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志愿军八大员照片_志愿军八大员是谁?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照片?

这里就要提到周恩来开车、骑车的照片了。

周恩来会开车?想必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吧。

其实,周恩来可是个“老司机”,历史上还真留下了周恩来开车的照片。

准备好了吗?

食堂开讲,“老司机”周恩来现在奉上。

周恩来驾驶汽车照片

01、金日成访华

1953年7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逼迫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板门店停战协定上签字。

中朝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占领朝鲜、包围中国的阴谋。

11月11日上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元帅,率领的朝鲜代表团乘专列由安东(今丹东)入境,经沈阳抵达天津。

金日成是首位访问新中国的外国元首,毛泽东、周恩来特派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前往迎接,沿途各省市的党政军领导人分别率众前往车站迎送。

11月12日,金日成坐上了去北京的列车,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次访问的一大主题就是中朝两国商讨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两国的友好合作。

11月23日,《中朝谈判公报》、《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在北京正式签订。

11月24日下午,毛泽东第二次会见金日成并举行盛大宴会款待朝鲜贵宾。

1953年11月24日,毛泽东设宴款待金日成

12月8日,金日成同周恩来会谈,两国政府联合公报正式签署。

金日成访华取得圆满成功。

此后,1954年9月28日至10月5日和1958年11月21日至11月28日,金日成又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也就是在金日成第三次访华期间,周恩来在陪同金日成的时候留下了一张开车照片。

当时,周恩来陪金日成试驾了清华大学师生设计研制的新中国第一辆微型轿车——卫星牌汽车!

于是,一张经典的照片就此诞生。

周恩来亲自试驾卫星牌微型汽车

02、卫星牌汽车

1958年,当时中国正准备为取代人力三轮车,设计一款微型汽车。

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汽车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款新的微型车。

这款微型车搭载两缸四冲程对置风冷汽油机,采用后置后驱,最大功率13马力,没有车门,可乘坐四人。

首先由首都公司修理厂负责样车试制。

试制成功后,这辆微型汽车取名为“卫星”。

在随后的一年中,清华大学又从国外购置了宝马600等两款微型车作为参考,进行第二代设计,并且由北京汽车修配厂二分厂试制。

与之前的相比,第二代卫星牌微型车最大的改动就是将之前的56mm的缸体扩缸后为62mm,最高车速达到50km/h,最大功率达到17马力。

在经过两年的时间后,卫星牌微型车开始了第三代车型的研发。

北汽修配二厂选择以菲亚特、雪铁龙、斯巴鲁、Trabant4家海外品牌作为参考。

最终选定来自东德的Trabant微型车的外形进行仿制。

卫星牌微型汽车试制现场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汽车制造落后,卫星牌微型车虽然试制了三代,但从1958年到1960年,卫星牌微型车总共试制9种样车,只制造了146辆。

尽管卫星牌微型车并没有创造出可观的产量成绩,但是作为国产微型车的先行者却见证了国产微型车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国产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卫星牌汽车也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

1958年11月,当金日成访问中国时,正好首都公司修理厂试制成功一辆卫星牌微型汽车。

于是,周恩来便陪同金日成进行了试驾。

两人见到这个新玩意,兴致很高。

卫星牌微型汽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操作方便,很容易上手。

于是,兴致勃勃的周恩来和金日成,在工作人员简单教习操作技巧后,就兴高采烈地轮流试驾。

当时在身旁的摄影师就拍下了这珍贵的一幕。

这也是目前为止,周恩来唯一一次驾车照片。

工作人员带着周恩来、金日成试驾

03、骑三轮车

有意思的是,周恩来不仅开过微型汽车,还骑过三轮车呢。

1959年1月5日,周恩来参加完外事活动后,从上海赶到广州从化疗养院看望在这里休养的邓颖超。

一天上午,周恩来吃过早餐后,和邓颖超还有保健护士郑淑芸、广东公安厅公安处徐良一块散步。

当他们走到全国妇联副主席章蕴住处前时,看见门前停着一辆服务人员送毛毯用的三轮车。

周恩来看到这辆车很意外,也很高兴。

周恩来就问郑淑芸会不会骑三轮车,郑淑芸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不会。

周恩来一听哈哈大笑,说:

“还是你功夫不过硬,我骑过,在法国的时候!”

