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市政还是比较值钱的,目前市场行情最好的是市政工程,价值高。比例很低很低。 是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的。也许国家明年要大力投资矿业工程建设,那么明年矿业工程的二级建造师肯定就更受欢迎了。其他专业也是这个道理,就看国家每年的政策或安排往哪方面倾斜了。
欢迎关注头条号:一级建造师考试
我靠二建证,有五年时间多了一份合法收入,但是中介可恶,至今该证形同作废。
我的二建证是在2010年考下来的,在自己手里放了两年,也没有太当回事儿。后来单位下属的施工企业负责人听说我的证闲置,便借用了过去,一年给五千元费用,一连用了两年。后来听说该企业通过中介借用的二建证,每个证每年付一万多元,你想,咱心里能高兴吗?自然要证有所值呀!
于是在2015年国庆节前吧,与单位下属企业结清了费用,出具了解聘手续。通过智联招聘找到省会城市一家中介,把证挂了出去,当年收入一万元。之后就是电话联系,每逢合同到期续约时,有专员联系转账付款事宜,每年一万二。
在2018年吧,省建设厅开始对挂靠资格证开始清理,企业主动注销了我的注册证书,但是中介因为这次专项行动遭遇了企业退证索赔潮,无德的关门大吉,经理电话一直无法接通。后来把证放给企业的另一家中介联系我,才知道,与我签合同的中介把我的二建证以高于付我费用一倍的条件转给了他。省会中介公司从中抽成居多,让我瞠目结舌。我靠,我成了一只被年年薅羊毛的肥美羔羊[捂脸]。
因为我不同意由我全额退款的要求,二道贩子中介便唆使用证企业不给我解锁出库,所以我的证就此真正“挂了”!
这就是我的二建证挂靠带来的收益与教训。
在此,提几个建议给想考二建证的朋友。一是现在社会在向诚信立身发展,如果还想挂靠,就省点功夫吧。如果是工作需要,果断支持考证, 毕竟此证还可以提升你的含金量。我的二建证每年带来的收益正好可以顾住当时我上高中孩子的各项开销。对于靠工资吃饭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一笔收入。二是考下来证后,一定妥善使用。千万不要相信中介,证入人家手,你不想被割肉也无计可施。关键是后患无穷,你想撤退扭转,也没有了自主权。三是你若是公职人员的话,这证就别考了,考下来也不能注册使用。因为现在企业都要求持证人转移社保等,这是自由职业者的福音,有人给缴纳养老和医保,还有一份收入可拿,是不是羡煞人?
谢邀!
所谓车辆挂靠,是指个人出资购买车辆而挂靠在某客货运企业,并以该企业名义进行客货运输经营。具有合法运输经营权的企业法人给没有取得合法经营权的个体运输户提供合法经营的身份和一定的管理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立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凡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运输经营者的客运、货运车辆,必须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办理“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在办这两证的时候要有客货运经营权资格,造成很多个体运输户,无奈选择挂靠有客货运输资质的企业。
不建议去驾校报名,直接去车管所自己去报名。需要什么材料自己准备好,科目一自己在手机上就能练习,科目二找个考场,一般都能在考场练习,费用大概1000~1200左右,科目三直接去考场练习,费用500左右。练习3-4小时,基本都可以过,科目三主要是细节,科目四和科目一样!
本人一级建造师,在职状态,所从业的公司属于二流小国企,不是什么大的施工企业,平均每个的工资加补助约为9000元。我根据我身边的建造师朋友,给你做一个简单的统计。拥有建造师证60%月入低于1万,20%月入在1万-1.5万之间,10%月入1.5-2万之间,5%月入2-2.5万,5%月入2.5-3.5万。这是这个行业的状态.
具体月入多少,不是说只要你有个证,就能达到你所听说或者看到的薪资水平,具体还跟一下因素有关:
1、你所工作的单位效益,规模情况。这是主要因素,也就是平台是一个从业者发展的先决条件。
2、地域差别,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薪资待遇会在很大的差别。这是次要条件。
3、个人能力。对这种职业资格证书来说,个人能力会决定你薪资水平的下限,但上限是有以上两个因素所决定的。
总之,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月入2万以上,还是以下,没有绝对的,但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一个下限,月入5000元没任何问题。这在全国是个基本下限。至于上限,看你自己的选择和能力了。朋友,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帮到你!
