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获得的消息来看,只是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停止五大员证的发放,没说要取消五大员的。
因为她们没及时完成养老金认证。
现在已经进入到八月份,有些退休人员被暂停养老金发放,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也是思之想之首先发现的一个问题,并专门写了文章。这是因为部分地区从八月份开始,将对没有完成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退休人员,暂停发放养老金待遇。
什么地区呢?河北廊坊在七月份就发布了公开的通知,对于没有完成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八月份开始停止发放待遇。
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是12个月进行一次,也就是一年进行一次。如果退休人员没有在当地规定的截止期之内完成认证的话,过了截止日期养老金就会面临收不到的情况。
为什么呢?为什么要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呢?为什么通不过就要停发养老金呢?
主要是来自于现实中的深刻的教训。如果不进行认证,就没法验证退休人员是否还活着,很多人在退休人员须知之后还在冒领他的养老金,退休人员去世之后养老金就要停发,但是如果被冒领的话,这就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损失。所以每年都要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确保退休人员还活着,确保领取养老金的是退休人员本人,而不是被其他人冒领,这样一来就能够维护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的安全。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们自己所在地区没有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呀。其实不是没有,而是当地可能推行了大数据的后台的无感认证,退休人员自己感觉不到而已。
所以认证养老金非常重要,而且现在认证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也更加方便了。尤其是国家在提高无感认证的范围和比例,另外,通过视频刷脸认证也是十分便捷的,下载当地推出的认证app,在家简单操作几步就可以。
当然养老金被停发也会有其他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违法犯罪被判刑了,去做劳牢养老金在坐牢期间,也就是服刑期间是暂停发放的。还有如果被宣告失踪,期间也是会暂停发放养老金。
还有一种情况,退休人员如果没有激活社保卡的金融功能,就会导致社保卡收不到养老金。这时就要及时去银行激活社保卡的金融功能了。
了解不知道的社保知识,欢迎关注思之想之。
我的粗浅理解:停发与取消是不一样的,我生活在贫困农村,在村里办理过贫困建档立卡和低保户的填表建档事宜,类似情况也遇到过,我认为所谓停发是在情况不确定,手续不齐全在办理履行途中所重要步骤;而取消是根据上级政府制订的低保标准,经村民经济组织成员认定确定其不符合低保户条件,不能享受低保户待遇可用取消。
高薪养廉听说过没有?
如果取消绩效奖金,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提高工资。
公务员系统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支柱,其薪酬待遇不可能太低,只有保障公务员待遇,才能更好的保障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才能更好的让整个公务员系统自觉地支持反腐倡廉。
今年本地公务员年终绩效奖有很大概率不发,大院里的同事碰面聊起过年的事,一个个无不唉声叹气,感叹过年难。
以往这时候,财政部门早已发文要求各单位核定人员信息,着手发放年终绩效奖励。奖励分两块,一块按照单位评价等次及标准结算前一年的年终绩效奖励,扣除原来预发的部分,剩余部分一次性全部补发完毕,以科级为例,大概可以拿到1万左右;另一块是预发绩效,也就是预发上一年度的绩效奖励。由于各单位上一年度的年终绩效考核等次没有出来,不能确定准确的发放数额,财政部门因此采取预发的方式先行发放部分绩效奖励,金额大概占全部绩效奖励的30%左右,算下来预发的绩效也可以拿到1万出头。两笔钱加起来,每人在春节前都能拿到20000+。用这笔钱置办年货、给压岁钱、顺带着吃喝玩乐一番,过个年基本上所剩无几,可以说将将合适。
然而今年,这笔钱极有可能落不了袋。一方面与去年七八月全国公务员津补贴集中清理整顿有关,本省省会城市因为绩效奖励相对较高已明确降绩效,省内其他城市虽然没有动作,但如何发放、发多少一直无法统一,由此导致绩效奖励发放难产,不仅2021年的绩效悬而未决,连2020年的绩效奖励都无法完成结算。另一方面主要与地方财政有关。本地属于旅游城市,受疫情影响财税减收入不敷出,去年堪称近十年来最难的一年,财政部门当前的目标是保工资,绩效奖励能不提就不提,至今没有明确说法,让大院的人望眼欲穿。现在离过年还有十来天时间,本周如果还收不到财政下发的文件,今年的年终绩效奖励大概率是黄了。
拿不到这笔钱,影响可以想见。老同志尚好,多数没了房贷、车贷压力,手有余粮心里不慌。年轻人就惨了,绝大多数为了应付各种支出几乎都是月光族,原本指望着年终这点钱填点坑,把年过了,现在突然说不发了,不夸张地说,很多年轻人还了房贷车贷各种贷,吃饭都是问题。这不,单位有不少年轻人已经计划倒腾信用卡过年了。
手里没钱,回家也是问题。一些外地的年轻人以往已早早计划回家过年,今年大家大眼瞪小眼,不知道如何是好。好在,现在疫情防控趋紧,各地都要求就地过年,尤其提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带头示范,不然连找个不回家过年的理由都没有……
表述是有问题的,是“2022年春节,部分退休人员每月发放节日补助1200元。”部分退休人员指的是杭州市的企业退休人员。
按照杭州市的历史政策规定,每年中秋、端午、春节,杭州市的退休老人会发放过节费800元、800元和1200元。
