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贵州公务员考试需要什么证件?中公贵州人事考试网整理了报考贵州公务员所需准备的证件,准备报考的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了,其实考试前期无非就是准备好省份证就可以了,因为考试时候需要用到,另外一些材料,需要在笔试后,资格复审期间提交报考单位。
一、贵州公务员报名需要什么
报名期间需要用到个人照片,必须是本人近期免冠正面电子照片(尺寸25mm*35mm,像素295px*413px,照片确保清晰,JPG或JPEG格式)。
二、贵州公务员笔试时要准备什么
1. 必须带齐准考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
2.报考人员自备橡皮、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
4. 严禁将手机、计算器等各种电子、通信、计算、存储或其它有关设备带至座位,否则将按《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三、贵州公务员资格复审所需材料
面试前,省直招录机关、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以及省、市法院检察院对确定的面试资格复审人员进行资格复审。
2019年应届毕业生应提供毕业院校出具的学历、所学专业证明、户口簿或居住证(或印有本人户口信息的户口簿页面)、身份证等相关证件(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其他人员应提供报考职位所需要的本人身份证、户口簿或居住证(或印有本人户口信息的户口簿页面)、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从业(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已就业的还须出具单位同意报考证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须出具所在单位具有人事管理职能的主管部门的同意报考意见)。
2020贵州省考公告已发布,但根据今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公告内容来看,贵州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中把申论划分了A类、B类及C类三大类,面对新一轮的申论改革,贵州地区的考生们?我们该何去何从?怎么备考才能比较好?现在跟着中公教育的步伐一起来看看。
自从2018年贵州省考申论考察内容划分成为A类与B类后,不少考生已经熟知申论A与B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大作文考察,而2020年贵州省考又迎来新一轮的改革,即在原有基础上划分了三大类,这也让熟知贵州以往的考情的人感觉到手足无措,什么是C类?那么B类是否会像A类一样添加了大作文的考察?
相信萦绕在考生头上的问题直到笔试结束后才会有答案,就全国的情况来看,申论改革考察A/B/C类的状况来看,江苏申论考察内容也是划分为三大类,其中A类与B类都是考察大作文,而C类没有大作文的考察。但贵州考情是否与江苏省考考情一至?
从今年笔试时间来看,贵州省考笔试时间为8月22日,在距离笔试还有40天的时间里,与其花时间来纠结申论的考察内容出现新的变化改革,不如花时间来做好备考功课。与其在ABC里选岗挣扎,不如从现在开始,稳扎稳打提前一步开始省考有备考。
那么怎么在40天里在申论这块获得较高的突破,中公小编给予大家几点建议:
1. 听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这个行业热词,人们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了互联网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很多同学是第一次参加省考,对“省考申论是什么”、“考查哪些能力”、“有哪些题型”等一些问题一知半解,此时直接做题可能效果不是特别好。因此,第一阶段的备考中,建议考生在网上搜一些免费的课程,先对省考有个大致的了解。
2. 做
在对省考申论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后,考生在系统学习之前应该对申论试题有一个宏观把握。此时,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先对近三年的六套省考真题进行模拟。模拟需要严格遵照规定的三小时写作时间,并建议广大考生通过规范的格子纸进行答案的书写。在做题时,考生除了要规范书写答案,还需要同时对给定资料进行标注,以便在后期进行材料梳理时能够有所对比、查漏补缺。
3. 学
第一次做完试题后,考生对自己的申论水平已经有所了解。要想在考场上发挥出绝佳水平,裸考肯定是不行的。因此,这一阶段考生需要对申论方法进行系统学习。多数考生认为,行测方法能够帮助自己在考场上迅速得出答案,但却对申论方法不予以重视。殊不知,无论是非作文题目还是作文题目,提前学习并熟记做题方法,也能够让自己的申论成绩得以快速提升。例如,对策是申论题目中的一个常考类型,如果能够掌握“主体+客体+手段+内容+意义”这样的一个写作公式,对答案的书写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此,考生可以选择线上或者线下的学习模式,对申论理论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学习。
当然,在这一阶段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考生还需要进行试题答案的书写。跟上一阶段的做题相比,此时考生需要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理论融入到做题中,例如要点的寻找和加工方法、最佳分论点的写作方法等,并对材料进行更加细致、系统地分析,方能真正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思考省考试卷,从而对答案的书写方法应用自如。
4. 读
备考并不意味着埋头苦干。作为一名准公务员,必须具备对时事政策的了解。试想,如果考生连“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等知识都不知道、没听过,那么在考场上,对材料的把握就不会深刻,文章写作的深度更加无从谈起。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十九大报告》等文件多加阅读,对国情有整体把握。日常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人民日报评论”等手机公众号对当前发生的热点有所了解。若有机会,还可以阅读《之江新语》等习总书记的著作来提升思维深度。
大学越差,考试越水?
