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有什么特点?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适宜在哪里种植?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亩产多少公斤?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品种名称:中浙优8号
二、品种类型:杂交晚籼稻
三、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
四、审定编号:浙审稻2006002、赣引种2009009、湘引种(2008)18号、闽种引稻(2013)第002号
五、适宜种植区域:适于浙江、广西、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区种植。
六、品种来源:中浙A/T-8
七、亩产量:经2003年省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73.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0.9%,未达显著水平;2004年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18.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495.8公斤,比对照增产2.3%。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
八、品种特点:
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7.2天,比对照长5.2天。两年平均亩有效穗15.5万,成穗率57.0%,株高120.4厘米,穗长25.7厘米,每穗总粒数165.8粒,实粒数144.5粒,结实率87.2%,千粒重25.4克。
据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2004年抗性鉴定结果,叶瘟3.2级,穗瘟1.0级,穗瘟损失率0.5%;白叶枯病7.0级;褐稻虱9.0级。
据2003-2004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米质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56.6%,长宽比3.2,垩白粒率16.3%,垩白度3.6%,透明度1.5级,胶稠度69.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3%。。
九、种植要点:
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作一季稻栽培,一般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龄30-35天;亩栽2.0万穴,每穴1-2粒种子苗。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品种。200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浙审稻2004009),2006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桂认定2006024)和江西省认定(赣引稻2006008),2008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08026)和安徽省认定[皖农函(2008)521号,2011年通过贵州省审定(黔审稻2011005号),2012年通过福建省引种[闽种引稻(2012)第001号。
特征特性
生育期
中浙优1号在杭州作单季稻种植,5月25—30日播种,8月底前后抽穗;在温州6月15—20日播种,9月中下旬抽穗,l0月下旬成熟。浙江省区试2a平均生育期136.8d,比对照汕优63长5.5d。南方稻区中籼优质组区试平均生育期137.9d,比汕优63迟熟6.4d,是一个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单季稻种植的新组合。[1]
形态特征
中浙优1号株型挺拔,剑叶挺直,分蘖力强,穗型大,结实率高,转色好。株高115~120cm,主茎叶片数l7叶左右,剑叶长度37.4cm,剑叶角度10,有效穗225万~255万/hm2,成穗率70%左右,穗长25~28cm,每穗总粒180~300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7g。
丰产性和稳产性
2002-2003年,中浙优1号参加浙江省单季稻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8.03和7.31t/hm2,分别比汕优63增产10.7%(极显著)和1.9%(不显著);2003年参加浙江省单季稻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53tl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3%。200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优质A组区试,平均单产7.74t/hm2,比汕优63增产3.31%,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的比例占66.7%。2002年浙江省8812计划多点生产示范试验,遂昌县种子公司作单季稻示范0.166hm2,平均单产7.95t/hm2,比对照Ⅱ优46增产15.29%;江山市种子公司试验0.13hm2,平均单产7.53tlhm2,比汕优63增产5.3%。2003年,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三门县种子公司的“百亩示范方”进行验收,其中测产0.166hm2,平均产量9.43tlhm2;瑞安市汀田镇3.2hrn2示范方,验收其中0.12hm2,单产10.39t/hm2;临安市种子公司单季直播0.37hm2,实割产量8.79t/hm2,显示了该组合的高产和稳产性能。同年,在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的部分县市示范也都获得成功,在各地产生了较大的反响。[1]
