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87年后进校的代课老师最惨,刚进校时84年以前为在编民办,中间又放宽到86年,大家都鼓足干劲好好干,等政策再放宽也就有转正的希望了。谁知道99年被一刀切辞退了。没有下放金更没有养老保险,身子也荒了。唉可悲啊。更气人的是后来又招了代课教师,最近人家都又签合同了,工资养老保险都有,真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辅警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事业编制的正式人员,比如山东等部分地区就有事业编的辅警,这类辅警比较少见,不过既然有编制,自然有相应的在编待遇包括津补贴;另一类就是非编辅警,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聘用或劳务派遣性质辅警,这是辅警的主体,全国绝大多数辅警都属于这一类,相对事业编制辅警,他们的工资待遇要低很多,各类补贴自然也少不少。
一、事业编制辅警可以享受的补贴
事业辅警的工资待遇统一按当地事业在编人员标准核发,由基础工资和津补贴组成。基础工资属于国标工资,全国基本上一样,津补贴根据地方财政情况核定,标准会有区别,但不外乎几种,比如岗位补贴、生活补贴、高温补贴、物业补贴等,有的地方还有地区性补贴,另外五险两金都会按标准扣缴。除此之外,事业辅警和正式民警一样都可以享受执勤加班补贴,这部分收入是其他事业编制人员没有的。事业辅警唯一的遗憾是不能享受警衔津贴,因此每月至少比正式民警少550元以上的净收入。
二、聘用制辅警可以享受的补贴
聘用制辅警由于没有编制,在工资待遇特别是津补贴这一块要吃亏很多。目前所知道全国聘用制或劳务派遣性质的辅警可以享受的补贴,不外乎三种:一是执勤加班补贴,这是非编警务人员可享受的补贴之一,不过相对正式民警和事业辅警要低出很多;二是专项补贴,比如高温补贴、取暖补贴,聘用制辅警也可以享受,同样和正式在编人员标准也有区别;三是职级补贴,部分地区实行了辅警职级晋升制度,达到一定辅警级别,可以享受相应的职级补贴,从几十元到百元不等,也算一种激励措施。除此之外,非编辅警几乎不可能再有其他补贴性收入。
由于不能享受在编人员的各种补贴性和奖励性福利,非编辅警的收入总体来说是比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基本上在2500-3000区间(含社保),东部地区相对较高,在4000-5000之间,看起来还不错,其实不到正式民警的一半。辅警同工不同酬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当然不是,补助具体分发到个人的时候,其实大部分医护人员都享受不到这个补助!
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定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补助;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补助。
但是每个医疗单位对于防疫相关人员的划分可能也有一定的差异,因为我们单位还没有具体的补助发放方案,在网上找到了其他医院的,供大家参考一下。
对于这个分配方案,有人觉得不合理,在网上吐槽,原话是:正挺无语的,更加无奈!已经有以前医院的同事提出疫情结束后辞职,不知道这个时候发这种文件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是要钱,我们就要个说法,到底这个补助怎么发?哪些人有哪些人没有?如果国家说我们没有我们不要一分钱。但现在的感觉是,做事的时候要我们做,补助我们不配拿一分,定点的二线后勤没有补助,非定点的更没有了,多少同事从过年开始二十四小时全天无休甚至带病上班的甚至家都没回过一天,发这样的文件干的是人事?医院果然还是好欺负是吗?反正胳膊拧不过大腿,反正我们人微言轻不配要个说法。呵呵。
我相信去支援疫区或是主动投身到防疫队伍中的时候,所有医务人员都不是冲着补助去的,毕竟命比钱重要。但是后来国家有这个补助政策,这是对所有防疫工作者的肯定和鼓励,希望所有补助能公开公平的发放到所有防疫人员手中,暖到每一个辛苦付出医务人员的心!
这种补贴各个地方的规定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发了,有的可能没发,其发放的标准也可能不太一样。
在我们这种地方,没有听说过发机关事业单位发住房补贴的,但听有些地方的人说,他们那里是发了住房补贴的。
至于物业补贴,听说我们这里的机关事业单位是发了的,一般的人员是160元一个月,处级的为200元一个月。标准不算太高,但一般的家庭缴纳一个月的物业管理费还是基本够了的。当然,住高档小区的,住房面积很大的,物业补贴还是不够的。比如说有的小区物业费是每平方2.68元,100平方就需缴纳268元,如果住140平方的房子就需物业费375元,即使两口子都是一般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人一个月的物业补贴总共就是320元,还是不太够缴物业费的。当然,那些所住小区物业费单价低,住房面积小的人,物业补贴可能就会有点节余。
据说,现在正在清理规范津贴补贴,这些补贴属不属于清理规范的范围,是不是还允许继续发放,还没有明确的结果。这一补贴,虽然不多,但也是能基本解决物业费的问题的,还是能解决一部分开支的。
有的人在担心,在规范之后,会不会取消物业补贴的发放。这种担心是不是多余的,那就要看清理规范后的有关规定了。不过,通过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统一规定一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津贴补贴标准有件好事,可以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得放心、用得放心,不用担心津贴补贴的发放符不符合规定了。也有利于外界更好地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树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廉洁形象。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