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江苏省八大员试题软件_江苏省八大员继续教育

江苏事业单位考试考什么?

全省统考的考试内容:

第一大类:

管理类:《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 》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

具体考试科目:公基+行测+申论。

第二大类:

通用类专业技术类:

《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 》 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

此类又分为6小类:

经济类;计算机类;法律类;高校辅导员类;英语类。这5类需要考专业知识。

还有一类是其他类,其他类不考专业知识,考试内容同管理类一模一样,同管理类考同一张卷子。

具体考试科目:

经济类:公基+行测+专业知识(会计+审计+经济)

计算机类:公基+行测+计算机专业知识

法律类:公基+行测+法律专业知识

高校辅导员类:公基+行测+辅导员专业知识

英语类:公基+行测+英语专业知识

其他类:与管理类题型题量一样。

第三大类:

工勤技能类:《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 》 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具体考试科目:公基+行测+小申论。

参加2021年江苏省考是什么体验?

关于江苏省考呢,亮点诸多!

首先关于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有三大亮点

亮点一:“百花齐放”的选材体现对人民宣之于口的爱

言语理解与表达不仅测查了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测查了其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对民生的关注度等。考查内容选材广泛,涵盖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等多方面,百花齐放的选材里满是对人民宣之于口的爱,选材如:民法典、经济法、阅读、书法样式演变、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科技创新与疫情防控、直播带货、视力保护、城中村、美食是否标准化、自媒体平台管理、公共文化服务升级、农产品销路等。这是一场“暖冬”大剧,充分体现了公务员考试全面考查考生各方面能力的特点,考生在平时不仅需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还需积累多方面的知识,充分关注民生百态,关注社会生活。

例: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源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经济增长的新天地。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创新驱动的价值更加凸显。从疫苗药物研发到“大数据”群防群控,从远程办公、在线课堂到无人售卖、非接触式服务,科技带来的改变,既为我们增添了战胜疫情的底气,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创新驱动蕴含无限潜力
B.创新驱动带来崭新科技天地
C.创新驱动影响社会生活
D.创新驱动助力又好又快发展

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和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中公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能力和经济的重大影响,接着继续指出疫情到来之后,创新驱动的价值更加凸显,最后一句对此进行具体阐述。因此文段重在强调创新驱动对防疫、社会生产生活的价值所在,A项符合,当选。B、D两项未指出对疫情防控、社会产生生活的影响,排除。C项不够全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亮点二:主旨题中的“一往情深”

医疗领域的“知情同意原则”在2020年江苏省考的冬天首次露面,此后,时移世易世事变迁,这一话题在2021年省考再次露面。说千道万,看似是对此话题的“一往情深”,背后暗含的都是对民众现实生活的深刻体察和对民众美好生活的希冀。“但愿天下人无病,宁肯架上药生尘”,我们相信,在众志成城的不懈努力下,此番“一往情深”终归会被封存在历史深处。

亮点三:选词填空的“中规中矩”和“自我放飞”

本次考试所选词汇大部分是“中规中矩”的正统派,死守着严肃的语言规则,维持着“正统”的体面,静默地与少数的“自由派”横眉冷对。所谓“自由派”,是指一些语言环境中常常出来“抛头露面”,却鲜有机会登上公考这方舞台,与“正统派”相比属于“自我放飞”的词语。譬如今年考查到的独步天下、说千道万、硝烟四起、品质为王、脑洞大开。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亮点分析

亮点一:指数、贡献率携手初登场

指数与贡献率在资料分析众考点中可谓冷门中的冷门,但今年江苏试题中,指数与贡献率携手而来,初次登场就占据了整整一篇材料的篇幅,让不少考生晕头转向。虽然指数与贡献率作为考点非常陌生,但是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整篇材料难度其实并不大,只需要根据注释公式代入相关数据计算,题目就能迎刃而解。所以考生们千万不要被题目吓住,心平气和的应对陌生考点,区区指数和贡献率又怎能难倒我们?

