世界。1930年又获浙赣特产联合展甲等奖状,1983年被评为江西省八大名茶之一。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