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上存在,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适合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明白,那么,你再有本事也只能随遇而安,永无定所,生活象浮萍一样。
对于江西省教育厅加强本科教学秩序整顿,总体而言是赞同的,比如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这是必须的,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是,对于禁止大学生手机进课堂,保留意见!
高科技时代,手机作为移动终端,是信息交互的重要载体,想想学习的人,通过手机可以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喜欢玩的人,手机可以提供所有形式的玩。即使是玩,也并非一无是处,玩,也是可以玩出新高度的,也是可以玩出成功的。
时代不同了,玩的概念也早已有了深度和广度上的巨大变化,墨守成规,必然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手机说到底只是一个工具,用这个工具做什么,取决于使用的人,而不在工具本身。
笔者对于中小学生的手机使用,旗帜鲜明,必须严格管理,严禁学生上课带手机进课堂。确实,中小学也可以用手机学习,但是,他们是未成年人,还没有比较强的自律能力,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容易沉迷手机游戏。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负责。一节课上,是否需要用到手机,这是无法确定的,教师教学中涉及到知识系统中,学生总会有不懂的不甚清楚的,这时候,借助手机,就可以顺利得到解决,这对于学习无疑是有利的。
在实际中,确实会有大学生在上课时间玩玩游戏,我觉得应该通过学生会班级制订规范,让学生自觉执行,列出违反者的惩罚措施。班级可以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对上课时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监控。这些都是可以达到的,通过规范和监控,学生的自律力会不断提高,这也是育人的一个方面。
大学教学为何不被待见?这其实是学校和教师层面的,不该把全部责任推到学生身上。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学风,有什么样的学风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学校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教师的课,是关键之中的关键。水课横行,学生觉得听跟不听一个样,听甚至不如不听,纯粹是浪费生命耽误时间,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当然就想到玩一把游戏,因为听课根本就无所得,玩一把还能享受一段快乐时光。这是比较带来的结果,不能完全怪到学生身上。
如果老师的课,含金量很高,学生听课收获很大,学生不听课,根本就完不成学习任务,会感到很遗憾很惋惜很后悔,这样,学生怎么可能不好好听课,而去逃课而在课上玩手机呢?大学教师很关键,是关键之关键,是金课的希望所在。
师说结语:高校的金课必须来到,水课必须杜绝,这是振兴本科,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希望所在。至于学生使用手机方面,还是以疏为主,以堵为辅,大禹都知道疏导的作用,况今人乎?
江西去福建广东的多。
答:教师辞职有积极意义。
一是说明教师这个职业也不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了,也有流动性了,只要流动,任何事物就有生命力;
二、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辞职的人辞职理由千条万条,其主题都是这个职业不适合自己,而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辞职人在用脚给这个职业投票;
三、辞职人数过多,会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会倒逼执政者检讨现行政策加以改进。不是“县管校聘”吗,不是“砸铁饭碗”,搞“末位淘汰”吗,挣这几个小钱,图的是个安稳,现在搞的人心惶惶,鸡飞狗跳,勾心斗角,值得吗?这应该是部分辞职教师的心态。
是不是存在以上问题?
四、教师的频繁、大数量辞职对教育事业是深重伤害。值得全体社会成员深思!需要全社的人来探讨、关注这个事件!
中国的基础教育令人扼腕叹息!
