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部队打靶八大员_基层部队八大员

新兵一次射击考核脱靶问题严重吗?为什么?

当了23年兵的退役老兵来回答这个问题:当了20多年兵,真的记不得一共打了多少箱子弹?只知道那时训练太多了,打得都不想打了。新兵打不上靶其实是很正常的,不要说得这样严重好吧,开始打不好,可能是动作要领不对,后面慢慢的多练习就可以了。打靶必须要掌握方法和技巧,才能打得准,打得好。

新兵打靶打不准,一定要认真的分析和查找打不准的原因。不过,在新兵连的射击训练也要好好的珍惜,有不少战士,离开了新兵连后,估计到退伍后都再也没有机会打靶训练了,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有的新兵连结束后,分配到了仓库、机关和一些后勤保障的单位,虽然有实弹考核训练。他们也可能也会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机会再打靶了。

25年前,那时去部队当兵,我第一次实弹考核,5发子弹只中了2发,一发8环,一发6环,2发才14环,其它三发子弹都不知跑哪里去了。当时还是训练不扎实,真不知道感觉,后来才知道,哪时在训练中没有方法 要领没有掌握好。

要想打好靶,要会瞄准,据枪稳,击发时机把握好。说起来比较简单,缺口准星对正好,三点一线瞄准目标,这些估计谁都知道。不过对于新兵来说,这个是没有什么感觉的。我开始练习瞄准时,都是刻意的去到靶子上找那个白点,瞄准上就犯了错误,正确的瞄准是缺口准星清晰,目标模糊,缺口准星对准好后,再慢慢的向目标进行调整,这样基本都能上靶。

据枪也很重要的。新兵打靶打不准,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据枪动作不对,或抢握得太死。实际上据枪是要相对轻松,轻贴脸颊,肩窝抵紧枪托,手指紧握握把,正直向后用力,保证枪口用手去提都比较费劲,这样基本上据枪就比较稳了。新兵一时半会不会找到这样的感觉的。需要慢慢地练习和长期的训练。

击发也是非常重要的,新兵射击的一大毛病就是猛扣扳机,击发时眨眼睛,这样基本上在击发的瞬间枪口都会偏,如果准星偏差一毫米,基本上就脱靶。

我当兵是在步兵团,后来军校毕业当了步兵排长,在新兵连的训练也是比较扎实,开始也是一直得不到要领,总是打靶成绩不太理想。这个也只有慢慢的练习和找感觉后,就会越来越好。

后来基本上打靶随便考核优秀没问题,自动步枪连发射击,10发子弹基本上都可以上靶,轻机枪,重机枪,只要掌握了据枪、瞄准、击发的要求,步兵的武器,就基本上都能玩得很溜。(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期国产战争片里,子弹打出了“囧囧囧”的声音,这是真的吗?

是的。。。。
除了囧。囧。囧。囧。囧。。。。
还有吧唧夠。。。吧唧夠。。。吧唧夠。
还有扑一又。。。扑一又。。。扑一又。

你当兵在部队有哪些最难忘的事?

我当兵在沈阳军区空军司令部,战勤二连无线信号员,新兵训练结束后分列班里,进行业务训练,一个多月我是第一批进了老兵班,遇到了一位好班长,他是安徽合肥人,在业务训练中对我要求特别高,他把我借到其他班很快就容入在其中,三个月后又回到了自己的班里,开始了独立完成电台信号业务,而且表现非常出色,第一年就受到连里的嘉奖,自己倍感荣幸,营长到连里来指导工作,全营有十二个名额包送军校,课目演练空军领航员,全连二人对文化,形成,身高,体重,和健康都有很高的要求,我被录取了。

但由于我父亲不同意怕我吃苦,让我四年后就回家,现在想想真的后悔,给我机会我不要班长对我说做空军领航员机会很少,当初称得上百里挑一,我辜负了我的班长,退伍几十年人约黄昏后,不知道班长您过得好吗?非常想念您,不知还能找到您吗?不管怎样我还是要感谢您并祝您身体健康!流着眼泪写完了在部队最难忘的事。


第一次摸枪打靶有什么感觉?

记得我刚入伍时,在新兵连集训三个月,主要是训炼敬礼,条队,晚上学习政治,有时学习枪戒分解,性能,构造等等,弟二个月,训炼描准。刺杀等动作。到弟三个月,实成,实弹射击打靶,弟一次真枪实弹打靶射击,心情有点紧张,激动,自豪。不是害怕,是害怕打不好,打不到优秀,受到批评而紧张,这就是我弟一次打靶的感觉,当天,连长接到命令,马上把新兵分到各团,营,莲,分到连后,马上分到各排,班,当时时我分到排机枪班,弟二天。连长怕新兵紧张害怕,说是野营拉炼。没想到上车一直拉到广西边境。没来得休息。就下了作战任务,奔赴越南土地埋伏,等到弟二天早晨4点时,听到万炮齐放的爆炸声,连长命令做好冲铎准备,当时我吓得跑步,都全身发斗,枪拿不稳,不敢开枪,好紧张,当时敌人打来的子弹滿天飞,突然敌人打来炮弹,一个老兵跑来把我赴倒,炮弹在我十米的地方爆炸,救我老兵负伤,我被救下,可是有几位战士牺牲了,从这时起,想到我不打死敌人,死的是我,加之战友牺牲,我也喷怼了,检起机枪,边跑边扫射。向前冲,感着为战友报仇,就这样我也不害怕紧张的感觉,猛打猛冲。子弹扫射敌人,我在越战中立了几次功,但也负过伤,所以,我经过战争的洗礼,也懂得了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也是弟二次打枪的感觉。

可不可能让没有摸过枪的普通人通过5天时间学会精准射击?