近年来,在建筑行业内出现一种让人脑洞大开的租赁业务,红火得超乎想象。有不用上班,通过一张职业资格证书,就能轻轻松松收入过万,这就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资格证书挂靠乱象。分 享一篇短文了解下挂靠。
为什么这些证书如此值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证书需求量太大。根据国家住建部2011年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目前有24万人持有注册建造师一级证书,而建筑行业对一级建造师的需求在100万以上,缺口高达80万。而证书通过率不高,也让很多证书变得更加紧俏,例如,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考试合格率仅为28.9%,2013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全部专业通过率仅为12%。
持证人:居其位不谋其事只靠一张证挣钱
一本证书的含金量有多高?在一家证书挂靠网上,记者看到了建筑工程类一级建造师每年的挂靠价格为3万—3.5万元,二级建造师挂靠在陕西的价格为6000元—8000元。
某建筑公司小张的二级建造师证书挂靠在朋友公司,公司需要证书就是为了每年的企业资质审查,一般有资质的建筑公司、监理公司,都相应需要一些人员具有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小张说:“所谓挂靠,就是把执业资格证书和印章都放在对方公司,双方签劳动合同,实际上不用去企业上班,为的就是争取挂靠费”。
正是有了这样的利益诱惑,许多人才热衷于追求“一纸证书”,一些人甚至铤而走险,花钱作弊来拿到证书。参与陕西职业考试作弊案的一位办案警官介绍,一些参与作弊考生有的已经交纳费用,有的则承诺考试通过后,再支付每科3000元至5000元甚至更高的费用。“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如果按这个价格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全部科目,每名考生需要支付两三万元。”而按市场价格,一旦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通过挂靠到企业,一年就可收回成本。
“资质代办、”“建造师证书挂靠”……只要在网络上输入这些关键词,就会跳出无数网站。为满足这些证件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专门的中介公司,而且各种证书挂靠,价格也是不同的。
在一家规模较大的中介网站里,记者在企业“急需证书”栏目中看到:某地某建筑公司需要“一级建筑师”证,某建筑安装公司需要“电气工程师”证,某工程造价咨询公司需要“造价工程师”证,某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需要“给排水工程师”证。
此外,还有一级及二级建造师、结构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师、安全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公用设备工程师等五花八门的需求。
而在“个人证书挂靠”一栏,则有许多证书持有者发布信息,寻找可以挂靠的公司,种类包括造价师、咨询师、化工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均为实名发布。
一家建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中介公司只要提供持证人电话就收费几千元,真正牵线挂靠成功还得另附一笔费用。他还说,一些企业员工虽然经验丰富,但却不善于考试,而一些人虽然没有实际业绩,却能够拿到资格证,两者由此形成互补,再加上一些皮包公司出于拿工程的需要,对证件也有需求,自认就形成了证件挂靠的市场。
企业为何需要如此多的资格证,甚至不惜为此付出几十万元的资金?
调查发现,有的企业是为提高公司的资质,有的是为了申请资质时使用,对于建筑行业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取得资质证书,就算拥有再多的注册资金也不能承接施工。
小张(化名)是一家一级资质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单位每年都要花费近百万元支付挂证费用,最需要的就是一级建造师证。“企业也是无奈之举。”小张分析,一方面,现在的工程动不动就要求一级资质,如果企业想要拿到工程,就必须达到要求。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是一级资质,就要求一级资质项目经理不少于12人;另一方面,一些具有现场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并不一定能够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也会鼓励员工考证,但给出的补贴却比市场价格低得多,这导致一些员工考到证后瞒着单位把证外挂其他企业。
“人证分离”本身就是弄虚作假,而且确实存在一些隐患。持证人、中介、企业三方形成的利益链条,牺牲的是工程质量和安全,最终为此买单的是公众的利益。
2009年著名的“楼倒倒”事件中,上海的一栋竣工未交付使用的高楼整体倒塌,造成一人死亡。承接本次工程的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就是违规使用他人专业资质证书进行的投标,“楼倒倒”事件中的陆卫英,将证书挂靠到涉事公司,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按照国家出台的《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建筑法》等相关规定,取得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任何一家企业申请注册并执业。取得上述多项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可以在同一企业分别注册并执业。法律禁止挂靠行为,因为挂靠合同违法,挂靠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法律专家建议,一方面租赁证书的人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所提供的各种证书的审查力度,以遏制这一违法违规的灰色利益链。
2014年年底,央视曝光了建造师证书“挂靠”行为,住建部连续发文通报了5起证书挂靠行为,并撤销职业主体的注册职业资格,且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这种气势和力度,在行业历史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也绝对是少见。住建部和央视的“默契”绝非巧合,这不是一个部门的一阵风,是一项需要长期遏制的现象。
201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恰逢职业认证整改之际,建设部进一步严控通过率,报考条件将涉及更多的整改,考纲也面临第二次改版,试题难度增加15%。
各省市行业主管部门也出台相应措施,对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项目管理人员严格实行备案制度,同时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施工、监理管理人员在岗履职情况监督检查,一旦发现“人证分离”、管理人员不按规定配备、人员不到岗等现象,将根据情节,予以通报批评、限制承接业务、与企业信用体系挂钩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