题目:2019年我国网络经济指数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

A.68.6% B.72.6% C.75.2% D.80.5%

试题来源于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亮点二:十字交叉法依旧大热

利用十字交叉法,求解增长、比重、平均数等的混合问题,在江苏省考中一直备受青睐。而在今年江苏试题中可以使用十字交叉法快速解题的题目更是足有4道之多,应用环境也多种多样,利用十字交叉法求增长率范围或基期值差值,可以减小计算难度,大大提高我们的做题速度,所以熟练使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对于资料分析大有帮助。(其他省份可针对此类型的题目多多准备)

判断推理题型亮点解析

2021江苏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以下是本次行测考试判断推理题型的解析,供考生参考:

亮点一:图形推理空间折叠形式创新,展开图点相连首次亮相

今年江苏省考图形推理试题中,立体图形依然以六面体和四面体空间折叠为主,不同的是今年的考查形式比较新颖。往年考查的展开图均为面与面之间以线相连,今年考查的展开图出现了面与面之间只有点相连的情况,需要多一步转换为以线相接的步骤,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难度。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考生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掌握空间折叠题目的解题方法,解这类题目还是游刃有余的。

亮点二:题目选材体现“xxxx思想”,紧扣时代热点

今年江苏省考逻辑判断试题中,题目材料出现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勇向前。”,出自xxx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体现了xxxx思想,与大纲变化契合。定义判断中,考查定义出现了“共享用工”、“网络社交消费”、“凡尔赛文学”等时代热词,题目选材与时俱进,考生平日里要养成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

例: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勇向前。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人有精神则立,国有精神则强
B.一个民族如果精神上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没有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
C.一个民族若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勇向前,则精神上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D.一个民族如果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勇向前

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和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2、粮食安全:国家安全
A.传统文化:中国文化
B.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C.主流媒体:纸质媒体
D.地摊经济:马路经济

而在申论方面

一、紧跟国考趋势,主题一脉相承

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据考生回忆,2021年江苏省考三类试卷考察的相关题目所涉及的话题与2021年国考主题是一脉相承的。2021年国考(副省)申论第一题考察了“有形”与“无形”,让考生谈谈对“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这句话理解;2021年江苏省考C卷第二题考察对“有形的老杨会老会变,无形的老杨却因此扎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题型均为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目,涉及的话题也非常相似——乡村振兴。2021年国考(市地)考察的“社会治理”主题,在2021年江苏省考中均有所体现:A卷第二题要求对比分析一些地方在应对社会发展变化新情况时所采用的两种“绣花功夫”;B卷第三题要求评析交通违法执法方式从“累进式执法”到“现场直接执法”的变化,体现了交通执法的治理现代化。

二、坚持人民至上,青年大有可为

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做“人民至上”的践行者。2021年江苏省考三类试卷均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A类作文话题为“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意即少搞花架子,多做实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唯有实干为民,才能梦想成真;B类也是话题作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C类第四题要求为第一书记小吕在“助农富农网络行,生态水果出深山”直播中写一份直播代言稿,村干部化身“主播”,直播带货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广大青年考生在材料中感受精神的洗礼,心系民生冷暖,胸怀万家忧乐,投身伟大建设,奉献青春力量。

除此之外,还有这些亮点,具体在关注后私信“江苏”获取。

为什么今年统一卷子了,地狱难度的江苏分数线比许多省份还低?

江苏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江苏自己命题都是偏,怪,变态的题目,江苏的基础教育并不是很强,正常情况而已。

江苏省公务员省考容易吗?如何选岗位?

江苏公务员省考相对来说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难度不小。

一是因为竞争激烈,报考人数非常多。拿刚刚结束的2020年江苏省考来说,全省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考试录用7985名,最终报名人数为336419人,平均竞争比42:1,最高竞争比1615:1,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之所以江苏省考竞争如此激烈,主要原因在于江苏经济发达,公务员作为“铁饭碗”待遇相较于其他省份待遇不错,尤其是苏南地区,因此每年江苏公务员省考竞争都异常激烈。

二是因为江苏公务员省考试卷难度大。纵观江苏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江苏省考的行测题目的难度大,主要体现在题目量多,共有135道题,在紧张的两个时间内要想做完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题目数量多外,江苏省考行测中数量关系的题目也在近两年中增加至15道题,减少了言语理解的题量,这无疑又增加 了考试难度,因为数量关系题目难度高于其他题目。

综合报考人数和考试内容本身来说,江苏公务员省考难度还是不小的,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毕竟每年还是又很多人能够成功上岸。能够成功上岸除了自身实力之外,其实岗位选择也至关重要。

