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经发布了哈,9月7日笔试。
目前距离考试不到两个月的时候要如何备考呢?
就【申论】来讲,重点之首当选大作文。
大作文是很多同学的“死穴”,总觉得难度大,短期内提分似乎不可能。但提分其实是相对而言的。比如满分40分,要从30分提高到35分以上,那是很难的;而要从20分以下提分到20分以上,或者20分到30分,只要方法合适,认真对待,其实是可以实现的。
申论具体要如何高效学习呢?
1.针对不同题型,掌握对应的作答重点
概括归纳题:重点就在提炼正确的词。具体来说,一要明确概括对象(用通俗易懂的同义词替换,加深理解,有助于阅读过程中要点的准确提炼),二要提炼关键词、概括词,作简化加工。
综合分析题:重点在分析全面。即在材料中遇到与指定分析对象(词、句、现象观点)相关的要素,如问题、原因、影响、对策......及对其作出的解释说明,在作答中均要体现!(但是要保证与指定对象的相关性)
提出建议题:重点在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作答要求,如“可操作、具体、针对性、全面”。以及对策的来源:材料中体现的和自己提出的,需要根据作答字数来权衡。
贯彻执行题:重点在主题+文种。这类题型由于作答字数多,所以很多同学只要明确了主题,按作答概括归纳题的方式去作答,也能拿到一些分数。但是要想拿高分,起码达到平均水平,仍要掌握这一题型包含的十几种公文、应用文的文种类型,在作答时才能找准方向和重点。
申发论述题(即大作文):虽然比较特殊,但从阅卷角度来讲,还是有重点可找的——标题、开头结尾;整篇布局;总分论点切题与否;论证是否充分;逻辑清晰与否。看起来似乎重点有点多,但大作文在申论试卷中所占分值将近一半,作答字数达到800-1200,因此重点多也属情理之事。
2.重复做真题(包括大作文)
对于真题,大部分同学都把它作为一种评测工具,看看自己能拿多少分,这段时间学习成果怎么样,有无进步,哪部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这样的做法当然是正确的,没有问题。
但极少有同学把做过的题拿出来做第二遍、第三遍。这样做的必要性在于:第一遍做完,你可能只知道自己遗漏了什么,正确答案是什么;第二遍做完,你会明确知道第一次错误的原因在哪里,并且知道正确答案的原因;通过做第三遍,你会发现对于给定材料的文段逻辑、材料中蕴含的素材等内容了然于心,这也是一种有效提高表达能力、积累素材的方法。
3.做到日积月累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大作文来讲。
就拿省考期间带过的两个学生来说,他们的作文水平,一开始是有明显差距的:C君的作文行文流畅,切合主题,没什么明显的过错,但是由于复习期间缺乏积累,整个作文没什么亮点,论据也较为单一,整体水平就在20分左右。D君的作文,给我第一印象是“语文功底很差”:基本上每一段都有几处病句,还有个别错别字,以及标点符号不会使用、断句错误等问题,也就是说当时的作文都很难读通顺。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人同时间参加了为期两周的作文答疑培训。在课程结束时,通过批改他们的作文发现,虽然两位学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D君的进步跨度明显,已经接近“较优作文”的行列。而C君的进步,大概在5-6分之间,也就是说,跨度并不大。
究其原因,D君虽然底子差,但是看得出他平日里积累了很多素材,每次不同的作文主题,他都能联系到新的政策或时事热点,也经常引用一些古诗名言,特殊的结构句式等,进而增加文章亮点和深度,之前的错误得以纠改,进步是显著的;而C君在短期之内,能积累到的素材是极其有限的,并且没有养成习惯,对于素材的运用也不够灵活,因而短期提升相对困难。所以说,无论当前状态如何,只要你决定了参加考试,要进行备考,素材的积累工作就应该一日一日坚持下去,最后的收获一定是可观的。
【行测】考试内容包括五个专项,分别是常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量大概120--135道,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各个题型的知识点,加快做题速度。那么对于上班族来说,系统的培训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行测考察的内容繁杂,各个专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逻辑填词,片段阅读,语句表达这三大方面,这块大家不能凭借自己的语感,要学会运用方法,比如一些关键词,逻辑词,行文脉络等,学会略读和跳读,大家做题时可以每道题都分析一下,提升自己的能力。
判断推理包括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以及图形推理,这块考察大家对各类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要记住一些常考的点,发散思维。
数量关系主要考察数学运算,题型可以大致分为九种,分别是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问题、利润问题、极限问题、容斥问题、几何问题、数列这九模块,针对这块大家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不能乱选,其实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一个做题技巧,大家只要记好公式,识别好题型,再进行专项的练习,有针对性的突破,相信大家都能掌握好。这部分每道题分数都比较高,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再者是资料分析,这块比较简单,解题思路并不复杂,大家主要把握好一些阅读技巧,针对复杂算式掌握好一些巧算方法就可以很快突破这一大专项。最后是常识,常识部分需要大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大家平时要注意积累,多关注时政热点,记一些比较重要的笔记。
总之,行测的学习还是要找好方法,多刷题,提高自己做题的敏感度,刷完题之后要注意总结分析。
上班族除去每天工作的8小时之外,就只有早上和晚上这点空余时间,所以大家要尽量学习效率。建议大家可以分三轮来学习和复习~
首先第一轮大家要分专项学习,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掌握好基础知识,把握好题型的特点以及对应的做题方法和技巧,然后进行专项的练习巩固,学会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搞清楚,做好错题本。
前期打好基础之后,第二轮开始强化练习,也就是刷题,通过不断地做题,总结归纳,发现自己的薄弱项,再进行针对性练习,要学会把握出题人的思路,掌握更多的做题技巧、方法和规律,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量变引起质变,其实行测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刷题的过程。
第三轮考前冲刺阶段,建议大家刷套题为主,多做一些真题,注意时间做题,周末有机会还可以叫朋友帮你看好时间,因为别人掐时间更有一种紧张的氛围。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大家集中精神,更好地适应正式考试。
想看更多公考技巧、申论范文等,记得关注“申论一点通”微信公众号(ID:shenlun1dt)
果然,数学一直都是关注点,关注度超过了所有的学科。今天晚上我已经看了很多的回答了,今年的高考难吗?