完全可以!

我自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上世纪七十年代,“备战”的理念是第一位的。每到暑假期间,但凡大院里初一以上的孩子(学生)都被集中起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军训活动。一是将大院里的孩子组织在一起好管理,二是学习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三是体验和锻炼军人的作风与体魄。

军训的头几天是最基本的队列训练,孩子们都生活在大院里,说句夸张的话,自打娘胎里就会这些了!再加上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耳濡目染,早就掌握所有的基本动作,毫不谦虚地地说,我们的动作而且相当标准,搞得训练我们的战士都不好意思。

军训的第二部分是持枪训练,也无非就是枪上肩和练刺杀以及投手榴弹训练等。接下来就是讲解和熟悉枪的结构与原理,我们只要了一天的时间就掌握了所有的全部要领与步骤,第二天就开始到靶场实弹射击(当然打的是教练弹),到了第三天的时候,真正的实弹射击开始,我们打的都不错。到了第四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手枪以及半自动步枪冲锋枪了,而后又学习了其它的各种类型的枪械,比如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等等。

所以,用5天的时间足以学会和掌握射击技能,即使从来没有摸过枪的人照样可以掌握。其实使用枪械很简单,但如果要精或者“上战场”能否沉着应战就另当别论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配图来源于网络。)

防空高射机枪平射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高射机枪这种武器二战之后口径已经被定义在了12.7㎜口径或者14.5㎜口径,而之前的7.62㎜(比如马克沁)或者7.92㎜(希特勒电锯)由于口径太小根本击落不了飞机而被用做对其他目标的打击,图片上是14.5㎜口径子弹与12.7㎜口径子弹的对比。

进入到1950年代之后由于当时“喷气机”并不多,还有大量的二战老式螺旋桨飞机的存在,经过二战洗礼的军事大国为了加大打击来袭飞机的力度,都将现役的大口径机枪改造成了高射机枪,特别是前苏联甚至研制出来当今世界上最大口径的高射机枪ZPU系列,该枪采用14.5㎜口径,使用“穿甲燃烧弹”的威力已经相当于二战期间的西方20㎜炮的威力,500米处可以击穿8㎜厚的钢板……要是在800米射高的情况下击落低速飞机轻而易举(1950年代直升机已经少量应用)。

著名的苏制ZPU–4高射机枪(我军仿制型号56式),1950年代研制出来之后在多个“东方阵营国家”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服役。

这是ZPU高射机枪所使用的14.5㎜口径子弹,穿甲燃烧弹全弹重量200克,弹头重量63克。

ZPU系列高射机枪参加过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总体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还是威力太低了,毕竟它还是子弹,对付1960年代后的喷气式飞机在射速、射高和子弹威力都有不小的欠缺……已经力不从心了!而且由于自身重量超过了1.5吨(双联)~2吨(四联)在越南泥泞的小道上,自身需要牵引机动变得非常困难。

美军舰载双联或者四联勃朗宁M2系列高射机枪,美军历来注重火力压制,所以在二战前就将12.7口径机器“搬上舰”,图片上就是电影《珍珠港》剧照,黑人士兵米勒使用勃朗宁高机击落“零式”战斗机的场面。

美军参战之后,在欧洲战场陆战也使用了四联装M2高射机枪作为地面防空使用,通常情况都是将这种四联武器安装在卡车、半履带车底盘是当自行高射机枪用,但大多数时间没有拦截德军飞机,而是陆战期间使用机枪平射打击德军工事、山地目标。

1970年代以后随着喷气式飞机越来越普及,高射机枪这种装备也越发显得难以适应对空防御!美(北约)苏在野战防空当中普遍使用“小口径自行高炮”……虽然对付高速喷气机也有困难,但是打击对方的直升机还是有效的…… 所以,高射机枪基本上退出防空武器序列。但是,武器未到使用年限,仍然是制式装备,不能随意将其退役或者封存,而且大口径机器虽然对抗飞机困难,打击轻型部队的车辆和人员还是管用的,普通“悍马”吉普钢板厚度仅2㎜,轮式轻型步兵战车两侧钢板厚度也在8㎜以下,12.7~14.5口径机枪在500–800米处打击它们简直是“秋风横扫”!这也算给了高射机枪或者大口径机枪找到发货作用的新场