岗位选择其实要是又策略的,因为每年都有一些岗位无人报考而白白浪费。其实在选择岗位时,一方面要基于自身专业的考虑,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心仪岗位的招录人数和已报名人数,如果已报名人数非常多,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则也可以考虑其他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的岗位,提升上岸的机会。

另外,选岗位不用着急定下来,完全可以在报名截止时间的最后一天再报名。因为在最后一天基本上各个岗位报名人数基本上会定下来,此时选择岗位可以更高可能地了解岗位的竞争情况。

总之,公务员考试是运气和实力向结合的考试,除了自身实力之外,选择恰当的岗位真的可以事半功倍!!

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公务员考试有机会吗?如何准备?

俗话说:“行动永远大于想象的结果!”只要行动,一切皆有可能。

公务员考试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考固定的两科《行测》《申论》,在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内,想要考上公务员,需要付出十分的努力。并且在1个月内需要持续的输入考试知识。

首先要把1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提升阶段、巩固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因人而异,如果以前考过公务员,基础阶段可以缩短或者直接进入提升阶段。

在基础阶段,要明白都是考的什么体型、题量是多少,然后根据题型,分专项进行熟悉,掌握答题技巧。

在提升阶段,主要是进行刷题,把基础阶段掌握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运用到实战训练中去,提升自己的答题速度。

巩固阶段,进行整套题的训练,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考试,在模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期待你的关注,交流公考知识。

祝你成功。

江苏缘何如此发达?

江苏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势平坦,湖泊众多,素来就是“鱼米之乡”,文人会萃,经济繁荣。



自古以来,江苏就是富裕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直至现在一直都保持着发达地位,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江苏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尊师重教,崇尚文化,江苏是全国高等院校最多的省份,人口的整体素质较高,为江苏的发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苏人思想前卫,有智慧,聪明好学,思维活跃,海纳百川,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从不僵化,从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敢于挑战。

江苏人勤劳勇敢,敢想敢干,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企业模式,就是江苏人探索出来的,并且造就了13个地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经济的唯一省份。



江苏人从不满足,没有那种小富即安的思想,不断追求,不断向前发展,思想开明,永远在追求、探索的路上。

江苏重视文化教育,为江苏的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人才基础,江苏人的勤劳、实干创造了江苏经济的繁荣,江苏人的聪明让江苏经济长久不衰。



通过以上的分析,知道江苏缘何发达了吧?

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人用江苏卷来说事?

有人问这个问题可能是对前几年的高考形式不是很清楚,江苏卷是很难的,本人经历过,表示真的很懵逼啊,而且数学差,真的是看不懂,就连我身边的学霸都感到很无奈。到现在还有人提的原因可能是给他们留下的印象真的是太深刻了。

每当高考结束,都会有人反映数学试卷真的是太难了,还有的哭着出来的,说考的数学题平时完全没有接触过,不过也得感谢江苏数学卷,因为它的存在,其它省的卷子对于江苏考生来说真的是得心应手。

大家好不好奇出江苏数学卷的人是谁呢?葛军,1964年10月生,江苏人,他被大家称为数学帝,他有很传奇的历史,如神一般。突然觉得江苏人好厉害啊,哈哈哈哈。虽然如神,可是却苦了52万江苏考生啊,让所有的考生和家长所“痛恨”,他还放下狠话,告诉江苏考生,你们活不到2012年。

然而,现在的高考卷不是葛军出的了,他已经成为神话了,所以江苏考生可以不用怕了。

2022年江苏二建今天,开始报名!二建考试改革发生哪些变化?

江苏2022年二建考试有几个重要的变化点:


▌所有科目考试时间均缩短半小时。

▌由原来的2天考3门,改为1天考3门,按专业分两批次进行。

▌《管理》和《法规》将会有2套试卷。

▌自2022年起,江苏省二建考试合格标准为试卷总分的60%。

▌试卷全部采用”变换卷“和”卡卷合一“的结合方式。


江苏2022年二建考试时间节点:考试时间:6月11、12日。报名时间:3月1日9:00至10日16:00。缴费时间:3月2日至14日。准考证打印时间:6月1日至12日。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