产量表现
浙江省8812联品平均亩产499.9公斤,与对照汕优63产量持平。2002年参加浙江省单季稻区试,平均亩产535.2 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7 %,达极显著水平 ;浙江省多点示范点统计,一般平均亩产500~55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650公斤。[2]
2004年经浙江省科技厅验收,嵊州市最高亩产达818.8公斤,开化县最高亩产达815.9公斤。2004年至今,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高产示范方和高产攻关田,并通过各地科技部门和农业推广部门的验收,“中浙优1号”表现出产量高,熟相好等特点。
米质表现
经农业部稻米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整精米率66.7%,垩白率12 %,垩白度1.6%,透明度1级,直链淀粉13.9%,胶稠75mm,主要品质性状达优质米1~2级。稻米外观品质好,煮饭时清香四溢,适口性好,饭冷不回生。2001年浙江省籼型杂交稻食味品尝获总分第一,2002年浙江嵊州市组织食味品尝获总分第一。[2]
抗 病 性
2002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对穗瘟病的抗性平均3.3级(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平均4.8级(最高级8级)。两年多点试验均表现出明显的田间抗性。[2]
栽培技术
(1)适时播种、适龄移栽。单季种植浙北一般要求5/25前,浙中5/25~30,浙南6/15前播种。山区播种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相应提前。亩播种量 7.5~10公斤,秧龄控制在25天左右。
(2)合理密植、施肥。每亩插1.2~1.5万丛左右,密度9×5寸或8×6~5寸,最高苗控制在25~28万。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配合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以健根壮杆、青杆黄熟。[2]
(3)科学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以健根壮杆、青杆黄熟。
(4)防治病虫:注意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害的防治;对螟虫、卷叶虫和飞虱的防治要掌握时机,加大水量,提高防治效果。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首先,建筑八大员包括: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
其次,建筑八大员都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岗位,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各个岗位的协作和配合,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然而,不同岗位确实在工作要求、工资待遇、发展方向上有些区别。综合来看,以下几个岗位比较吃香。
1.施工员
施工员刚入行工资不高、劳动强度大,但发展前景可观。
通过考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证,后期有望出任项目经理,拿到一万起步的月薪。
想要晋升项目经理、包工头等,对于社交能力和个人吃苦能力要求比较高,比较适合男孩子。
2.标准员
主要承担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组织、监督、效果评价等工作
整体工作较轻松,有时间来发展个人副业或考证。
基本工资工资5000到8000左右,偶有额外收入。
3.材料员
材料员负责对项目的材料进场数量的验收,出场的数量、品种记录。日常和甲方打交道的机会多,因为涉及很多基础物质的选择和把控,整体油水较大。正常工资在5000~10000之间。
4.造价员
造价员的工作环境多在室内,没有风吹日晒之苦,比较适合女孩子,就是各项计算工作需要细致操作,有点费脑力。不过造价工作的薪资待遇还是比较好的。正常工资也在5000~10000之间。
最后,建筑八大员考试难度不大,证书含金量一般。想要在行业内长久或向上发展的工程人,要尽快规划考取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高含金量的执业资格证。
建筑八大员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八大员,其中包括:施工员(测量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预算员)、资料员。
(一)施工员
建筑施工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做好工程开工的准备工作,先初步审定图纸、制定现场施工方案,提出技术措施、施工技术管理,以及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控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施工员是一个特别辛苦的工作,风吹日晒,一般人真做不来。
(二)材料员
建筑材料员是主要是负责对项目材料进场数量的验收,出场的数量、品种记录,要对数量负责,对负责的项目所进场的各种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的收集,还有对材料的保管工作,并要对各分项工程剩余材料按规格、品种进行清点记录,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数字,以便做下一步材料计划,据说是个“肥差”。
