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的毕业生数量比较少,相比很多普通大学都要少很多。2017年毕业生只有3700多人,其中本科生不到2000人,硕士不到1700,博士不到200人。
毕业生有一半以上进入金融行业,其次是会计所,教育行业。金融行业里银行和证券是大头。
2017年最高的月入35000,最低的2000。本科毕业生平均7400多。
同期上海的平均工资是9365,也就是本科刚毕业是低于上海平均薪资的。
据统计:2017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大专高职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068元,本科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793元,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8001元。从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平均月薪的关系来看,毕业生的学历越高,其平均月薪也越高。
有此可以看到上财毕业生薪资还是远高于平均水平。
甚至在一些榜单中,上财的薪酬位居第二。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1、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张爱玲的小说,与丁玲、冰心等女性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更为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
张爱玲通过对一系列女性殊途同归的可悲命运的描写,既揭示了男权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及习俗对女性的摧残,更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精神世界,从女人原罪意识出发,对女性自身的人格弱点进行了思索与批判,开启女性批判立场。
2、严歌苓,1958年11月16日出生于上海,美籍华人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
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
3、张怡微
1987年生于上海。著有长篇小说《细民盛宴》、《你所不知道的夜晚》、《梦醒》。中短篇集:《樱桃青衣》、《哀眠》、《旧时迷宫》、《时光,请等一等》 、《青春禁忌游戏》、《试验》 、《因为梦见你离开》 。
以及散文集:《云物如故乡》、《都是遗风在醉人》、《怅然年华》、《我自己的陌生人》、随笔《情关西游》等。
4、胡蝶(1908-1989.4.23),原名胡瑞华,中国早期著名女演员,民国时期“电影皇后”,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鹤山。胡蝶是横跨中国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著名影星,早期与阮玲玉同为中国无声电影的代表性演员,1931年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后轰动全国,甚至吸引众多海外侨胞的目光。胡蝶一生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等多种角色,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温良敦厚、娇美风雅。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发起“电影皇后”评选活动,胡蝶以21334票的最高票数当选。胡蝶与阮玲玉虽同为红极一时的影星,也同样历经坎坷,遭遇恶毒谣言的攻击,但因性格不同而命运截然不同。晚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于温哥华,遗言留下一句“蝴蝶(胡蝶)要飞走了。”
5、徐来 (1909-1973.4.4),1909年出生在上海,原名小妹,又名“洁凤”,出身小康,但家道中落,一度潦倒,曾经去蛋厂做过女工。1927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专修学校,毕业后加入明月歌[1]舞团,并与黎锦晖结婚。徐来长得很标致,有“东方标准美人”的绰号。明星影片公司负责人之一周剑云看中了她,1933年聘请她加入“明星”。1933年,她主演了无声片《残春》,因此片一举成名。1933年,她主演了《泰山鸿毛》,1934年主演了由程步高导演的宣传抗日的影片《华山艳史》,同年还主演了《到西北去》、《路柳墙花》等片,这几部影片都很卖座。1935年,阮玲玉的自杀对徐来刺激很大,在主演了《船家女》后,便息影。此后,经杜月笙介绍,结识唐生明,与黎离婚。此后她与丈夫唐生明一直住在上海。1949年,徐来全家迁居香港,唐生明去长沙参加通电起义。1950年秋,他出任解放军第21兵团副司令员,参与指挥南下解放两广之战役。1956年,唐生明去北京任国务院参事,徐来也返回北京定居,她于1973年辞世,享年64岁。
