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87年后进校的代课老师最惨,刚进校时84年以前为在编民办,中间又放宽到86年,大家都鼓足干劲好好干,等政策再放宽也就有转正的希望了。谁知道99年被一刀切辞退了。没有下放金更没有养老保险,身子也荒了。唉可悲啊。更气人的是后来又招了代课教师,最近人家都又签合同了,工资养老保险都有,真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谢谢邀请!
建筑行业工种繁多,其中较为关键的技术岗位有八大员,分别是:施工员、造价员、材料员、测量员、质检员、监理员、安全员、资料员。
关于八大员的职业发展,工资待遇一直以来争议都很大,虽然职业不分贵贱,但是有的岗位确实比较吃香,而有的岗位比较辛苦。施工员施工员主要负责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组织策划、施工技术与管理、以及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控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1、施工员毋庸置疑是八大员中最苦、最累的,而且起薪相当寒酸,大概是500--2000元左右;虽然苦了点,但是发展前景倒是最好的,可以做建造师,项目经理。一般干上四五年的施工员,待遇就会好一些,大概会有4000--8000元;施工员最理想的是做到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工资浮动比较大,看项目类型大小,少则1--2万,多则4--8万不等。
2、造价员如果你喜欢计算,喜欢待在办公室工作,造价员是首选。工作环境好,不需要到现场值班,另外,可以自己接造价项目做,属于适合长期从事的建筑职业。造价员物质价值较高,高薪或油水都有机会。甲方跟施工方的造价员相对会好些,如果是咨询公司或工作室的造价员,相对苦一些。造价员工资不太好说,单单工资的话,有了3年以上经验,平均工资是5000--10000左右。
3、材料员材料员主要是对进场材料的验收,包括对材料的保管以及制作相应的材料计划;工作比较轻松。总体上来看,材料员职位的发展前景还是可以的,在施工单位中,材料占有量是70%甚至更多,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管理,也可以说材料的重要性可以决定一个施工单位的盈亏。施工方的材料员油水机会很多,只要跟供应商打好关系,基本上月入过万不是问题。测量员很多测量员都需要顶着炎炎烈日跋山涉水,也有在路边的,看环境如何,一年到头晒得黢黑,工资比施工员还差些,一般只有6000左右。
4、测量员又苦又累,收入又低,前景又不好,玉扳手小编觉得测量员是最苦逼的职业。质检员质检员需要学习的东西不太多,但可以学习到为人处世,怎样把忽悠进行到底,这些比较虚的东西,如果是质监站的话可以有其他额外收入!油水很高哈,不要还是要适度,建筑水深!3年经验以上质检员平均工资是4000--8000左右。
5、监理员监理员最轻松,清闲时间很多,但经常讨气受,被骂得很惨,工资也不高,差不多就是4000-6000。
6、安全员在工地上,安全员的责任是最大,工作非常不好做,虽然说工作相对于施工员要轻松些,但是一旦发生事故,安全员要负很大的责任,发展前景不太好。工资大概是6000-10000左右。
7、资料员资料员也是一个苦差事,工地上全部资料往往是一大堆,一个上亿工程的项目,准备的资料可以打坏一部打印机的墨盒,你就知道有多繁琐了;这个岗位比较适合细心的女孩子做;主要是对施工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移交;报建、审批等资料的准备。比较优秀的资料员,工资能达到1万以上。总体来说,现在八大员的工资水平都有所提高,而且只要对本工作负责都很辛苦,有的是体力上的辛苦,比如施工员、测量员等,有的是脑力上的辛苦,比如造价员、资料员等,还有的是心理上的压力大,比如安全员、质检员等。
但是建筑八大员是需要考证的,推荐在微信和公众号或者小程序下搜索“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下免费模拟练习。该平台还可以在平台上模拟考试,考前成绩测评,上面有高低压电工,八大元特种作业等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的考试题学习,这样考试通过率就非常高。
觉得对您有帮助,请赞一下并关注支持一下!
人口普查工作很快就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了!
从春末夏初开始接受了村里的普查工作任务。首先就是在全村大街小巷转悠个够,然后伏案开始绘制普查区图,在详细绘制出街道,房屋平面图,标注上姓名,大致家庭人口,空户的,全户外出的全部进行醒目标注。
普查摸底培训学习,听着听着有时候听得迷瞪,已进村入户接触实际的也不是那么麻烦,理论与实践就是这么怪!
户信息,人信息在一个个门槛那里得到落实。正式普查就开始玩手机,这个时候玩手机玩的心烦意乱!没办法,每个人,每户的信息都要在我们的指尖上流淌进大数据库,眼花缭乱,废寝忘食,这时才真正体味到成语的内涵。
短表,长表上报,比对复查又有多少个夜以继日?
看着自己管辖的普查小区的普查任务,一天天变少,变小,那心才稍微放松一下。问自己工作的值不值?绝对值!为国家是我们的职责。
问待遇吗,领导很重视很关心,记得那是正式普查的前夜,因为数据出现问题,我们村的普查员全部集中到街道去核查,我们每个人一台电脑逐户逐人对照,我们忙得忘了吃饭,可是领导没有忘记,让人给送来热乎乎的烧饼,香喷喷的牛肉!草草填饱肚子干到午夜终于完成任务。
人口普查对普查员有补助,这是领导在开始时就承诺的,国家有专业经费拨付,至于多与少只是地区差和人员差别,比如说每人补助1000元,在发达地区可能认为少了,在农村边远山区也许认为差不多,1000元顶一亩地的玉米收入了!
我认为活干好了,对得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实事求是,问心无愧了,其他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说了算的,该转身了该干啥干啥!是你的不用求,不是你的求也白搭!
从2月初,本地市直机关每天都要求派驻干部到社区卡点值守,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宣传防控、消毒及排查等工作。全体机关干部从领导到基层员工,全部要求轮岗,每天派出三到四人早上7点按时到岗,到晚上10点结束,全程15个小时蹲点社区,风雨无阻。工作不算特累,非常熬人,顶了将近两个月,所有人都疲了。好在,疫情好转,上个星期通知正式撤岗,总算松了口气。
撤岗后,大家的第一反应是高兴,几乎没人想过发补助的事情,因为心里都明白现在是什么情况,能撤下来休息就算不错了。发补助?想多了。
第一,受疫情影响,当前各地的财政情况都不理想,几乎有出无进,重心是保工资、保运转,已经拿不出多余的资金用于发补助。考虑到疫情的恢复期,未来地方财政还将经历较长的阵痛期,对于财力本身较薄弱的地区而言,下一步能保工资就算不错了,发补助条件不允许,也不现实。
第二,中央一再强调,要向基层一线防疫人员特别是医护人员倾斜政策,给予一定的工作补助。也就是说,补助可以发,但基本上以一线医务人员为主,加上村社区部分一线工作人员,其他人员特别是机关干部实际上不在补助之列,想领补贴纯粹是妄想。
第三,碰到任何突发事件或大的公共危机,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一般是义务多余权利,奉献大于回报,这是党政机关历来的工作原则,也是对党员干部政治觉悟的要求。讲党性,提钱就俗了。再说了,那么多人都在一线付出了,牺牲了,不见得谁主动提补助的事情,作为机关干部,更不好意思提了。尽管,公务员法有规定,机关干部加班可以补休,不能补休的情况允许发放补助。可实际上政策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特别对于党员干部而言。
总的来说,对于补助不要抱太高期望,有则受之,没有也无所谓,当为国家做贡献了。这次疫情已经用无数生命告诉我们:活着,比什么都好。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