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有一个区,六个县
一个区:安定区
六个县:通渭县,临洮县,漳县,岷县,渭源县,陇西县
拓展资料:
定西市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介于东经103°52′-105°13′、北纬34°26′-35°35′之间,是兰州市的“东大门”。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审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定西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中部,是一片古老、广袤、神奇的土地。全市辖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1区6县,119个乡(镇),总人口296万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定西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即安定区和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6个县。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参考资料:
陇西县有17个乡镇。
截至2016年,陇西县下辖10镇7乡,分别为:巩昌镇、文峰镇、首阳镇、菜子镇、福星镇、云田镇、通安驿镇、马河镇、碧岩镇、柯寨镇、宏伟乡、德兴乡、权家湾乡、渭阳乡、和平乡、双泉乡、永吉乡。共有215个村,11个社区,128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6年,陇西县域面积为2408平方公里,辖10镇7乡,215 个行政村,11个社区,12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92万,其中农业人口43.3万,居住着汉、回、满等13个民族。 陇西当地多为使用中原官话-秦陇片。
扩展资料:
陇西县行政建设历史沿革:
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5府21州。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仍设巩昌府;洪武八年(1375年),在陇西设立巩昌卫。
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省右布政使司移设巩昌,辖有巩昌、临挑、平凉、庆阳四府;康熙六年(1667年),将设在巩昌的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按察使改为巩昌按察使司;康熙七年(1668年),巩昌布政使司移兰州,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巩昌按察使司也移至兰州,改为甘肃按察使。从此,陕甘分省。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县时,改兰州道为兰山道,陇西县隶属兰山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陇西县直辖于省政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设行政督察专区,陇西县属于第一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省政府重新厘定各县等级,陇西定为三等县。
1949年8月,中共陇西县委、陇西县人民政府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