6、阮玲玉(1910.4.26—1935.3.8),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著名影星,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由于父亲早逝,阮玲玉自孩童时期随母亲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供她上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处女作《挂名夫妻》担任主演,从此踏入影坛,代表作有《野草闲花》、《神女》、《新女性》等。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因不堪舆论诽谤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唁电不可胜数,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阮玲玉生前出演电影29部,但历经乱世战火,目前仅发现9部幸存。
7、陈燕燕(1916.1.12-1999.5.7) ,原名陈茜茜,原籍北京,1916年1月12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99年5月7日逝世。满族正黄旗贵族之后。幼年随父母迁居北平。曾就读于北平圣心女子学校。1930年出演处女作《自杀合同》,素有“南国乳燕;美丽的小鸟”之称。代表作有《南国之春》、《大路》、《家》、《不了情》等。1949年她移居香港,与王豪创办了海燕影片公司,继续从事表演事业。在香港、台湾两地拍片,多饰演中老年角色。1981年她赴台湾加入了中国电视公司,成为该公司基本演员。1988年在北京等地公映了台湾电视连续剧《昨夜星辰》,她在剧中饰演的一个慈母形象,受到大陆观众的好评。
8、王人美(1915年-1987年)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庶熙。原籍恻阳。1927年人上海美美女校就读。1931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当电影演员。1932年,王人美在孙瑜编导的电影《野玫瑰》中担任主角。在片中,王人美展现了独有的清新自然的表演风格。1932年该片公映后,王人美一举成名。1934年,在蔡楚生导演的电影《渔光曲》中,王人美出演“小猫”一角获得极大成功,奠定其在电影界的地位。1935年,王人美入电通影片公司。此后,她出演了《风云儿女》、《壮志凌云》等影片。后在上海昆仑影片公司主演电影《关不住的春光》。所主演的《渔光曲》于1935年在苏联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1950年从香港回上海,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两家春》、《青春之歌》等影片。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著有《我的成名与不幸》等。1980年,王人美中风,瘫痪在床。1986年12月,再次中风,成为植物人。1987年4月12日,王人美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9、袁美云(1917年—1999年),本名侯桂凤,童年学京剧,少小丧父。母亲将她过继给苏州人袁树德为养女,改名袁美云。1928年在上海新舞台登台演出。1932年入天一影片公司,在有声纪录片《游艺大会》中演出京剧片段,并主演故事片《小女伶》。1933年后在艺华影业公司主演《飞絮》、《中国海的怒潮》、《逃亡》、《凯歌》、《化身姑娘》等影片。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参加拍摄《燕迎春》、《何日君再来》等,并在《红楼梦》中反串贾宝玉。1946年赴香港,先后在大中华、永华等影片公司摄制的《欲望》、《国魂》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48年后因病息影。曾组织良友影业公司,协助丈夫王引独立制片。1986年回上海定居。1999年逝世。
10、叶秋心(1913—1984.02.07),湖北新洲人,1933年出演处女作《孽海鸳鸯》,素有“模范美人”之称。代表作有《青春之火》、《春宵曲》等。叶秋心于1932年离开武汉到上海,经影界前辈邵醉翁介绍,进 “天一影片公司” 正式从影,与著名影星胡蝶、马陋芬合演《孽海双鸳》,一炮打响。继之又与陈玉梅联袂,在《青春之火》一片中再创佳绩。后来,她又主演了《似水流年》和《春行曲》等影片。在《春宵曲》中她饰演一位舞女张珊珊,因演得惟妙惟肖,观之者众,使叶秋心声名大振。1934年,她因主演了《百花洲》而进人当年《良友》电影杂志评选的全国八大明星之列。当时,八大名星之一的徐来,被影界誉为“标准美人”,叶秋心的容貌胜过徐来,则被冠以“模范美人” 的称号。从此,声誉日隆。1935年,她离开“天一”,转入“明星”影片公司,与著名影星郑小秋合演了《吉他》一片,也非常成功,在汉口明星影院(现在武汉电影院)上影时,江城三镇,为之轰动。她在明星公司还主演过《桃李争艳》与《大家庭》等影片,均获好评。