对于网课,天蓝蓝有好多话想说。
(学生背诵课文视频)
这次疫情,全国各地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都进行了网络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不能正常开学的不足,让那些渴望学习的孩子如鱼得水,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过,也有不少孩子由于各种原因,整个网课时间几乎白费了。
所以网络教学既有其优势,同时也有不可否认的劣势。
下面对网络教学的优劣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家长有时间在家管理孩子,也有精力和能力督促孩子学习,这能让孩子获得更高的效率。
我班就有不少这样的孩子。班上好多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正常情况下很少有父母都在本地工作,他们平时没法管理孩子,可由于疫情,好多家长没有外出工作,就有时间在家监管孩子的学习了。这部分孩子听课最认真,作业完成最快也最好,考试成绩自然也不错。
(这是我班网课最认真的学生)
平时的教学,虽然也是多媒体,但是,一节课上完之后,学生只能依靠课堂笔记复习巩固知识,对于自己难以理解的内容,能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的孩子还好,不愿请教的就可能选择忽略了。而网课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不懂的内容,课后可以看回放,可以暂停下来认真琢磨。对于思维较慢的孩子,网课可能更有优势。
由于教育部三令五申网课每节课不能超过30分钟,加上也没有平时的早晚自习,孩子有更多的机动时间自主学习,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或者需要自主安排时间。平时教学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一天十来节课下来,孩子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既没时间也没精力学习了。所以,网课对渴望学习、自觉性强的孩子来说,更有利。
教育部为了给师生提供方便,在各个平台发布了不少免费课程。如果学生觉得自己老师的网课教学没听懂,完全可以进入免费课堂看看别的老师是如何讲授的,取长补短,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除了这些优势之外,网课也有不少劣势。
网课离不开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孩子们除了听课,有的作业也是在网上完成。整天眼睛不离手机电脑,对视力影响很大。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孩子以学习为借口玩游戏、看小说等,更损害了孩子的视力。这是家长反映最大的问题。
平时一节课45分钟,而网课只有30分钟,由于时间的欠缺,师生就不能充分互动,老师既不敢多抽问,也不能根据学生的神态、动作等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导致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够了解,特别是对中等偏下的学生影响较大。我们开学后进行了一次测验,结果显示:那些看似在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中等偏下的学生,成绩很不理想。
网课作业难收,成了每一个老师最头痛的问题。老师们想了各种办法:截频未完成名单发群里,艾特家长,私聊,打电话,可是收效甚微,因为好多家长置之不理!对此,老师也无能为力啊,因为鞭长莫及,家长不配合,老师怎么使得上劲?
对于没有家长监管的孩子来说,网课简直成了他们的天堂。有的打开手机甚至连课堂都没进,就开始玩自己的了。有的即使进了课堂,也是做个听课样子,纯粹沉浸在自己玩乐的世界里,半点收获都没有。
我们这次测验,不少学生对有关课外知识的题目,还勉强能做一些,可是面对有关课内知识的题目,要嘛直接不答,要嘛乱答一气,文不对题,那样的试卷,简直太让人失望了!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在他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作画题诗,他的落款很特别,“八大山人”四个字连写,咋看起来像“哭之笑之”,其实就是哭笑不得,内心万分的无奈。
八大山人本姓朱,是明太主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朱耷是明王室后裔,出身书画世家,祖父和父亲还有叔父都是当时的书画大家。朱耷自幼聪明好学,八岁能写诗,十一岁能画山水,小楷也写得像模像样。
朱耷十九岁时,也就是明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了,不久父亲去世,作为明室后代,朱耷隐姓埋名潜居山野,为了自身的安全装聋作哑。朱耷二十三岁时妻子亡故,从此又带着母亲和弟弟一起出家。
晚年的朱耷改信道教,与弟弟一起定居在一处叫“青云谱”的道观,弟弟也是画家,朱耷用“八大山人”为号,弟弟则用“牛石慧”落款,“八”和“牛”是拆开的“朱”字,以此表示绝不向满清屈服,可谓用心良苦。
八大山人的作品往往都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一切都是性格决定的,孤傲,愤世!
我想我可以解答你这个问题。本人是一名江西省教师,本次疫情期间,承担了线上课程的拍摄、后期制作,经历了全省统一课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要求的网课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为解决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问题,2月10日起我省统一安排中小学生在线上课,省教育厅采取五项措施保障全省所有中小学生都能收看到线上课程, “一个都不能少”。通过广电网络有线电视、江西IPTV(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中国联通互联网电视,在电视机上收看教学节目,安排了30个电视频道,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版本同时播出,由于电视播出方式采用组播技术,可以承载海量用户,解决网络“卡、堵”的问题,以保障收看质量。同时,针对一些困难家庭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手机的学生,学校将通过地方、社区、村委会协调安排就近收看;针对个别学生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收看到,广电网络有线电视这30个线上教学频道,将在24小时内循环轮播,其他电视也可以回放收看。
这样的线上课程,在这特殊时期,真真切切保障了全省学生的居家学习问题:第一,本次网课安排的授课老师均是全省各地挑选的优秀教师,他们要么是学科带头人,要么是在全省赛课中获得一等奖的老师,都是优中选优的老师;第二,课程录制有保障,所有摄制点拍摄和制作的课程均按照省厅统一规定的要求进行录制的,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课程音视频质量;第三,全省所有的学生,一个都没少地能接收到这些课程信息;第四,所有的课程均支持回放,就像每个学生家里住了一位辅导老师,一遍没听明白或者哪里没听明白可以反复听,最大程度保障了学生的听课质量。
所以说,网课效果如何,一要看网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质量有没有保证,二要看学生端接收是否正常,学生的收看效果能不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