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八大员和省厅有什么区别_省厅八大员证

调研员和巡视员究竟有什么区别?

调研员与巡视员区别可大了,调研员是指县处级干部,巡视员是指厅局(司)级干部,两者待遇差别肯定大。县处级调研员共分为四个级别:即四级调研员(俗称小副处)、三级调研员(俗称大副处)、二级调研员(俗称小正处)、一级调研员(俗称大正处)。巡视员分为两个级别:二级巡视员(副厅)、一级巡视员(正厅)。

通常情况下,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以及各地市部门正职为一级调研员,只有个别地方县委书记才高配为二级巡视员(副厅),县级与地市级部门副职为三级或四级调研员,个别资历老的为二级调研员。各地方党政及省级部门正职领导为一级巡视员(正厅),副职领导为二级巡视员(副厅)。

五大员、八大员、九大员都是哪些?岗位有什么区别吗?

一、所谓“五大员”“八大员”“9大员”,其实都是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时期的建筑施工岗位细分设置的统称。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其主要岗位具体设置如下:

1、五大员:预算员,质检员,材料员,施工员,安全员。

2、八大员: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

3、九大员主要包括: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标准员、劳务员、机械员。

二、其岗位区别,其实在五大员、八大员和九大员的证书种类和人员职责中,可以看出三者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别。只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员配置的增加,让九大员逐渐取代了五大员和八大员成为企业人员配置的主流。同时,从五大员到八大员,再到九大员,也代表着我国建筑技术发展和人员职责的细化,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一般情况下质量员、安全员可以互兼,称为质安员;造价员、资料员可以互兼,称为内业员;安全员应上岗证和安全考核C证双证齐全,才可备案;造价员(已改二级造价师)应通过国家级考试,获得相应资格后才可担任,与造价从业人员(预算员)的区别是持证。

2017年国内开始对施工员、质量员分专业和统一发证,也就是此阶段有省内证和全国证说法。其中施工员、质量员分土建、装饰装修、安装和市政专业,其报考有相应专业要求;安全员考核办法参考安全工程师分专业进行。合上分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统称十六大员。

一级巡视员相当于什么职务?有何待遇?

一级巡视员不是职务,是公务员的最高职级,相当于正厅级职务。若只是单纯的一级巡视员,只享受正厅级职务的工资待遇,不享受正厅级职务的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若由副厅级实职兼任的一级巡视员,除享受正厅级职务的工资待遇外,还享受副厅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

一、什么是一级巡视员,对应什么职务?

新的公务员规定,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分为二级科员、一级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一级主任科员、四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一级调研员,二级巡视员、一级巡视员等12个职级。 新公务员法实行之前,二级巡视员对应的称呼为副巡视员,一级巡视员对应的称呼为巡视员。

其中四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对应实职为副科级,二级主任科员、一级主任科员对应正科级,四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对应副处级,二级调研员、一级调研员对应正处级,二级巡视员对应副厅级,一级巡视员对应正厅级。

二、一级巡视员属于省管干部吗?

一级巡视员,原则上由副厅级实职干部晋升,或者资深二级巡视员晋升,或者由副厅级实职兼任(比如副厅长兼一级巡视员)。其晋升考察、组织研究、民主考评、任职公示都是由组织部组织,所以一般认为,一级巡视员属于省管干部。因为,一级巡视员大多由副厅级实职干部晋升或者副厅实职兼任,而副厅级实职属于省管干部,所以一级巡视员也默认为省管干部,不改变干部管理权限。

三、一级巡视员存在于哪些机关?

根据新的公务员法和职级并行政策,一级巡视员,一般存在于地级市、省直机关、部委机关,县区和乡镇没有一级巡视员。

①地级市。大多由副厅级实职兼任,或者由副厅级晋升,比如副市长兼一级巡视员,单纯的一级巡视员也是由副厅级实职晋升,等等。

②省直机关。大多由副厅级实职兼任,或者由副厅长晋升,比如副厅长兼一级巡视员,,单纯的一级巡视员也是由副厅级实职晋升,等等。

③部委机关。大多由副司长兼任,或者由副司长晋升,比如副司长兼一级巡视员,单纯的一级巡视员也是由副司长晋升,等等

四、一级巡视员享受哪些待遇?

单纯的一级巡视员,若没有兼任任何职务,虽然也属于省管干部,可以享受正厅级实职的工资待遇,但是没有正厅级的工作待遇和政治待遇,不能代表单位开会,不能参加领导干部会议,没有工作安排权和签字权等等。

若为副厅级实职兼任的一级巡视员,可以享受正厅级实职的工资待遇,也可以有享受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待遇和政治待遇,可以代表单位开会,可以参加领导干部会议,有副厅级领导干部工作安排权和签字权等等。

乡镇公务员跟事业编有哪些区别?

