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考试科分A、B、C、D四档,C(60分)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毕业,有资格参加高考。会考的试题一般不是很难,通过率当然也很高,几乎百分之九十的都能一次性通过的,真过不了的还有多次补考机会。
会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实施使高考与高中毕业有为明显区分,既确保了高中教学质量,又能确保给高校招生输送合格的新生,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成绩体系
一、实行的会考成绩等第报告方法:
①先计算各科的平均分X和标准差S。
②将各学科原始分数正态化处理,求出考生各科的正态化标准Z分。
③根据标准Z分划分等第。
④分段进行标准T分的线性转换。
这些工作都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和管理。
二、四种成绩管理系统建立的依据及其功能:
省考试局会考处计算机总库中保存有全省参加会考的考生各学科的四种成绩,即卷面原始分、标准Z分、等第成绩、标准T分。
原始分作为存档备查、试卷分析、命题研究用。
标准Z分为确定等第的依据。以全省考生的总体水平为参照,平均分为零,标准差为1,基本上作到不同年度、不同学科的成绩等值。
各个等第分数线的确定是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先确定各个等第的百分率,参照正态标准Z分对应的百分等级划定各个等第的分数线,要使划定的各个等第的考生数所占的百分率和预定的相同,必须在计算Z分时先作正态处理。
等第成绩是向考生报告和社会上公开使用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考查分为及格、不及格两个等第。考试本身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卷面上相差几分,往往属于误差范围之内,可以当作水平是相同的。
一般的水平考试成绩也不要求区分太细。为了减轻考生那种由于“分分计较”带来的心理负担,所以决定不公布和使用百分制原始分数,只报告等第成绩。实践证明这样处理社会效果较好。
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科目十个等级划分方式为:A(95——100分)、B(90——94分)、C(85——89分)、D(80——84分)、E(75——79分)、F(70——74分)、G(60——69分)、H(50——59分)、I(40——49分)、J(39分以下)。
两个星的划分方式为:卷面成绩超过100分的,超过1—5分记一个星,呈现为A*(100——105分);超过6——10分记两个星,呈现为A**(106——110分)。
考前出行:
准备好乘公共汽车或出租车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最好和父母一起去考点,这样在道路上有什么意外事故父母能迅速果断处理。
同学们可以在中考前一天下午去考场看看,熟悉一下考场环境。确定去考场的方式,是坐公共汽车、出租车还是骑自行车等;确定去考场的行车路线。在校内去考场的路上,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