原来,1920年11月,周恩来曾赴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留学期间,周恩来打过工,其中就有骑三轮车送货的经历。

当61岁的周恩来看到这辆三轮车,不由得想起了这段经历。

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当年在法国留学的时光。

说完,周恩来绕着三轮车打量了一番。

一边打量,一边小声地念叨着什么。

周恩来骑三轮车

突然,他来了兴致,熟练地跨上这辆三轮车,准备骑车。

当时,可把郑淑芸给紧张坏了,因为周恩来在1939年7月10日摔伤了右臂。

9月19日,周恩来去苏联进行了一次手术。

可惜因为手术时间太晚,此后他的右臂依然无法到恢复之前的样子,其右手臂从此之后都是一种半残疾的状态。

所以从很多公开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的右手臂始终都是弯曲的状态。

再加上当时这条路的路面上都是沙地,还有坑,又有坡,路况并不好。

因此,郑淑芸不太愿意周恩来冒险。

可难得周恩来兴致这么高,郑淑芸也不想扫他的兴。

于是,周恩来骑三轮车的时候郑淑芸和邓颖超都一直跟着。

周恩来骑了大概十分钟,在场的徐良拍下了这最经典的一幕!

结语、

看完周恩来这些珍贵的照片,是不是都被周恩来的笑容给感染了?

原来周恩来也有如此可爱、如此接地气的一面。

诚然,周恩来是一代伟人,可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也有童真的一面。

这才是真正的周恩来,也是这些照片魅力所在。

战争到底有多残酷,有哪些战争中的照片,看着都让人觉得心疼?

外国的先不放了,就放跟我们国家有关的照片吧,一定要铭记历史!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官兵私自拍摄的日军砍杀中国军俘虏“试斩”的过程

被日军轮奸后杀害的妇女。  

图为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拿在手里留影。    

抗日女英雄成本华

杨靖宇将军遗体

不想再放了,一大早不想太愤怒,先这样吧。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哪张照片唤起了你的讲述欲望?

那一年部队的年终总结工作结束后,连队新来了一名漂亮的女军官,担任排长。

男兵私底下议论,有的说她像叶倩文,有的说她像割了双眼皮的吴倩莲,我觉得,她像高冷范的梅艳芳。

还有八卦的消息说,别看她是中尉,人家男朋友是总参的,正团级。

其实,在平时的工作交往中,她并不高冷,一直表现的落落大方,而除了工作,大家也很少接触……年终总结时连队被评为先进,连长,指导员和全连官兵都很高兴,除了日常的训练,值班,就等着过春节了。

有一天早上起床后,发现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雪,整个营房银装素裹。

那几年的北京很少下雪,战友们都很兴奋。各单位组织扫雪时,有战友就拿出照相机来给人们照相(那时好像带相机功能的智能手机还没上市)。

一个老铁走过来神秘兮兮的对我说:你看,×排长也在照相呢,你敢找她合张影吗?

我顺嘴就说:这有什么敢不敢的,都是纯洁的同志关系!

老铁撇了撇嘴:少来这套,你要敢过去开口和人家合张影,我在过年的时候就请弟兄们吃狗肉(连队附近有地方狗场)!

我头脑一热:说话算话啊!

老铁说:可以让某某作证,你要是不敢,也要请啊!

我微笑着,点头表示同意。

这个某某,是我们共同的老铁。

说某某某某就到,他听了,当然全力支持!不论结果怎样,狗肉他是吃定了……

我的性格其实挺内向的,别看平时喊口令很响亮,公共场合发言,总结讲评也很顺畅,可是真让我和不是特别熟悉的女孩子说话,还是挺怵头的。

但是,事已至此,我不得不硬着头皮上。某某和老铁很快拿了相机,催促着我过去。我走了两步,忽然转过身,往回走。

“怎么,怂啦?”他俩异口同声 。“洒家什么时候怂过啊,俺是觉得这雪太白了,有点儿晃眼,我戴个眼镜再去。”我边走边故作轻松的说。

我有个茶色的近视镜,平时不戴,只在外出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戴。

这时我想,戴上眼镜就可以避免和她的眼神直接相对,心里还能坦然些。

他俩等我我回房间取了眼镜,一起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

照相的过程比我想得轻松多了,几秒钟就搞定了,她全程配合,快门按下的那一霎那,还刻意的喊了“茄子”,露出了美丽的笑容。

通过这件事,她和我们男兵也渐渐熟络起来……

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退伍,转业,都在为生活劳碌,奔波,只是偶尔才有联系。

部队的营房也进行了整修,变得漂亮,宽敞。

这就是这张照片的来历,平平无奇。

至于狗肉,我们到底还是没有吃上,不是老铁失言,而是狗在路上出了问题,那个过程很闹心,就不谈了。

生产队时,“公社八大员”是指哪些人?待遇如何?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十大战神是谁?