实则不然
本人本科就读于山东某211,目前在读研于北京某211(虽然学历一般,但是所述经历也有一定代表性)。
本科时考试较多,几乎每一个学期总会有三至五门考试,大一开学时,我记得很多人都早上六点去教室占上课的座位,上课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很认真,期末考试的时候大部分人唯唯诺诺,还不太放得开,一般很少有人会作弊,都是真枪实弹去拼,去干~
如此优良的学习风气,却在大二之后两极反转。
大二开始,有些为非作歹之人就开始难忍心中的躁动了,带纸条、带手机已经都是较low的手段了,有几个大哥直接拿前面或后面同学的试卷抄,这时候的我们才发现监考老师原来是纸老虎:有的在讲台上或玩手机,或昏昏欲睡,或交头接耳(额,我觉得我们才是监考老师),坐累了之后,围着教室转几圈,如果发现有同学有小动作,就咳嗽一下了事,确实提高了一部分平常游山玩水不学习之人的成绩。
可恶!可恶啊!我本科四年几乎天天晚上泡三小时自习室,有几科成绩比几个天天翘课的同学还低几分,哎!现在想想,确实有点抨击心态。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了我的大学时期,于去年考研至了北京某211。本来以为北京大城市、学生高素质、学校风气好,畅想着可以和热情友善的同学们一起努力汲取知识的营养,去绽放自己的青春。
咳咳,没想到考起试甚至更糟。
之前考试都是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坐好,有座号、有考号、有老师检查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但是现在全无!考试的时候就一个大教室,进去之后,同学们随便坐(你想靠着谁就靠着谁),手机没老师查(你想怎么百度就怎么百度)。叮铃铃~考试开考的铃声响起来了,同学们刚刚开始奋笔疾书之时,老师就像听见下课铃一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能出去遛弯去了),直到收试卷的时候才回来......这时候有的同学哗哗翻课本,有的同学擦擦滑手机,忙的不亦乐乎,仿佛没了监考老师,就有了全世界一样。
更甚者,考试的教室都没有申请,直接网上考试,这时候的水分可想而知,虽然针对考试这一方面来说,这样子的风气确实对努力刻苦、积极向上的同学而言不公平,但是研究生阶段更看重的是科研能力(发论文、发专利),考试成绩的优劣只能影响你评奖评优的很小的一部分,虽然凭一己之力没办法左右考场上这些潜规则,但是好学生骨子里的优秀无论在多泥泞的沼泽里,总能熠熠生辉,只要你想变优秀,就一定可以。
话虽至此,但只有必须狠狠整治一波每个学生的自律、自知、诚实、责任心,才能构建一个属于考场的太平盛世。
(呃呃,说到最后怎么感觉要抒情了呢)
我是天天都超甜的老田
如果与我言辞有共鸣之处,就请关注我喽,爱你么么哒~
我是广东人,以前的我可能会选择东北师范大学,因为东北师范大学的排名比华南师范大学高,而且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双一流学科大学。但现在让我选择我会选华南师范大学,理由如下:
一、东北师范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华南师范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条件、文化氛围等都比长春好太多。
二、华南师范大学在广东的认可度比较高,将来在珠三角地区找工作比较容易,待遇也比较高。
三、不要迷信“部属”的头衔,也不要轻信什么排名,东北师范虽然有六个“双一流”学科,华南师范只有一个,但不代表华南师范的实力不如东北师范。“部属”和“双一流”这些头衔有很大的成分是zhengzhi博弈的结果,华南师范从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经费等方面来说并不比东北师范、华中师范、陕西师范、西南大学这些部属师范大学差。
四、上大学要到发达地区,因为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都会比较先进,到发达地区上大学才能学到别人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或者帮助家乡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下面是东北师范和华南师范在广东省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华南师范在广东的分数线一般会比东北师范高十几分,除非你想读公费师范生或者分数上不了华南师范但又想将来当老师的,可以报考东北师范,前提是你能接受东北的气候和文化,不然我还是建议你报考广东的学校。
除了每年4月份举办的联考以外,还是有很多省份的公务员考试是单独考的,由于这部分省份的省考时间不一,并且户口要求较少严,导致近年来跨区域考公务员的考生逐渐增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就跨省报考公务员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许多考生考比较远的异地公务员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农村,县城,小城市的考生想通过公务员考试在大城市立足,考上大城市的公务员后就可以取得大城市的户口,获得稳定的收入和体面的工作,享受大城市的医疗教育便利的生活条件。
二是很多习能力不强但十分想获得公务员职位的考生,选择考比较冷门偏远的异地公务员职位,考上的机会较大,因为公务员考试报名和成绩各占一半,很多时候考的好不如报的好。
三是心怀理想追求为人民服务的考生,选择去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当公务员,服务群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部分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但是人的一生关乎命运的选择就几次,第一份工作对以后人生之路很重要。
首先大城市的公务员报名考生特别多,不乏很多名校毕业生和久练经公考场的高手,竞争压力特别大,没有十足的把握和淡定的心理素质尽量还是避开这些热门职位。大城市的消费特别高,公务员只是一个普通职位,收入稳定但不高,家庭条件不好考生尽量还是避开这些职位。
其次异地偏远冷门的公务员报名考生不多,竞争力较轻,考上的机会较大,但是异地偏远冷门的地区一般都是山区贫困地区,生活条件比较清苦,工资也低,小地方官职场看重人情关系,晋升渠道狭窄,选择还需慎重。
最后为了理想去异地当公务员是值得尊敬的,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远离亲人,远离熟悉的家乡,会有一段不适应期,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会适应,希望这部分人能如愿的收获自己的荣誉和理想。(关注金猪看世界,公务员考试独家心得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