11、黎明晖(1909-2003.12.09),中国早期影星。她的父亲是二十年代著名作曲家,明月歌舞团的主办人黎锦晖。她在上海长大,自幼能歌善舞,儿时曾主演过歌剧“葡萄仙子”和“可怜的秋香”,非常轰动。1925年,她由歌坛转入电影界,起初在神州影片公司的《不堪回首》中饰演一个配角,她扮演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也因此得到了“小妹妹”的雅号。接着她又在《花好月圆(1925)》中演一配角。1925年她进入“大中华”,拍摄了《战功》。同年“大中华”与“百合”两家影片公司合并成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黎明晖转入该公司,开始担任主角。1925年到1928年,她主演了《小厂主》、《透明的上海》、《可怜的秋香》、《美人计(上下)》、《意中人》、《柳暗花明(前后集)》等八九部影片。并于1927年在百代公司灌录了中国第一张流行歌曲唱片《毛毛雨》。1929年,她离开影坛,随明月歌舞团到南洋一带演出。1933年她返回影坛,加入天一影片公司,主演了《追求》,获得成功,她的表演清新,明快、朴实,很受观众喜爱。后来她转人“艺华”。1934年主演了史东山编剧的《女人(1934)》,1935年主演了阳翰笙编剧的《生之哀歌》,1936年她在“明星”与赵丹主演了欧阳予倩编的《清明时节》,她在片中饰演一名受封建势力压迫的弱女子春兰,她将人物演得生动感人,催人泪下。继《清明时节》后,她又拍摄了夏衍编剧的《压岁钱》。1937年,她与运动员陆钟恩结婚,婚后她在“艺华”拍了一部《凤求凰》,从此便息影,在上海创办托儿所。黎明晖退休后和儿子陆震东住在北京.,过着清贫的生活,2003年12月9日在上海一家养老院里去世。
12、韦宇,上海市模范集体、上海之巅观光服务组运营主管
13、“国之重器”背后的巾帼英雄,王晓芳,上海劳模、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大型铸锻件研究所所长助理
14、坚守高速站口10余载的大家长,李瑞,上海劳模、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申嘉湖高速朱枫收费站站长
15、用心保障用药安全的“劳模女儿”,毕琳丽,全国劳模、药华宇药业有限公司饮片质量员
16、“这份工作,让我去读懂生命的真谛”,杨慧峰,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金山区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长
如今社会把有前科的人员真是可以说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拉入了黑名单。这里尤其对那些有毒科的人员无论是贩毒还是吸毒,更加的歧视黑名单。这里所说的都是个人看法,但是遇到这些不公正的事情就想说几句。的确国家在所有媒体发出来的声音都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改过自新从新做人。好好改造,好好回报社会。这些话我想说基本上在报纸、电视、杂志上都可以看到听到。但是我们回到上面的话题,社会果真是这样对待有前科的人员吗?现在社会的工作岗位就是那些档案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人员包括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等等都很难找到合适的的工作。我没有说工作因为要是找工作包括扫地小时工那面向比较广大。但是对口适合自己的那就少之甚少了。所以又回到原点了,有前科的人员在社会上找工作而不是说找适合合适的工作,只是最低要求找工作,可以用自己双手努力找一份稳定、养家糊口的工作,但是都办不到。因为大多数有前科的人员文化程度不高,要是毒科的人员身体健康还不是很好。他们能做的工作也就无形中很少而且工资与待遇也就低了很多很多。但是这些有前科的人员也是非常的渴望,因为傻子都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五彩缤纷多么自由自在,而在铁窗的生活是多么的黑暗、而且最重要的是失去了自由。人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只能面对的就是高耸的四面墙和带电的铁丝网,我想应该是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生活。所以说有前科的人员当拥有自由,可以见到明媚的阳光,是多么渴望自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正常的生活啊!这个时候就是真的需要整个社会去接纳他们宽容理解他们,有的人说我们是好人没有前科都找不到工作,何况他们还是罪犯有前科的人员呢?这里就已经很明显的分出来三六九等。他们的确是犯罪过但是他们也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的可能回归社会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家人,总说理解万岁!理解万岁!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的去理解去包容。一个国家大家总是比喻成母亲,一个国家是千千万万个小家组成的,这些小家好比是母亲的孩子一般。孩子犯错了母亲大人会对他们讲道理会去惩罚他们。当孩子们知道错了,改正了错误我们伟大的母亲总是会亲昵的摸摸孩子的头去表扬孩子接纳孩子。所以说现在这些有前科的人员就是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做错了并且改正了错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社会就要张开怀抱去接纳他们。不要把他们距千里之外,逼他们从新走入犯罪的道路上。不要做形式主义口号的接纳,要给他们开绿灯叫他们看到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是多么的温暖,不要叫这些有过前科的人员感觉自己就是回归到社会上,也是人群中的另类多余的人员烫手的山芋。甚至于再次报复整个社会。以上都是个人看法,写的比较啰嗦大家不要在意,可以不认同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啦!