那么高射机枪横扫地面目标是个什么样子?由于真实图片过于血腥、会引起不适,只能找电影剧照来“充数”,图片上就是《第一滴血4》当中最后桥段,“兰博”使用勃朗宁M2机枪横扫的场面,“影评人”认为这段影片可能是动作(战争)题材影片当中将枪械威力发挥到了最血腥的场面。而真实的情况也确实像影片表现的那样,12.7㎜子弹打在人的身上确实是“尸首分离”的状态,还不需要“兰博”这样近距离射击,1000米之外就被打成了两截。

真实的12.7㎜口径子弹的威力网站上都有视频,我们截屏了一张,这张图片显示12.7㎜口径子弹在100米之外射击2㎜钢板组的情景,子弹已经击穿了6张间隔的2㎜冷轧钢板……这样大的威力要是打在人的身上后果可想而知!12.7㎜都具备这样强大的威力,那么威力是它3~4倍的14.5㎜口径子弹打在人的身上就更加严重了!某些中东战场流出的照片显示:被ZPU系列击中的人员、车辆简直就是惨不忍睹!用各种词汇描述都不为过。

武器装备的使用原则就是一专多能,“主业”不行了可以干“副业”,大口径机枪的出现开始就是对地面目标射击的,后来出现了航空兵的威胁,才将大口径机枪加以改造使其有了对空能力……随着时间的推进,航空兵的装备越来越先进了 ,飞的快、飞得高,对地火力也很强大,并且出现了高速射击的加特林型机载航炮,高射机枪与它们对抗是无力也是无奈的!所以,高射机枪也就回归到了它最先前的工作,对陆地/海面小型目标进行射击,这使得它又换发了青春。

建筑八大员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呢?前景如何?

谢谢邀请!

建筑行业工种繁多,其中较为关键的技术岗位有八大员,分别是:施工员、造价员、材料员、测量员、质检员、监理员、安全员、资料员。

关于八大员的职业发展,工资待遇一直以来争议都很大,虽然职业不分贵贱,但是有的岗位确实比较吃香,而有的岗位比较辛苦。施工员施工员主要负责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组织策划、施工技术与管理、以及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控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1、施工员毋庸置疑是八大员中最苦、最累的,而且起薪相当寒酸,大概是500--2000元左右;虽然苦了点,但是发展前景倒是最好的,可以做建造师,项目经理。一般干上四五年的施工员,待遇就会好一些,大概会有4000--8000元;施工员最理想的是做到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工资浮动比较大,看项目类型大小,少则1--2万,多则4--8万不等。

2、造价员如果你喜欢计算,喜欢待在办公室工作,造价员是首选。工作环境好,不需要到现场值班,另外,可以自己接造价项目做,属于适合长期从事的建筑职业。造价员物质价值较高,高薪或油水都有机会。甲方跟施工方的造价员相对会好些,如果是咨询公司或工作室的造价员,相对苦一些。造价员工资不太好说,单单工资的话,有了3年以上经验,平均工资是5000--10000左右。

3、材料员材料员主要是对进场材料的验收,包括对材料的保管以及制作相应的材料计划;工作比较轻松。总体上来看,材料员职位的发展前景还是可以的,在施工单位中,材料占有量是70%甚至更多,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管理,也可以说材料的重要性可以决定一个施工单位的盈亏。施工方的材料员油水机会很多,只要跟供应商打好关系,基本上月入过万不是问题。测量员很多测量员都需要顶着炎炎烈日跋山涉水,也有在路边的,看环境如何,一年到头晒得黢黑,工资比施工员还差些,一般只有6000左右。

4、测量员又苦又累,收入又低,前景又不好,玉扳手小编觉得测量员是最苦逼的职业。质检员质检员需要学习的东西不太多,但可以学习到为人处世,怎样把忽悠进行到底,这些比较虚的东西,如果是质监站的话可以有其他额外收入!油水很高哈,不要还是要适度,建筑水深!3年经验以上质检员平均工资是4000--8000左右。

5、监理员监理员最轻松,清闲时间很多,但经常讨气受,被骂得很惨,工资也不高,差不多就是4000-6000。

6、安全员在工地上,安全员的责任是最大,工作非常不好做,虽然说工作相对于施工员要轻松些,但是一旦发生事故,安全员要负很大的责任,发展前景不太好。工资大概是6000-10000左右。

7、资料员资料员也是一个苦差事,工地上全部资料往往是一大堆,一个上亿工程的项目,准备的资料可以打坏一部打印机的墨盒,你就知道有多繁琐了;这个岗位比较适合细心的女孩子做;主要是对施工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移交;报建、审批等资料的准备。比较优秀的资料员,工资能达到1万以上。总体来说,现在八大员的工资水平都有所提高,而且只要对本工作负责都很辛苦,有的是体力上的辛苦,比如施工员、测量员等,有的是脑力上的辛苦,比如造价员、资料员等,还有的是心理上的压力大,比如安全员、质检员等。

但是建筑八大员是需要考证的,推荐在微信和公众号或者小程序下搜索“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下免费模拟练习。该平台还可以在平台上模拟考试,考前成绩测评,上面有高低压电工,八大元特种作业等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的考试题学习,这样考试通过率就非常高。

觉得对您有帮助,请赞一下并关注支持一下!

生产队时,“公社八大员”是指哪些人?待遇如何?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