(三)安全员
建筑安全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安全策划、检查、监督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并要熟悉生产环境和施工工艺,防火防盗防伤害防中毒等、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等,排查动态隐患,有义务提醒纠正一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和不安全动态。还要宣传安全知识,做好安全生产排查工作,一般从事建筑安全员工作人员,都要求细心,做事认真,要有“事无巨细”的态度。
(四)质量员
建筑质量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质量策划、过程控制、检查、监督、验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负责核查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资料,监督进场材料的抽样复验。遇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反应,要是因为个人不负责任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负主要责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筑质量员责任重大,因为它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标准员
建筑标准员是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组织、监督、效果评价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1、负责建设标准实施交底、跟踪、验证施工过程标准执行情况,纠正执行标准中的偏差,重大问题提交企业标准化委员会。
2、参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分析标准执行中的问题。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且完成。
(六)机械员
建筑机械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负责工地机械设备资产管理、机械设备使用与检修管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管理、成本统计及核算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包括机器使用后的及时检查、维修、清洁、保养、拆卸中零件的管理、交接验收、调运、保费等。使用机械后,还要负责落实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登记工作。每天都跟机械打交道,机械相当于亲人朋友。
(七)劳务员
建筑劳务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劳务管理计划、劳务人员资格审查与培训,劳动合同与工资管理、劳务纠纷处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劳务员就像是建筑八大员当中的“老师”,在建筑方面遇到什么事都得出面。
(八)资料员
建筑资料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移交等工作的专业人员。说劳务员像建筑八大员中的“老师”,那说起资料员更像是建筑八大员当中的后勤,看似不重要,实则离不开。
在建筑八大员中对于资料员和安全员的要求会低一些,所以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这两项专业是最容易考的。随着国家建设的不断强盛,建筑资料员和安全员社会需求量逐年提高,现在资料员和安全员已成为工程行业必不可少的专业人才。从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来看,资料员和安全员的市场需求量将是十分庞大的。
建筑资料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移交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专业知识、档案专业知识及操作计算机建筑应用软件的能力。建筑资料员需要具备如下技能:1、建筑图纸的识图能力。2、熟悉建筑施工流程,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施工流程要熟悉。3、手工整理资料的能力。4、熟悉资料整理归档规范。5、熟练掌握资料整理软件。6、熟练掌握隐蔽验收、分部验收、竣工验收的程序。7、熟悉资料整理的内容和流程。
建筑安全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安全策划、检查、监督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并要熟悉生产环境和施工工艺,防火防盗防伤害防中毒等、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等,排查动态隐患,有义务提醒纠正一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和不安全动态。还要宣传安全知识,做好安全生产排查工作。建筑安全员需要具备以下意识:1、加强安全教育和交底,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2、加大巡视检查力度,抓住重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3、公司及项目部(项目经理)的大力支持, 建立奖惩制度和细则。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浙江并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历史上出现的军事家并不多。整个古代,能拿出来说的,其实就是南北朝陈霸先、明初刘伯温和明中期王阳明。
