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太多的资金和人进入到教培行业,那么教培机构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非常的复杂,外人看到的补课班每周末上上课,想象中应该是平时没什么事做,这其实是错的,对于培训机构来讲,非行课日的工作更佳繁忙。
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最核心的几块内容。
教材
有能力就自己研发,没有研发能力但是有钱就外够教材,都没有就用市面上能买到的教材
教务
负责设班、数据分析等工作。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图文。
市场
主要负责意向资源和机会资源的获取工作。一般来说,各机构最愁的两个工作,一个是招聘一个就是市场。
客服
负责将市场部提供的资源进行转化。如果是班级项目,就是客服,如果是个性化项目,需要的就是咨询顾问。咨询顾问的能力比客服的能力要求高很多。
教学
也就是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除了教学以外,班级教师还需要负责续班。
助教
主要负责与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项目是助教,以协助教师为主。个性化项目是学管,个性化项目的续费工作主要由学管完成,教师负责协助,与班级项目完全不同。
人力工作
招聘:日常人员的招聘工作
培训:新人的培训工作
培养:在职员工的二次培训、潜力员工的发现、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绩效:各岗位的任务考核及绩效管理
其他:人员关系、工资发放等
其他三个这里不说了,各行业基本都差不多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下一篇:八大员 放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