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年,河南封丘一带的黄河工程工期紧张,必须加派人手紧急维修。修浚河道本来是一件正常工作,而且对老百姓和当地官绅都有好处,按理说不会有什么麻烦。
但是,当时雍正已经开始推行“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还让田文镜来河南强力推行,就麻烦了。地方的士族官绅一直都是地方事务的实际管理者,他们也习惯了不交税不服役,属于特权阶层——但是现在让他们出钱出力,谁会愿意?
所以,当封丘县令要求当地士绅也“每田百亩,出夫一名”干活的时候,这些人就不愿意了。实际上这个要求很难完成吗?当然不是,士绅们随便派个家丁或者雇个农民过去就行了,花不了几个钱。但是他们非常反感“一体当差”的政策,觉得自己的特权被剥夺了。
田文镜的手段凌厉,所以该抓的抓该打的打,把事情压了下来。不过,那些清流官员不愿意了,纷纷想办法弹劾田文镜,幸好雍正站在田文镜这边,强力打击闹事者。
田文镜敢这么整治乡绅,是因为雍正在背后的强力支持。而雍正推行这一政策,是因为国库里确实没钱了。康熙晚年的土地兼并已经相当严重,而豪强世族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还凭借特权身份不纳粮不服役——这意味着大量的钱都留在了士绅手中,雍正手头越来越紧。
再这么下去,不仅是钱的问题,地方势力过于强大,也会影响朝廷的控制力。所以,雍正打击地方士绅,不管多大的压力都要做下去。
田文镜的推行新政被士绅抵制,他们就不怕掉脑袋?怕,但是他们知道朝廷不会轻易动手,因为地方控制权在他们的手上。他们绝不会让老百姓感觉到新政带来的实惠,所以一定会动用手段,鼓动百姓抵制田文镜,抵制新政。
羊毛出在羊身上,田文镜的新政实施以后,当地士绅只要加重一些对雇农的剥削,自己就不会受一点损失了。你让我出钱,可以啊,我就给雇农加租,让他们替我出钱;你让我出工,可以啊,我就让手下的雇工去,他们敢不去吗?
所以,新政无疑是加重了基层百姓的负担,他们怎么能拍手称快?
这个“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新政,在当时是推广不了的,所以乾隆帝一上台,立刻就废止了。
豫菜,被称为中国八大菜系的“母菜”,起始于4000年前的夏朝。开国王启在今河南禹州摆下国宴,宴请四方诸侯,史称“钓台之亭”。商朝伊尹,提出了“五味调和”“以汤说美味”,此为豫菜最早的烹饪理论。
饮食文化,是政治经济文化、地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河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称为中原,是当时最适合农耕文明的腹地,所以豫菜也得以大范围的传播,称为中国菜系的“母菜”。
豫菜在唐、北宋达到了顶峰。北宋之后,中原彻底跟“政治经济中心”都城说再见,对豫菜的发展来说是釜底抽薪。南宋开始,豫菜开始日渐衰落,直到今日。
豫菜作为一种饮食文化,是需要人来继承延续的,是需要经济进行支撑的。但清朝解体,军阀混战,看抗日战争,在河南土地上反复摧毁,从根子上破坏了经济基础,没有了豫菜传承的人员基础。
周总理在筹备开国大典宴席时,经过各方研究亲自决定采用河南菜为国宴菜,河南师傅为主厨,说明在中国的菜系上,仍有一定的地位。
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全国各地依托各自的地理位置资源进行经济发展,发展速度有快有慢。而河南经过历时上的反复战争,资源极其匮乏,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豫菜没有经济基础为支撑,发展缓慢。
所以,当人们将目光集中到吃上时,有经济基础为支撑的“八大菜系”被说起讨论时,豫菜被挤出来了,没能上榜。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
(点个赞,顺便粉一下,私信给我,有小惊喜!)
根本就没有什么母菜这一说,这样说只会让全国人更反感,哪是不是还有爷爷菜,奶奶菜,爸爸菜?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上一篇:未来十年八大员哪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