其实不难。
大家可以看下网上的试卷。
纵观全卷,总体和往年差不多,难易适中,刚开始的几题都是送分题,当然,每个题型的压轴题确确实实有难度,但压轴题也有分几小题,你做对了前一两个,照样可以得大部分的分数。
为什么每年高考数学都说难,但分数出来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低呢?因为大部分的学生把目光都投入到压轴题上面去了,又是高考,本来就紧张,一题不会,两题又想不出来,出来后就说难了,还有好几题不会做。
其实不必紧张,高考试题是有区分度的,易中难比例是7:2:1,把握住容易题和中档题,那么你的分数可以到110分左右,对于一般考生来讲,压轴题确实不好做,思维和计算量都比较大,在短时间想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放松心态,制定好高考得分计划,容易题一题不漏,中档题不放过,压轴题随缘,心态好了,思维就打开了,做题就得心应手了。
说起公务员考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公务员考试,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小编也不避讳,小编也曾经参加过公务员考试,虽然最后还是无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热衷公务员考试呢?仔细想一想,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公务员是一个“铁饭碗”的工作,很多人看中了它的待遇好;二是考上公务员后,是一个很有面子的事,亲戚朋友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很多人都已经参加过了公务员考试,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例如一部分的应届生,他们没有公务员考试的经验,也不清楚公务员考试具体考什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公务员考试的事。
公务员考试有哪些题型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尤其是没有备考经验的考生提供的公务员考试的题型方面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甘肃省理科生成绩在550分到580分之间,可以报考哪些985大学?我们来看看2018年各高校在甘肃省理科|段投档最低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550到580分的985大学有:东北大学576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572分;中央民族大学567分;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567分;兰州大学565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561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54分;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院校的优势专业: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材料进入A类;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获评B+;哲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学、化学、工商管理获评B;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安全科学与工程获评B。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优势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学。
山东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B类以上的学科名单如下,考生可做参考:
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全国第一,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哲学、美术学、中国史、法学、公共管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类。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开设有21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设备与控制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作为甘肃考生建议报考兰州大学,毕竟兰州大学在本省的招生人数相对多些。兰州大学的优势专业:
兰大的草学全国第一;生态学获评A;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公共管理获评B+;中国史、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获评B;应用经济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大气科学、基础医学获评B。
以上就是甘肃省2018年550分到580分可以报考的985大学及优势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根据甘肃省历年三支一扶考试实施细则所规定,考试内容不指定教材,考生复习时应该按照每年甘肃省人社局发布的三支一扶招考公告为准。
一、如2017年甘肃省三支一扶公告考试内容为规定:
1.考试时间:2017年7月8日9:00-11:00
2.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测试,总成绩为100分。考试内容包括:时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科技、人文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
二、但在复习的时候,考生需要全面复习“公共基础知识”,还需要网上下载并补充相关的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三、考生在复习的基础上,还需要购买三支一扶历年真题,进行实战模拟训练,掌握试题基本机构,了解试题特点,训练必要的做题方法技巧。
四、历年三支一扶考生内容。
2018年三支一扶公共尚未公布,但依据2015、2016、2017三年的统计来看,考试内容没有变化,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仍然以“公共基础知识”为主。
2018年甘肃省三支一扶考试时间按照往年的惯例大体也在7月份初,6月份中旬由省人社厅会发布考试公告,各位毕业生考生要及时关注考生公告。不过如果要提前复习备考,还是以“公共基础”为复习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扎实掌握资料中的知识点,还要进行必要的套题训练,在套题训练中逐渐掌握重点考点,把握主旨内容,强化基础知识,争取考出好成绩。
我虽然没有参加国考,省考,但没少在儿子国考省考中出谋划策,可能是当老师原因吧,他笔试没有参加培训,选书华图,中公,粉笔三家培训机构的书,但都比较庞杂,我和儿子都看了,不知道是为了多卖钱还是本身书的需要,书编写不是很精,相比之下,粉笔还行吧,不过后来得到一个不出名个人编写材料,里面内容很干烈,条理分明,国考税务以第一进面,但儿子到面试放弃了,又进了企业,没参加面试,又过两年,又开始参加公务员考试,还是以粉笔和个人编写材料来看,国考时行测78分,当时可以很高,但申论才41分,儿子有点灰心,他也投简历找了工作,但也报了第二年省考,在临考前一周,在我督促下又看了个人编写材料,因为那本书属于精华式,其它材料短时无法看完的,在临考的前一天的晚上,他的一个参加过培训的朋友给他讲解写作中注意事项和写作技巧,省考申论考了80分,但他的朋友才考了59分,后来总结,他把那本书精华掌握了,只是没有粉饰装修一下,他的朋友恰好补了这一点,他比第二名笔试高近10分,面试轻敌,也没培训,三人中成绩最低,但笔试成绩高,以总成绩第一考上了,为参加考试孩子们作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