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首先说明,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不值得干。
下面我简单解释下什么是社工和网格员以及他们的工作内容,重点说下为什么不值得干的原因。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在实际从事工作方面基本没有区别。
那到底什么是社工和网格员呢?简单点说,就是基层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招聘的到社区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
注意,是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没有编制,这里要划重点。
一句话概括,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从事的工作,即所有与社区、村居有关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人口普查、环境卫生整治、人员信息摸排、问题调解、相关政策咨询等等……
另外,极大可能要参与乡镇政府与街道办事处的其他工作,比如安保维稳、防火防汛等等。
1.待遇很低。对于多数人来说,工作最重要一点就是赚取劳动报酬,而社工、网格员的工资待遇是非常低的。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社工、网格员的工资待遇,不足事业编、公务员的一半,年总收入约事业编、公务员的三分之一。
比如,我们事业编的月到手收入为4500元,而社工的月到手收入仅为1950元;事业编每月公积金为950元(单位+自己共计),社工无公积金;其他绩效之类的收入,社工一律享受不到。如此低收入,甚至不如随便找个公司当个文员、不如去做个房产销售……
2.接触的人群、从事的工作,并不能对自身能力有多少锻炼。
社工、网格员接触的主要人群分为三类
①同事。了解情况的朋友基本都知道,现在从事社工、网格员的,主要分三类人,一是自己有副业或者其他收入;二是家里不差钱,随便找个工作干着,不在乎收入多少,交个保险就行;三是确实没有或者找不到其他好工作,要么骑驴找马,要么得过且过。作为社工、网格员,你接触的同事都是这些人,你会收获到什么呢?
②工作对象。社工、网格员的工作对象更不用说了,都是村居、社区群众,有空和你交流的群众,主要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多的大爷大妈,一种是有问题需要你协调解决的。
③基层政府、办事处工作人员。这些有编制的人,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对社工、网格员这种劳务派遣,心里是很轻视的。这条歧视链是一直存在的,公务员歧视事业编歧视劳务派遣。
至于从事的工作,上面已经说过了,就不重复。就接触的这些人、这些事,能提高什么能力?唯一的就是沟通协调吧,但是沟通协调,你找个什么工作不能提高呢?
3.负能量多。负能量来源有二:一是群众,大量问题需要你协调解决,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很多负面情绪,甚至有可能被部分不讲理的谩骂;二是乡镇政府、街道办压下来的工作,当面对他们源源不断压下来的工作,部分节假日、周末的往下安排,很难有人没有负面情绪。
4.工作辛苦。
往前几年追溯,社工工作还是不错的,虽然赚钱不多,但是比较轻松,工作没多少,也好处理。
但是现在和以前的情况大不相同了。随着社会网格化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项工作也接踵而来,比如创建卫生城,基本都压给社区了;再比如这两年的疫情工作,摸排人员信息全部由社工、网格员负责,村居、社区值守同样是社工、网格员冲到一线;再比如第七次人口普查,同样是社工、网格员去统计……太多太多这种工作了。
有的年轻朋友可能觉得,先干着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然后在职备考公务员、事业编,考上就辞职走人。想法是好的,但是,复习时间难保证,遇到个好领导,可能上班时间能复习复习,遇到不好的领导不让上班时间看书,那想考走就更难了。
我一个朋友是社区工作者,跟我吐槽过他们的工作,基本是顾不上家,经常加班,这是他和我的聊天内容。
5.体制机制不完善,或者说技术手段不到位。网格员原本是基于大数据,协助城市管理的,但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大数据系统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跟不实习不了全覆盖。而一旦实现不了全覆盖,就意味着工作会有漏洞、有盲点,就需要网格员们用人力去填补漏洞,但是又做不到精确查找漏洞,只能大而化之进行重复性的全面摸排、统计等工作,需要网格员做大量的重复性工作。
6.毫无发展前景。社工和网格员是没有编制的,意味着永远不能提拔进步,工资待遇基本只会随着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另外,现在很多地区社区书记都是由组织部门选派的镇街干部担任的,想当社区书记都没有机会。顶多,个别省份对社工考编有点政策,比如提供个别岗位(目前了解的仅辽宁有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