先不谈你工资多少,干这个活,就要背这口锅,你不背难道让老板背吗?
你第一次进工厂在品保部,知道品保部是干什么的吗?就是管质量和品质的,全称是品质保证部。这个工作不好干,干的好显示不了你的功劳;干的不好,可能问题都会推在你身上,因为任何产品质量问题都需要品保部担责任,这是需要你认清的事。
虽然研发部,生产部可能也有问题,但品保部脱不了干系,甚至有些行业的品质部负责人是终身责任制!后续出了问题,还会找你,尤其是涉及到工程质量问题,短期内看不见,一旦出问题可能就是大事故!
这句话受到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的深度认同!让我简单解释一下,管理得好的工厂,往往井井有条,很有秩序,一切按部就班,没有任何异常发生,无须轰轰烈烈搞运动,搞宣传。你能说这样的工厂管理的不好吗?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品质保证部的,理想的状态,就是没有任何质量事故发生。问题在于谁敢这样保证?虽然理论上要做好预防措施,做好体系上的规划,但是仍然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出现。这种不可控,重要的是表现在超出了你的认知范围,这是最可怕的,也就是你知道哪里出问题,这不是问题,你不知道哪里会出问题,这才是问题!尤其是建新厂,做新产品,没有前人和他人可借鉴的基础上管品质,是很危险的。
如果说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是一个公司的守门员,那么品保部就是合格产品的守门员,没有把关好产品品质,导致流入市场,那负面影响会很大,对品牌口碑的损害会很大。
所以,管品质的人,往往需要自身很严格,要严格自律,同时又很善于管理,敢于管理,原则性要强,不怕得罪人,否则就干不了这个事。
正因为工作的这个特点,那么就需要承担一定的压力,尤其是来自于其他部门和其他人员的压力。尤其出现品质问题的时候,可能其他部门和人员,会把皮球踢到你这里来!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慌,要把事情先弄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要有调查分析,最好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不要跟对方陷入口水战。
如果问题与你没有关系,你要据理力争,如果确实与你有一定的关系,那你就要主动承担责任,把自己该付的责任和角色承担起来,这叫做有担当。没有担当的人是不会赢得信赖的!
在哪里工作都会面临很多压力,甚至有许多工作上的相互抱怨,推诿,指责。你不要因为这个而有所退缩,应该迎难而上,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理,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可以求助于你的上级。
你觉得这样做妥不妥当呢??
喻派职言,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智联招聘HR公会、linkdin(领英)、《CHO首席人才官》(杂志书)、三茅人力资源网、第一资源等多家媒体专栏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众号转载,曾在传统报刊媒体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书。江苏近现代涌现出了众多女性名人,书写几位,共同欣赏。她们是:
——顾秀莲——
顾秀莲,1936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共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至十五届中央委员。
1956年加入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1982年至1989年,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
1989年至1998年,任化学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8年至2002年,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全国妇联主席。
——吳贻芳——
吳贻芳(1893—1985),江苏泰兴人。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中国第二位大学女校长,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校长。
1945年,出席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女神”奖。
1949年,以特邀身份参加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出席了开国大典。
建国后,历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副省长。1981年,以88岁高龄再度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
——苏灵扬——
苏灵扬(1914—1989),江苏常熟人,原名苏美玉。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
1932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教育系,加入了左联组织,后投奔延安,参加了革命活动,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扬妻子。
建国后,任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副局长,国家教育部巡视员。
——罗琼——
罗琼(1911—2006),江苏江阴人,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夫人。杰出的妇女社会活动家。
建国后,历任全国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第一书记。全国妇联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中共七大、八大和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