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教育是对新职工和改变工种的职工,进行有关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入场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或岗位)教育。入厂教育,又称厂级教育。一般由厂里的安全技术部门负责,全面介绍有关安全与卫生的法律、法规以及厂里的安全卫生规章制度以及事故预防措施等。
车间教育,由车间领导负责介绍车间的生产特点,需注意的安全卫生问题以及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措施等。岗位教育,班组长负责介绍岗位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进行安全与卫生教育。
扩展资料:
教育的分类
1、正规教育
社会、群体或私人开设课程教育人们,通常是年轻人。正规教育比较系统完整。正规教育体系传授理想或有价值的知识,但有时会出现滥用情况。
2、成人教育
终身教育或成人教育在许多国家已经非常普及。“教育”还被看作儿童的事,成人教育经常branded as“成人学习”或“终身学习”。
3、开放教育
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取消和突破对学习者的限制和障碍,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以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扩展资料:
教育目的不同于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规格。教育目的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是某一层次、类别教育或某一专业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的制订不应违背教育目的,但又不等于教育目的。
同时,教育目的也影响、制约着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总之,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总与分的关系,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