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中国的中部,古称豫州,中州,像洛阳,开封,许昌,偃师,南阳,安阳,登封,濮阳,新郑,上蔡商丘,郑州等古城众多,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因此,河南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成语逐鹿中原,便是明证。
大泽龙方有蛰,中原鹿正肥。自古以来,河南的名将确实不少,我在这里略举一些吧。
王濬(206至285)字士治,河南灵宝人。为西晋完成统一三国大业的老将。被封为辅国大将军,襄阳县侯。
谢玄(343至388),字幼度,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子。淝水之战,以弱胜强,一举击败前秦苻坚八十万大军,被封为康乐公。
韩擒虎(538至592),原名豹,字子通,河南新安县人,熟读兵书,勇猛过人,多次率兵亲进,曾生擒陈后主,“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是真实写照。
黄忠(?至220)字又升,南阳人。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并列蜀汉“五虎大将”。黄忠八十不服老,即指此。
冯异(?至34),宝丰县人,东汉名将,多次击败王莽部将。
灌婴(?至前176),商丘人。汉初名将,被封为颖阴侯,出将入相的名臣,是西汉十二名封侯的开国元勋之一。
史可法(1601至1645),字宪之,祥符人。明末抗清名将,进士及第,清军南下时,孤军奋斗,坚守扬州,至死不降,死后,乾隆皇帝感其忠勇,都为之赐谥。
司马懿(179至251),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建立者。
岳飞(1103至1142),汤阴县人,北宋抗金名将,千古第一忠将。精忠报国,光耀千秋。
冉闵,武悼天王,杀胡令,令胡人闻风丧胆,叹为神将。
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
过去的传统豫酒四朵金花,目前张弓已经几乎看不到了,林河也是难觅踪迹。宝丰近来受胖东来的委托出了一个怼酒,具体能不能打开市场,只能拭目以待。杜康经过协商,把伊川和汝阳两个合并后成立了洛阳杜康控股,目前看来还是过的不错的。
新晋的几个比较著名的品牌,原来的豫酒老大宋河粮液,自从被朱老板控制以后,用江河日下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而且,让我这个开封人担心的是原来的开封制药集团只怕也会受连累,如果真走到那一步,曾经的开封大型企业本来就已经凤毛麟角,再倒闭一个可就惨了。
现在混的比较好的,应该属渑池县的仰韶酒。
小编知道仰韶酒,还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当时仰韶在豫西就有了一定的名气。同时期还有南阳社旗县的赊店,许昌鄢陵的姚花春,哦,还有一个少康酒。豫北卫辉的百泉等等等等,数量上并不在少数。
从目前情况来看,能被全省酒友耳熟能详的,也只有仰韶和杜康了。至于一些地方性品牌,如商丘的那个馥郁香等等,暂时还无法撼动仰韶和杜康的地位。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不太好回答了。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公开在媒体上对某个酒品牌说三道四肯定不行,夸几句可以,诋毁人家说不好喝,搞不好要吃官司的。我一介平民,万一进去了没人送饭,又没钱赔人家损失,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二个因素,每个人的口感追求不一样,所谓众口难调就是这样。你要吃酸,他喜欢辣,我又追求老豫菜的感觉,所以无法一概而论。
现在呢,似乎又来到了酱香酒的市场。甭管懂不懂,也不论以前多么排斥,一夜之间许多人都喝起了酱酒。
听卖酒人忽悠说酱酒不能造假,纯粹是无稽之谈,要不然看看茅台镇那么多酒厂,难不成所谓的本地糯高粱亩产量能达到几十上百吨吗?而且,再看看卖两三千一瓶的茅台和百八十块钱一箱的其他酒,如果你还相信不能造假的鬼话,我只能用佩服俩字回应了。
综合来说,清香宝丰不错,喜欢浓香型的可以买仰韶或者杜康两百块钱左右的。哦顺带说一句,所谓的陶香只不过是标新立异的产物,其实质还是浓香。
最后附上一张能鉴别纯粮和勾兑方法的图片,有心的酒友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一下试试,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下一篇:贵州八大员挂证含金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