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地震的话题这么火!既然大家关心,我们就分析一下,先说结论:四川未来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从大的尺度来说,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而这其中,四川所在的西南地区又是仅随台湾地区之后,我国地震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四川省内的龙门山地震带更是近年来我国地震最为活跃的地震带之一。自公元1169年以来,这里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6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多达20次!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以及2013年的雅安7.0级地震都是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
(四川龙门山地震带)
四川位于青藏高原与中东部地区的过渡地带,我们知道,青藏高原是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挤压形成的。而这么高的高原,自身的重量也是惊人,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的四川就成为这些重量积攒的能量释放的通道,从这一点来说,四川未来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但是什么时候,具体什么位置,以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知水平来说,尚无法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储备地震防御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稍稍可以让四川人民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的是,从地震发生的规律来说,一般一次大的地震或者一个地震活跃期之后,同一地区会进入一个相对地震少发的沉寂期,这是由于大的地震或者地震活跃期会释放地壳内部能量。2008年的汶川地震以及2013年的雅安地震已经将龙门山地震带内部的能量释放得差不多了,下一次发生大的地震应该会间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点击关注,欢迎留言探讨!)
我位于成都市某区,也算体制内退休的。告诉你,按年总收入,成都一般公务员,不止才7000元,至少每月在万元以上。
我们先来算算正常一般公务员及机关事业人员,一年有那几项主要收入:第一项,工资收入,取中等的,每月4500元左右,一年工资收入在5.5万左右;第二项,年终奖大约5万左右(各地不一);第三项,住房公积金缴费,每月按1500左右,一年约1.8万;第四项,车补、电话费及过节费,每月850左右,每年1万多元。
这是按一般人员测算的,每年总收入在13万以上,平均每月都过万了。如果是中层干部或副局级以上领导,那就比普通人员每年还要高出3至8万以上。也就说,中层干部每年收入约16万,副局级年收入约18万,正局级在20万以上。
因此,我认为,成都地区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职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我对四川省公务员待遇比较了解,详细给大家分享一下四川省公务员待遇怎么样,一个月收入有多少。
每个省份公务员的工资待遇都不一样,主要与当地的财政实力有关,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公务员待遇高不高,主要看当地财政实力强不强。比如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广东公务员待遇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公务员待遇差。
如下图所示,在2020年全国各省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排名中,四川省排名全国倒数前十,不是特别高。但是四川省公务员待遇还是不错的,相比较中部地区的河南,山西等省,四川公务员有年终奖,非常不错。
四川省由于各市财政实力差距比较大,因此各市公务员工资待遇有一定差异,主要区别在于公务员年底的年终奖不一样。
如下图所示,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财政实力达到了1500亿左右,占了全省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因此成都市公务员待遇非常高,稳居全省第一位。
而宜宾市,泸州市,绵阳市财政实力稳居四川省第二档次,因此这几个城市公务员待遇位于全省第二档次,也非常不错。
而广元市,巴中市,雅安市,甘孜州和阿坝州财政收入比较低,因此这几个地区公务员待遇比较低,处于全省倒数水平。
一、成都市公务员待遇