除了杭州以外,像上海市8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会发放750元的一次性节日补助,80岁以下的退休老人会发放650元的一次性节日补助。
宁波市发放的一次性节日补助是企业退休人员20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如果是缴费过的400元,没有缴费过的是200元。
实际上全国各地的补贴补助类待遇都是当地的老历史政策形成的,毕竟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支出都是以地级行政区域为统筹单位的,所以各个地方的老政策也不少。这也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存在的暂时不能统一的问题。
各个地方的补贴补助还会有这些,比如说青岛市的退休老人可能会有开放城市补贴35元、水价补贴2元、物价补贴10元、电费补贴10元、房屋补贴2元,这些补贴并不是人人都有的,一般只有较早参加工作的职工才会有。而且开放城市补贴还是要看区域的,非城区一般没有。
类似的补贴,济宁市也有城市补贴30元,南京市是开放城市补贴30元。
除此以外,山东省的退休职工每年还有1700元的冬季取暖补贴。
冬季取暖补贴很多北方省份都是有的,不过由于各个地方的历史政策不同,确实补贴标准也不一样,像河南省只有480元按月发放。河北省是1240元、1400元和1560元。山西省是3360元,陕西省是2360元,宁夏自治区是4394元,青海省3900元。
不过相应的冬季补贴,实际上原先都是由国有企业发放给退休职工的,东北、北京很多地方并没有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因此也确实出现了一些灵活就业参保人员没有相应补贴待遇的情况。黑龙江地区还有每月45元的防寒津贴补贴。
除此以外,深圳市还有调节金、地方补助、过渡性补助、归侨补助等等,另外,其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也跟其他很多地方不一样。
总体来说,有的老人有1200元的过节费,而有的老人没有,这还是由于各个地方养老保险政策不一样导致的,相信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推进,有关待遇会统一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本人在民政部门工作,我来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虽然国家允许村委会(社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民政部门设立敬老院,或许在经过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因自身财政状况比较好,给予了大力支持,建设的敬老院相对多一些,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配备的比较足一些,日常经费保障上充足一些,敬老院的总体情况会好一些。但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公办敬老院数量少,规模小,容量十分有限。这种状况决定了:公办敬老院一般只允许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又完全没有近亲属给予日常照料、护理的特困人员进院养老,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低保户家庭的残疾人,当然肯定不在允许进敬老院养老的范围之内。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应该强调的是:一旦特困人员入驻公办敬老院养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中的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一律不再发给特困人员本人,而是拨付到敬老院统一安排使用,最多每月每人发几十元零花钱而己。
概括而言,入驻公办敬老院,是特困人员可以享受的专属待遇,低保户不能享受这项待遇,也没有这种资格。原因很简单:没有那么多的敬老院,也没有那么多的床位,让低保户中的残疾人也去敬老院养老。同时,低保户家庭的残疾人,还有其他家人可以对其进行赡养、抚养、扶养,完全没人照料的残疾人肯定是特困人员,而不是低保户。起码本人所在地方,没有稳定的政府财政拨款,没有民政部门按期拨付敬老院运转经费,公办敬老院立即全部立即关门。
既然残疾人低保户一般去不了敬老院养老,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基本上就不存在。但确实也有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当地村委会、乡镇政府范围内,有比较好的集体经济收入,自行举办敬老院,只收本地区范围内的人入驻养老。2、经济条件好的地区通过民政之外的途径,直接支持敬老院建设和运营。3、成功企业家或爱心团体通过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支持敬老院的运营,有些直接资助入驻人员。在这些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残疾人低保户到敬老院养老,费用由以上三种渠道解决,民政部门正常发放的低保金和残疾补贴继续发放的极为特殊的情况。
除此之外的低保户中的残疾人,去不了敬老院。即便进去了,低保金和残疾补贴也会停止发放给个人,而由敬老院统一安排使用。毕竟,正常发放的这两项资金标准并不高,一般也不足以维持入驻养老人员的实际需要。
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有的人以为国家的钱无尽无休,免费吃住,由他人专门照料、护理,还希望低保金和残疾补贴一分不少地发给个人。这种心理,极为可怕。
重要消息,紧急通知:2021年准备领退休金的朋友,千万注意以下三件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为什么有些人每月上涨养老金达到500元?而我自己只有几十元,为什么还有一部分人将暂停发放养老金?这些都是退休朋友最大的疑问,所以今年养老金日期有所改动,如果七月份开始发放养老金,我们得注意哪些事项呢?