你好,乡镇的公务员、事业编都是正式在编工作人员,双方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第一个区别,编制类型不同,编制所在的单位不同。

乡镇公务员使用行政编制,其编制一般落在乡镇的党委政府机关之中。

乡镇中的公务员一般在几十人不等,包括以下两类:

1、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属于公务员。

2、乡镇党委、政府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基层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等内设机构,其中的正式工作人员也是公务员。

而乡镇的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一般也是几十人不等,其编制落在乡镇党委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之中,例如党群服务中心、经济建设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等。

第二个区别,招考方式存在差异。

乡镇公务员通过省级公务员考试进行招录,转正后填写《公务员登记表》,办理公务员登记。

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进行招聘,录用后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与公务员一样都属于国家干部。

值得注意的是,会有一部分退役士官安置到乡镇工作,给予事业编制,聘用到工勤技能岗,他们是工人身份,不是国家干部。

第三个区别,发展前途存在差异。

公务员有两种发展路线:

1、走领导职务提拔的路线,从普通干部到副股、正股,再到副乡镇长、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乡镇长、书记。

2、走职级晋升的路线,从一级科员到四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一级主任科员。

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管理,也是两种发展路线:

1、选择管理岗位,从管理10级职员到管理9级职员,再到管理8级职员(对应公务员副科)。

2、选择专业技术岗位,从初级(13-11级)到中级(10-8级),再到副高级(7-5级)。

由于乡镇事业单位的规格低,一般而言,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到管理9级职员就已经到头了,一辈子都无法提拔到管理8级职员。

相对来说,公务员的发展渠道略好一些,天花板高一些,再不济还能走职级晋升的路线。

第四个区别,工资福利存在差异。

公务员的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组成;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的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奖金组成。

相同级别的情况下,公务员的收入一般会比事业编高15%左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车补,公务员可以领取,事业编是没有的。

另外,有些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的奖金可能会很少,跟公务员的差距会更大。

但是,乡镇公务员、事业编从事的工作没有区别!

在乡镇,公务员、事业编混岗混编的情况特别严重。因此,考上事业编制后,一般不是分配到对应的事业单位,而是由乡镇领导班子统筹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公务员、事业编从事的工作是没有区别的,白加黑、5+2都是避不开的!


综上所述,乡镇事业编从事的工作和公务员差不多,但是收入、发展前途都逊色不少,因此,很多事业编都会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市级公务员和区县级公务员有什么差别吗?

我在县级财政局任公务员二十多年,也经常和市级的公务员有很多业务往来,对市级公务员和县级公务员有很多了解,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市级公务员和区县级公务员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工资福利有很大的差别。很多人可能会这样认为,县级公务员与市级公务员的工资都是按照国家统一的公务员工资标准进行调整,由财政统一支付,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比较公开透明,同级别的公务员在同等条件下应该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只能是说你对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的了解只是浮在表面,对深层次的问题根本不了解。

受当前经济下行的影响,很多县区的财政特别困难,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财政压力非常大,虽然公务员的工资是按月发放了,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年终目标考核奖由于县区没有资金,根本不可能进行发放。然而市级的财政比较景气,财力也比县级好得多,因此市级的目标考核奖每年都照样发,这项奖励少的地区每年有2-3万,多的地区每年有5-6万,这笔资金是不是很可观,比一个人的工资少不了多少。

县级要保运转很难,很多县区的部门由于公用经费不足,很多单位在出差报销方面都没有报销,然而市级由于有钱,在差旅费报销上都按规定报销,这笔每年累计下来,对于出差比较频繁的人来说,一年下来也有不少。

第二,晋升空间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市级单位的级别比较高,在干部的领导职数方面正副处级相对较少,但正科级和副科级的职数较多,科员的职数特别少,而进入市直机关后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晋升到副科级或正科级,较优秀的可以晋升到副县级。而县区级行政单位正科级和副科级的职数特别少,科员的职数特别多,在县区要想晋升科级和副处比较难,很多同志一辈子就卡在科员的职位上。

虽然新公务员法出台后,厅级以下的行政机关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工资制度,但市级的职级的职数设置也比县区的多得太多,因此市级公务员在职级晋升方面也比县区公务员的空间大得多。

第三,工作压力有很大的差别。在县区任公务员,是政策落实的最基层单位,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很多县区公务员真的是“5+2,白加黑”,成天有忙不完的事,甚至很多同志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而市级公务员大部分是转发政策,督促县区抓落实,工作比较有规律,工作压力比较小。再说,县区经常接受省市工作的检查,若工作存在问题,都有被追责问责的情况,工作压力特别大。

总之,市级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比县区的高得多、晋升空间和工作压力也比县区的大。

生产队时,“公社八大员”是指哪些人?待遇如何?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