最高档次:双天高三个区公务员待遇最高,普通区直部门一年收入20万左右,街道办以及乡镇一年25万左右,公检法税系统一年大概30万左右。
工资第二档次:五城区和龙泉区,普通区直部门一年收入15-18万,街道办及其乡镇一年20万左右,公检法税系统一年22-25万。
工资第三档次:新温郫青金津大一共七个区,普通机关部门一年收入大概15万左右,街道办以及乡镇公务员一年18万,公检法税系统一年大概收入20万。
工资收入第四档次:除简阳以外的三圈层以及市直,普通机关单位一年收入大概12万,街道办及乡镇公务员一年15万左右,公检法税系统一年15-18万。
工资收入第五档比:简阳以及省直部门,一般部门一年收入10万左右,街道办以及乡镇公务员一年收入12万,公检法税系统一年收入15万以内。
二、眉山市直单位公务员待遇
眉山市某市直单位公务员,每个月到手工资三千多,加上每个月的车补,差旅费实报实销,每个月的双边公积金一共2000多一些,每年的年终奖大概5万。
眉山市市直普通科员一年全包收入(加上公积金)大概12万左右,平均每个月一万左右。
三、宜宾市高县某参公人员待遇
宜宾市高县某参公职工,工作六年多,每个月到手工资为3000左右,包含车补等。每个月的双边公积金大概2000,每年的年终 奖一共4万多一点。
宜宾高县某参公人员一年到手8万左右。加上公积金的话,一年全包收入大概10.5万左右。
四川省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主要包括每个月的到手工资和年终奖,一般每个月的到手工资大概为3000左右,年终奖是工资的大头,成都市高新区等经济发达的区年终奖高达15-20万,而年终奖少的地区可能只有两三万,也有的地区经济比较差,可能年终奖发不了多少。
因此,四川省公务员待遇还算不错,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成都市经济发展不错,因此成都市公务员待遇比较高,不过各个区域公务员待遇差距也很大,不同区县公务员待遇一年到手跨度达到12-25万左右。
而其他地级市公务员待遇差距也比较大,区别主要在于年终奖的发放标准,好的城市年终奖可以达到六七万,少的只有两三万甚至没有。
作为内地唯一具有官方权威性的正式大学联盟,C9在中国大学中是独树一帜的,虽然近年来因为各成员之间有所分化,对它颇有一些非议之声,但其“江湖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作为当年985工程的首批入选名单,C9中的这9所大学当然是当时最顶尖的一批大学。即便20年后的今年来看,C9依然是内地大学的最强大学联盟,要考上其中任意一所,都是很难的。
我们知道,通过高考而考取985大学的全国平均录取率大约是1.68%,C9作为985成员中最强的那一批,考上的难度当然更大。
我们先来看看C9在2018年通过高考的招生人数。
其中北大3000,清华3700,复旦3400,上海交大3600,浙江大学6400,中科大1860,南京大学3300,西安交大4600,哈尔滨工业大学7360(包括哈工大深圳760)。总人数共计37000余人。
如果以2018年参加高考的975万人来看,全国平均录取率不过4‰,比百里挑一更难,这个难度确实很大!
当然,虽然同为C9,不同学校之间是有一些差异的,不同的省市,难度也有差异。考北大清华当然是最难的,其次是华东五校,最后是西安交大和哈工大。
根据2018年的实际录取情况,有如下统计数据。
(2018部分重点高校在全国一卷地区的高考理科录取线)
上面图表是2018部分重点高校在全国一卷地区的理科高考录取线情况统计,可以看出,北大清华及华东五校录取线极高,往往接近700分,而且几乎“霸占了”最高的名次,只有西安交大和哈工大(深圳)排名稍低,但也分别是第18、19名。
(2018部分重点高校在全国三卷部分地区的高考理科录取线)
上表是2018部分重点高校在全国三卷地区的贵州和广西的高考录取线情况统计,情况与一卷地区大致相似。
总结一下:通过高考考取C9难度极大,全国平均录取率大约只有4‰,特别是北大清华及华东五校难度可以说是万里挑一;相对而言,西安交大和哈工大难度稍低,但也属于千里选一。C9学子的优秀,是无法置疑的。
你向往C9吗?难度确实很大,但只要努力,依然是有机会的,只是需要快马加鞭。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谢谢邀请。国家公务员考试不好考,难度比省考还大,平均基本都是100个人竞争一个岗位。
拿我自己举例说明,我应届那年有参加国考,国考的是厦门一个垂直管理的正厅级单位,1800多人竞争,招录两个岗位,考录比例是900多比1,我当时笔试第四,面试第一,总分第二。
进入面试的一共有10个人,其中2个博士,5个硕士,2个双学位,1个本科,参加面试的学历最差的是山东大学的本科生,学校最好的有北大、清华,其他还有武大、南开、厦大的。虽然总分第二,最后还是被黑了,垂直单位,如同石油企业,那个时候有不少可操作空间,你懂的。
我同学和朋友,国考有很多上岸成功的,档次高点的有国家统计局、烟草总局、深圳市纪委、上海市国税局等的,中间点的有湖北省社科院等的,目前还生活都不错,不过也有鸭梨很大的,上海、深圳的房价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如果你也想参加国考,并且定位是一线城市的,我要提醒你的是,在选择城市的时候,也要适度考虑一下当地的房价,毕竟这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谁也不想一辈子带着老婆孩子租房过日子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