2021年一月份,人社部和财政部就对今年的养老金有所具体的调整,总体幅度为4.5%。
今年养老金的上涨已经连续17年上涨,但是很多人都明显感觉到每年上涨的金额越来越少,而有些人上涨的金额越来越多。
影响就是:养老金越少的朋友上涨的金额越少,养老金越多的朋友,上涨的金额也就越多。
很多人都反映今年养老金发放的日期改了,七月份开始发放上涨的养老金,那么得注意些什么呢?
其实并不是全部的地方发放养老金的时间改成七月份,这只是部分地区改成七月份,毕竟养老金的政策,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标准。
养老金的上涨金额是根据综合性来决定的,比如缴费年限挂钩,而工龄不在计算范围内,养老金水平,基数,比例,还有你们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很多退休老年朋友都不知道自己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有时候感觉非常的迷茫。
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其实有两种分别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
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用你个人账户总储蓄额来处理,你退休年龄的总计发月数。
⑴、50周岁退休的,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95。
⑵、55周岁退休的,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70。
⑶、60周岁退休的,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
基础养老金计算方式就是:根据你所在省份上年度在岗职工每月的平均工资和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1%来决定的。
弄清这些计算方式,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情况来做一个养老金的计算,如果不会让家里的孩子帮忙计算一下,看看有没有出错误。
购买职工社保包括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
最重要的就是养老保险跟医疗保险。
而在今年的5月1日医疗政策又发生了三大变动。
而这三大变动能够影响这些缴纳职工社保医保的返钱情况。
考虑到很多年轻人医保卡里面的钱用不完,而老年人医保卡里面的钱不够用,所以在5月1日起,医保个人账户里面的余额还要划走2%,存入社会统筹基金账户。
这就意味着我们可分的钱变少了。
因为养老金补发完毕后,医保补贴也随后会增加到我们的医保卡里,而医保返钱是根据:缴费基数反还、养老金为基数返还、社会平均工资基数返还。
所以大家也要注意养老金补发完后医保返还钱的情况。
今年养老金补发完后,也是根据三结合来调整,其中的倾斜调整就是那些高龄人员补贴的福利。
每个地方对高龄人员的补贴标准,年龄都有不同的规定。
像河南省是满65岁就可以享受高龄补贴,而山东省是满70岁才可以享受高龄补贴。
如果是今年才刚刚过满65周岁或者是满70周岁,那么就不可以享受高龄补贴的政策,只能等下一年。
原因:在去年12月31日,也就是高龄退休人员倾斜调整的截止时间,所以今年刚满高龄的退休人员是不能够享受倾斜调整,只能等下一年。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一定要注意这个事项,有人说为什么我在河南省今年满65周岁?高龄退休人员怎么没有我的份呢?这就是其中的原因,只能等下一年。
所以并不是今年养老金发放的时间改了,这只是部分地区在七月份发放养老金,向其他地区,早已经将养老金发放完毕,所以这个改时间不能作为统一的标准来看,只是部分地区而已。
很多人在养老金发放完毕之后去领养老金,却被告知无法领取,也就是说暂停发放了养老金。
原因就是: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去当地的社保中心或者是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养老金认证。
因为很多人都冒充家里过世的老人来领取养老金,这样一来导致国家养老基金亏损严重,所以为了维持良好的养老金秩序才行了,这样的政策。
所以各位退休朋友,如果你们当地有这样的政策,尽快去认证,以免到时候造成不必要麻烦。
而且认证方式非常简单,只需带着身份证,社保卡去当地的街道服务中心,或者是社区以及社保中心办理认证。
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可以让家里子女登上社保中心网址,然后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以网上方式认证也可以。
养老金的政策可以说是非常公平公正,只要你按照标准交,那么就算七月份发放养老金,也不用担心他会少你的养老金,一切都是按照政策来,如果你符合政策标准,那么该有你的还是有你的,如果不符合,那就没你的。
有的人说为什么别人每月能上涨500元,而我自己只有几十元呢?
原因很简单,你看看你自己的缴费标准,跟别人的缴费标准一样吗?自己的缴费年限跟别人一样长吗?
别人每年缴个几万元社保,而你自己只缴个2000元社保,那么退休以后,养老的金的待遇肯定有区别。
现在的养老金都是发放到我们的社保卡里,还有个最主要的注意事项,就是我们的社保卡,一定要去激活开通你们的金融功能。
如果没有开通金融功能,那么你们的社保卡只能用于医疗结算,买药看病,等这样的医疗方面。
而养老金都会打到你们社保卡里面的一个银行账户中,如果不开通金融功能,绑定该银行的账户,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养老金无法领取。
所有养老金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
开通激活的方式很简单,要么到当地的行政大厅,社保中心以及该社保卡合作的银行办理激活认证就可以了。
(感谢各位朋友观看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