到近代,浙江人靠着陈其美和蒋介石为代表的浙江帮走上历史舞台,但是他们在军事上的能力实在是差强人意。仔细看来,也是有一定出彩之处的,但距离天才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简单说几个浙江籍名将,大家来看看成色如何。
陈其美作为民国第一个沪军都督,按理说军事上应该有点能力。上海起义刚一爆发,陈其美就浪起来带着几十号人去江南制造局策反,结果直接被丢进监狱。幸好李燮和的军事行动很成功,上海光复,陈其美被人从监狱里捞出来。
陈其美使用阴谋诡计抢了湖南人李燮和的沪军都督位置,然后又派人去刺杀李燮和,李燮和没死,卫兵却死了,为了顾全大局,李燮和离开上海。可惜的是,李燮和后来居然成了筹安六君子之一,实在是晚节不保。
陈其美这个塑料军事家的背面,则是强大的黑帮背景和刺杀本领。陈其美作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实在是扛不起建军重担,最后还是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了。
蒋介石的军校生涯,貌似仅限于振武学堂,保定军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文凭是造假的。即使是作为预备军校的振武学堂,蒋介石在里面号称学的是炮兵,其实主要训练仅限于喂马。
也许是喂马喂得不错,蒋介石不管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物流工作做的特别好。德械师仅仅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就败光了,苏械军几乎无人知晓,到了豫湘桂大溃败,上百万大军一溃千里,丢下的粮草军备更是多的数不清。到了解放战争,一手为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装备了大炮、坦克、汽车,当然还有大量熟练的解放战士作为解放军的主要兵源。
白崇禧曾嘲笑蒋介石,说他顶多能当一个连排长。我觉得这话不公道,蒋介石应该可以当团长,因为连排长需要组织敢死队,不适合蒋。
每次军事会议,蒋介石做的最多的就是训斥手下各级将领,作战计划几乎全靠国防部制定,这使得国军将领们只能机械执行命令。即使是兵团司令和军长这个级别,蒋介石命令他往敌人包围圈去、往沼泽地去,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更无语的是,蒋介石的命令会直接下达到旅团级别,各级将领根本没有自主权,也就丧失了自主行动的权利和能力。
在军事指挥上深得蒋介石真谛的,应该是胡宗南。
胡宗南军事生涯的巅峰时刻,应该是豫西大捷之后。这场发生在河南陕县、灵宝的战役,旨在保护潼关和陕西关中,胡宗南及其部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胡宗南的势力走出潼关,得到了晋南晋东南和豫西等地,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北王,手下超过50万大军,成了北方第一军阀。
早在这时,我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就说“此人志大才疏,不值一提。”
的确如此,在西野和胡宗南部的对决中,宜川战役是个转折点。西野围攻宜川,胡宗南派刘勘带着两个整编师去支援,还规定必须走瓦子街的路。这些命令早就被西野侦查获得,刘勘知道瓦子街危险,但不敢不去,去了,结果被围困起来打死了。
胡宗南在宜川战役中的表现,和老蒋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几乎一模一样。这样的人带兵,除了能欺负老百姓,能干啥?
黄埔系三小派中,陈胡汤三人都是浙江人,还都是小个子。尤其是胡宗南和陈诚,个子尤其小。
陈诚在军事上,最擅长的就是拉帮结伙搞派系斗争,真的打仗,实在是不行。早在抗战前,陈诚就把十八军扩展到8个师,相当于后来一个集团军甚至战区。黄埔二期邱清泉所部被陈诚缴械吞并,黄埔三期王耀武提拔了李天霞巴结到顾祝同才免于被吞并。抗战后期,名将关麟征直接因为陈诚原因被解除兵权,再也无法带兵。
解放战争初期的整军会议,就是陈诚的首笔。通过整编,军改成了整编师,集团军改成了整编军,改来改去却不知道加强训练,战斗力不升反降。尤其是莱芜战役,陈诚作为南线总指挥给北线的王耀武和下命令,要求不许撤退,眼睁睁看着李仙洲集团5万多人三天被吃掉。如果没有陈诚的命令,以王耀武的机敏和警觉,华野绝对逮不到李仙洲。
从这个角度来看,陈诚不愧为“小委员长”,微操也是玩的666。
陈诚和胡宗南,一个是黄埔的小教官(最年轻教官,和一期学员年龄相仿甚至更小),一个是老学生(最老学员,几乎是唯一的90后)。同为黄埔系三骨干的汤恩伯,却没有响应的经历。
汤恩伯在抗战中的贡献,主要是1938年台儿庄大捷和1941年豫南会战。据说,豫南会战中汤恩伯带领31集团军与日军周旋,重创日军,被华北日军当做头号敌人。然而真实情况确是,不管是第五战区还是第31集团军,都没有与日军大规模交火,这只是一场武装大游行而已。
真正让汤恩伯名誉扫地的是担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主政河南期间,汤恩伯被称为“水旱汤蝗”四大灾害之一。1944年,30天时间汤恩伯就丢失了38座城池,中原局势彻底糜烂。自此,汤恩伯派系被肢解。
1947年,汤恩伯作为第一兵团司令,亲手把张灵甫送上了孟良崮。事后,汤恩伯跪在老蒋面前,被打的满脸是血。注意,只有心腹爱将才能被老蒋这样打,所有被打的人,不管犯多大错多大罪,都不会死,反而很快能官复原职。
渡江战役中,汤恩伯担任京沪警备司令,在南京和上海一败涂地,自此,汤恩伯失去军权,再也没有往日辉煌。
这就是浙江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五个名将,成色到底怎么样?请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