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八路军一共有几个师_八路军下辖3个主力师,哪个师出的开国将帅最多

内容导航:

  • 八路军哪个师最厉害,哪个师猛将最多
  • 八路军下辖哪三个师
  • 八路军有几个师,指挥官分别是谁
  • 八路军129师共出多少将帅
  • 一、八路军哪个师最厉害,哪个师猛将最多

    应当说是一一五师最厉害。由于作战需要,八路军一一五师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在五台山为中心晋东北,一部分在山东解放区,后来的晋察冀和山东解放区就是一一五师的势力发展的结果。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番号的时候,是有五个野战军,除了我们知道的东北、西北、华东、中原四大野战军之外,还有一个华北野战军,后来被分拆了。五个野战军,一一五师独有其二,能说其不强大吗?
    后来山东解放军有超过十万人进入东北,也就是说,林彪手下的东北野战军主力是由原一一五师组成的,它们投到林彪手下,只能算是归建了。当然了,后来的留在山东的华野中还有新四军的一部分。
    总之,一一五师是由当年红一方面军主力改编而成,它是红军的主力中的主力,它们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可能只有一方面军的一半距离),最终涌现出一大批将星,远超一二O和一二九师也是理所当然的。

    二、八路军下辖哪三个师

    129师共出了2位元帅,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295位少将等将军。元帅两人:徐向前、 刘伯承;大将三人: 王树声、肖劲光 、陈赓; 先后有近百位一二九师老首长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国共进行合作抗日。八路军由原来的陕北红军改编而来,八路军主要有三个主力师,129师就是其中之一。129师全师共计一万三千余人,129师在太行山区一代抗击日寇,立下赫赫战功。在八年全国抗日战争中,第一二九师共歼日伪军42万余人,自身发展到近30万人。

    129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确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充分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精华。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129师精神。

    三、八路军有几个师,指挥官分别是谁

    中国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主力师为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出共赴国难宣言,宣布:“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发,担任抗日前线职责”。八路军由原来的陕北红军改编而来,八路军主要有三个主力师,分别是115师、129师、120师。抗日战争他们都是打击敌人的中坚力量。

    抗战时期,115师师长和政治委员由林彪同志担任,率部到前线指挥战斗。平型关战役歼灭敌人精锐师团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各种枪1000余支、军马50余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取得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出击作战的首次大捷,同时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29师在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以及政委邓小平的带领下,在太行山区打击日寇。在太行山区与敌人进行斗争的时候,经常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巧妙的利用战术和地形与敌人斗争,成效颇丰,时常打的敌人摸不着头脑。他们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等战斗。

    120师在师长贺龙的带领下,前期打了不少战争,率师主力东渡黄河,取得了雁门伏击战等胜利。后期,贺龙的主要工作方向转到西北战场部队,并主持后方根据地的建设。后来的战争贺龙参加的很少,主要在后方为兄弟部队培养兵源,为在前线部队输送士兵。在大部队的后方默默做贡献。

    扩展资料: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

    四、八路军129师共出多少将帅

    出现将帅最多,级别最高的是115师,其次是129师,然后是120师。
    115师,林彪任师长,有后来的开国元帅3名。作为八路军三个师里番号最靠前,实力最雄厚的一个师,115师基本就是个“高配师”。师指机关,旅指,主官全部都是大将以上,副官全部为上将以上(除了牺牲和犯了错误的),团一级主官基本都是上将,营一级主管出现过开国上将。一个师涌现的将帅顶上另外两个师的总合。
    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在建国后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2位元帅、3位大将、18名上将、48名中将、295名少将,
    120师,贺龙任师长,建国后有开国元帅1人(贺龙本人),大将没有,师指机关和旅指基本都是上将,副师长肖克解放后领衔上将军衔(其他两个师的副长解放后均被授予元帅军衔),团级主官解放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仅2人,其余多为中将,甚至有少将(少将军衔在其他两个师多被授予营级主官)。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两点:一是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从一开始对三个师的定位就不同,115师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抗战时期的“中共第一师”。人员、装备、财力物力全部倾斜,师、旅一级主官均具备大兵团指挥作战的能力,中基层主官人员素质高、装备水平高,善打硬仗,功勋卓著,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八路军唯一具备正面攻坚能力的主力师,这种部队里多出一个高级将领也是应该的。二是因为战术造成高级军官阵亡率不同,120师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建根据地,发展敌后革命武装力量,其性质和新四军差不多,但身在华北晋察冀战区,是前线中的前线,因此承担的战斗任务却比新四军要重的多,这就造成120师师指机关和旅、团一级的军官牺牲了不少,也是造成建国后120师除了贺龙以外缺乏有分量的宿将的原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