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单位代缴社保的行为确实是违法行为,但是国家也没有禁止个人自己参加社保呀。
挂靠单位代缴社保,主要指的是这样一种行为。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没有雇佣劳动者,不会为职工发放工资。
参保单位通过提供伪造假冒的证明材料(比如说劳动合同),为职工办理的就业手续和参保材料。
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都不是通过经营挣得的,而是通过挂靠人通过各种方式支付给用人单位或者用人单位的所有者。
有的用人单位甚至还会挣参保人一定的挂靠费。
实际上,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职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相应的社会保险费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的。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费,不得转嫁给劳动者承担。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是有法理依据的。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灵活就业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部分地区还允许他们参加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但是社会保险法中没有规定。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是自己承担全部的社会保险费。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国家适当地为他们降低了养老保险参保比例。现在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职工承担缴费基数的8%,单位承担16%,合计24%的比例。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话,缴费比例一般是20%,比企业缴费合计低4个百分点,差不多每月能够节省一两百元呢。
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一些地方也有特别的政策,比如说烟台市的灵活就业人员医保没有医保个人账户待遇,为的就是省钱。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话,一般通过当地的税务部门或者社保部门申请就可以了。比如说青岛市可以在税务部门的APP上申请,也可以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农商银行等指定的银行网点申请。只要每月按时在银行卡中存钱,社会保险费都会定时扣取。非常简单。
近年来,在建筑行业内出现一种让人脑洞大开的租赁业务,红火得超乎想象。有不用上班,通过一张职业资格证书,就能轻轻松松收入过万,这就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资格证书挂靠乱象。分 享一篇短文了解下挂靠。
为什么这些证书如此值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证书需求量太大。根据国家住建部2011年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目前有24万人持有注册建造师一级证书,而建筑行业对一级建造师的需求在100万以上,缺口高达80万。而证书通过率不高,也让很多证书变得更加紧俏,例如,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考试合格率仅为28.9%,2013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全部专业通过率仅为12%。
持证人:居其位不谋其事只靠一张证挣钱
一本证书的含金量有多高?在一家证书挂靠网上,记者看到了建筑工程类一级建造师每年的挂靠价格为3万—3.5万元,二级建造师挂靠在陕西的价格为6000元—8000元。
某建筑公司小张的二级建造师证书挂靠在朋友公司,公司需要证书就是为了每年的企业资质审查,一般有资质的建筑公司、监理公司,都相应需要一些人员具有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小张说:“所谓挂靠,就是把执业资格证书和印章都放在对方公司,双方签劳动合同,实际上不用去企业上班,为的就是争取挂靠费”。
正是有了这样的利益诱惑,许多人才热衷于追求“一纸证书”,一些人甚至铤而走险,花钱作弊来拿到证书。参与陕西职业考试作弊案的一位办案警官介绍,一些参与作弊考生有的已经交纳费用,有的则承诺考试通过后,再支付每科3000元至5000元甚至更高的费用。“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如果按这个价格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全部科目,每名考生需要支付两三万元。”而按市场价格,一旦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通过挂靠到企业,一年就可收回成本。
“资质代办、”“建造师证书挂靠”……只要在网络上输入这些关键词,就会跳出无数网站。为满足这些证件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专门的中介公司,而且各种证书挂靠,价格也是不同的。
在一家规模较大的中介网站里,记者在企业“急需证书”栏目中看到:某地某建筑公司需要“一级建筑师”证,某建筑安装公司需要“电气工程师”证,某工程造价咨询公司需要“造价工程师”证,某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需要“给排水工程师”证。
此外,还有一级及二级建造师、结构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师、安全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公用设备工程师等五花八门的需求。
而在“个人证书挂靠”一栏,则有许多证书持有者发布信息,寻找可以挂靠的公司,种类包括造价师、咨询师、化工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均为实名发布。
一家建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中介公司只要提供持证人电话就收费几千元,真正牵线挂靠成功还得另附一笔费用。他还说,一些企业员工虽然经验丰富,但却不善于考试,而一些人虽然没有实际业绩,却能够拿到资格证,两者由此形成互补,再加上一些皮包公司出于拿工程的需要,对证件也有需求,自认就形成了证件挂靠的市场。
企业为何需要如此多的资格证,甚至不惜为此付出几十万元的资金?