中国历史上可称为战神的人有很多。我们最能切身感受到的、为我们带来和平、幸福、安定的中国十大战神,还是毛泽东等10人。

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中国最为伟大的军事家。

毛泽东是全国人民武装力量的创建者,在领导20余年的革命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居功至伟,中国最为伟大的军事家。

毛泽东最早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与朱德建立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朱毛红军”是工农红军的源头和骨干力量之一。

抗战时期,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根据地,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他发表的《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为抗战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抗战结束后,既努力争取和平,又做好应对内战的准备;他组织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敌主力154万人,取得决定性胜利。随后,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

朱德,四川省仪陇县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

他是我党、我军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在党内军内有崇高威望。他和毛泽东创建的红四方面军被称为“朱毛红军”,这支军队历经艰难困苦和失败挫折,但始终没有溃散,并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为革命走出困境,取得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朱德被称为“红军之父”。朱毛红军的创始之功、建军之力、战功之巨、将帅之伟都是在红军建军史上和战争史上罕见的。他长期担任我军总司令,被称为“朱老总”。毛泽东称他“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他是开国元帅第一人。

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任中央军委书记,与贺龙等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创建第一支党领导的军队。党的六大以后,实际主持党中央工作,机智勇敢地保卫党的中央机关,保护党的大批领导骨干。1931年任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与毛泽东、朱德等领导指挥反“围剿”作战。长征中,为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抗战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放战争初期,同毛泽东等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曾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部署指挥三大战役,指导北平、湖南、绥远等地的和平解放工作。革命战争时期,他一直是我党军事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创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刘少奇,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参加过长征,曾任红八军团、红五军团中央代表,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战时期,领导华北敌后抗战,领导皖东军民开辟根据地。1940年任新四军和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政委,新四军政委等职,同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等领导华中敌后抗战,挫败日伪军的“扫荡”。1943年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战争时期,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任总政治部主任,参与制定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略决策。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

邓小平,四川省广安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1928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任红七军政委和前委书记,1933年后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参加长征。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和八路军129师政委,与师长刘伯承领导创建晋冀豫根据地。1945年任晋冀鲁豫军区政委。抗战胜利后,同刘伯承奉命指挥晋冀鲁豫部队反击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1947年6月,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军区主力12万大军强渡黄河,实施战略反攻。1948年5月,任中原军区政委,11月,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参与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淮海地区同敌军决战。淮海战役后,任第二野战军政委,参与指挥渡江战役,攻占南京。新中国成立前后,与刘伯承率部解放西南诸省区等。毛泽东称他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

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三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建人民军队,领导革命武装对敌作战,参与战略决策等方面,功勋彪炳,授予元帅当之无愧。毛泽东主动不授大元帅,他们三人也不授元帅军衔。

彭德怀,湖南省湘潭县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

1928年参与领导平江起义,组建红五军,率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长征中,率部突破敌军四道封锁线,掩护中央纵队、军委纵队渡过湘江。他率部二渡赤水,回师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歼灭反扑之敌,取得红一方面军长征中首次大胜利。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指挥直罗镇战役,击溃敌人的尾追。此役是红军在陕北的首次大捷。毛泽东赠诗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邓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抗战时期,他任八路军副总司令,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战绩辉煌。

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部队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的胜利,扭转西北战场战局,解放大西北。

新中国刚成立,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经过三年苦战,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元帅第二,名至实归。

林彪,湖北黄冈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

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活捉张辉瓒;在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取得黄陂伏击战和草台岗伏击战胜利;他指挥的平型关之战,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指挥过义县攻坚战、塔山阻击战、锦州攻坚战、黑山阻击战、长春围困战、辽西围歼战、沈阳攻坚战等经典战役,与聂荣臻等进行平津战役,指挥过宜沙、湘赣、衡宝、广东、广西、海南岛等战役,解放湘、鄂、粤、赣、桂5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很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遗憾的是后来私欲膨胀,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后被开除党籍,被确认为林彪集团案主犯。他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个从正面走向反面的人物。

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神,他们的功绩永载史册,光照千秋。

身高一米六多的中东战场老兵和身高一米八几的长条肥宅空手单挑哪个赢的概率大?

1894-1945东边xe的邻居平均身高1.45米,俄罗斯、美国都不敢和他们拼刺刀!它们把平均身高1.65米的中华民族按在地上摩擦了51年。

宋朝至今南边平均身高1.50米的邻居也不怵1.70米平均身高的宋朝子孙。

北宋时期,平均身高1.60米的1万名金兵,裹挟着7万名平均身高1.60米的幽云十六州民兵!与怂朝80万精挑细选平均身高1.72米的太怂禁军对战于首都开封,结果是80万禁军解散了,二怂皇帝及其数千名女人被俘虏去了东北阿城……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的平均身高才1.55米,但与平均身高1.78米的世界第一强国的军人肉搏战也彼此彼此!

也许勇敢的人、经过战场实战经验的兵哥哥赢的概率更大吧!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