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人社局八大员申请表

职工档案里都有什么内容?

职工档案,也叫人事档案,这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个特色。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的真实写照,关系到每个人的入学、就业、提拔、学习、奖励、处分、退休等,记载着一个人一生的轨迹,也是一个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这个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东西,很可能,有些人一辈子都见到不到自己的人事档案。我国的职工档案主要有以下十方面的内容:

第一类:履历材料

里面主要有自己的工人履历表或者干部履历表,记载着个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籍贯、学历、职务、身份证号、参加工作时间、入团入党时间、任职时间、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有无加入民主党派等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的主要情况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

现在使用的履历表一般是1988年1999年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干部履历表,主要的区别在于:1988年版的履历表,有一项“历史上有无被捕、被俘脱党、脱队和失掉组织关系等情况,有何结论”,在1999年版中取消了;1988年版工作简历为“参加革命工作前后履历”,1999年版直接就叫工作经历。从这两条可以看出,我们的履历表也是与时俱进的。

第二类:自传类材料

主要是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这一部分很多人的都是空白。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主要有学生时期,特别是大学时期的学生品德评语评等登记表、国家公务或职员、工人的年度考核登记表、干部任免的考察材料和考核登记表、再培训的结业鉴定表等。

第四类: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

这个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历材料。现在很多人的档案是从高中开始记录,主要包括报考高校以及后来参加再学习的审查表、登记表、毕业登记表、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和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登记表。重点说一个最后两项,这一个人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依据,有了这两项,单位才认定你的大学学历,所以现在低学历冒充高学历行骗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二是专业技术职务材料。主要包括工人身份的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的审批表,也就是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相关材料;干部身份的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也就是职称的初级、中级、高级的相关材料。

第五类:政治历史情况审查材料

主要有认定姓名、国籍、民族、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政审意见等材料。很多人的这一项记载的都是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材料,因为这是很重要的参加工作年限的认定标准,非常重要,牵涉到退休工资的高低。

第六类: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包括入团志愿书、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党员登记表、参加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第七类:奖励材料

如果是军人,有在部队获得的嘉奖卡片、奖励卡片等;在校期间的三好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工作期间获得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各种先进事迹和荣誉称号的材料。

第八类:处分材料

各种违反党纪、国法及单位规章制度等涉嫌违纪的相关材料。总之,如果有人生污点,都在这一项里面包括了。

第九类:任免呈报表及其它审批表

如果是军转干部的话,有部队给地方人事部门的转业干部调级通知书,工资定级审批表、工资变动审批表、晋升工资档次审批表等一系列和工资有关的材料,以及入伍登记表、转业审批报告表、干部任免报告表以及一些重要的任职文件的原件。

第十类:其他参考材料

包括健康体检表、残疾证明材料、死亡相关材料、个人养老保险转移表等。

除了这些之外,档案里面还有一个散材料袋,用于暂时保存一些零散的材料,以防保管不当丢失,可以在方便的时候集中归入档案。

你见过你自己的档案吗?你的档案里有些什么你知道吗?

我陪表姐去办理退休手续,意外的见到了她的档案,更让表姐惊讶的是,在档案中表姐竟然看到了自己的高考试卷!

表姐是下岗转灵活就业人员,所以退休手续要自己去办理。生日当月我陪表姐去社保局,把身份证、户口本、社保手册、所有缴费收据,交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审查完社保账户,没有断缴的情况,就给表姐开了一份调档函,让我们去市人才中心调取档案。

表姐最开始在国企工作,后来下岗自谋职业,所以档案转到人才中心。开始每年要交180元的档案管理费,12年的时候取消了收费,变为免费保管。

有了调档函,取档案十分顺利。档案装在一个档案袋里,用专用密封条封住,我们只看到了一个外表,个人是不能私自打开的。

取完之后我们又返回社保局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要审核档案,让我们回家等消息。

第二天,表姐接到电话,说是要让表姐去核实一下档案部分内容。因为表姐下岗后又去过外企、私企,辗转多地,有些部分可能衔接的不顺畅。

我们到社保局后,表姐的档案已经被拆开,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真是认真负责,全部材料都装订成册,整洁美观!

在整个核实过程中,表姐有幸见到了自己的档案内容。最意外的是能见到自己当年的高考卷!

档案内的材料是从高中开始有记录的

一、高中部分包括1、每学期成绩、评语,受过的奖励,家庭成员登记表等。

2、高考填报志愿表

3、高考卷,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政治、生物,每科都在。这个最让表姐赶到惊讶,看到考卷,表姐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青春岁月,真是让人怀念!

二、大学部分:也是各种成绩单,奖励证明,体检表等

三、国企单位部分

毕业生分配表,报到证,工资定级调级表,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的申报审批材料,岗位调整表,单位获奖材料,最后就是下岗的证明材料等。

从国企下岗后,表姐去了外地的外企和私企,这部分档案里没有记载,只是有当地人才市场档案转移证明。

写在最后

档案是保密材料,一般人是见不到的。档案记载着一个人大半生的经历,能见到自己档案的人,是幸运的!翻阅每一份材料,昔日情景再现,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但是这种人工纸质档案,在保管过程和转移过程中易损毁和丢失,造成许多临近退休人员无法办理退休或损失工龄等。希望以后能变为电子档案,这样方便查阅也不易损毁丢失!

生产队时,“公社八大员”是指哪些人?待遇如何?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