调查发现,有的企业是为提高公司的资质,有的是为了申请资质时使用,对于建筑行业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取得资质证书,就算拥有再多的注册资金也不能承接施工。
小张(化名)是一家一级资质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单位每年都要花费近百万元支付挂证费用,最需要的就是一级建造师证。“企业也是无奈之举。”小张分析,一方面,现在的工程动不动就要求一级资质,如果企业想要拿到工程,就必须达到要求。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是一级资质,就要求一级资质项目经理不少于12人;另一方面,一些具有现场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并不一定能够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也会鼓励员工考证,但给出的补贴却比市场价格低得多,这导致一些员工考到证后瞒着单位把证外挂其他企业。
“人证分离”本身就是弄虚作假,而且确实存在一些隐患。持证人、中介、企业三方形成的利益链条,牺牲的是工程质量和安全,最终为此买单的是公众的利益。
2009年著名的“楼倒倒”事件中,上海的一栋竣工未交付使用的高楼整体倒塌,造成一人死亡。承接本次工程的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就是违规使用他人专业资质证书进行的投标,“楼倒倒”事件中的陆卫英,将证书挂靠到涉事公司,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按照国家出台的《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建筑法》等相关规定,取得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任何一家企业申请注册并执业。取得上述多项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可以在同一企业分别注册并执业。法律禁止挂靠行为,因为挂靠合同违法,挂靠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法律专家建议,一方面租赁证书的人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所提供的各种证书的审查力度,以遏制这一违法违规的灰色利益链。
2014年年底,央视曝光了建造师证书“挂靠”行为,住建部连续发文通报了5起证书挂靠行为,并撤销职业主体的注册职业资格,且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这种气势和力度,在行业历史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也绝对是少见。住建部和央视的“默契”绝非巧合,这不是一个部门的一阵风,是一项需要长期遏制的现象。
201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恰逢职业认证整改之际,建设部进一步严控通过率,报考条件将涉及更多的整改,考纲也面临第二次改版,试题难度增加15%。
各省市行业主管部门也出台相应措施,对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项目管理人员严格实行备案制度,同时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施工、监理管理人员在岗履职情况监督检查,一旦发现“人证分离”、管理人员不按规定配备、人员不到岗等现象,将根据情节,予以通报批评、限制承接业务、与企业信用体系挂钩等处理。
谢谢邀请!
挂靠资质的一般流程有:
一、确认挂靠需求,寻找符合挂靠需求的公司;
二、了解被挂靠方的有关背景资料;
1.对被挂靠公司的硬性要求:专业资质范围、各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等
2.被挂靠方所能接受费用范围:收取服务管理费和其他一些因挂靠所需收取的费用。
3.确认支付方式:由于挂靠往往涉及到注册周期,故因了解清楚被挂靠方是一次性支付服务费用还是分期分批支付服务费用。
三,合同确认阶段:
合同需重点突出的内容为:寻访挂靠方所需证件的类型、收取服务费的标准、服务费的支付方式、服务费支付的标志性时间。
四、挂靠合同确认阶段:
挂靠合同也即挂靠者同被挂靠者签订的协议书,挂靠合同中需重点突出的内容为:挂靠者的挂靠报酬、挂靠费用的支付方式、挂靠费用支付的标志性时间、有关证书原件的保管问题、证书丢失后的赔偿问题、双方其它的违约责任等。
五、材料准备阶段:
当挂靠合同经双方确认后,双方需提供准备的挂靠材料清单,
六、签约及其证件验证:
签约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证件的验证(验证窗口一般有:1、各地区的人事局官方网站;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七、挂靠证件的窗口受理阶段:
此过程一般为双方协同办理阶段,也是挂靠流程收尾的一环。挂靠者将被挂靠者的相关注册材料直接提交到当地主管部门(当地建设厅或当地建委)进行注册,当主管部门窗
口受理后,也即标志着挂靠流程的基本定局
。
八、挂靠信息公示阶段:
挂靠公司资质证件提交当地主管部门后,并进行公示,流程办理结束!
严格来说,建造师是不允许挂靠注册的,但现实中还是很多这样的现象。
目前的挂靠可以分二种,一种是本人不在建筑公司上班,纯粹只把证注册在公司,这样的现象是比较多的,只图一个挂靠费。现在国家对这样的情况已经在加大力度进行检查,社保联网一旦实现,这个问题就会容易发现。
第二种就是人在建筑公司,不在项目经理岗位,但是却考过了建造师证,注册在公司。这样的行为隐蔽性很大,一般检查的过程中也很难发现。即便是挂靠在项目上,检查的时候只要通知人员到位就可以了,这样的是比较隐形的。如果监督部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很难发现这样的行为。
做为真正从事建筑工程的行业人员来说,最好还是要考取建造师证书,做到人证相符,这是最好的。挂靠终究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