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土左旗云氏的来源: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阿拉坦汗在青海仰华寺封格鲁派活佛索南措为大来(三世),后三世大来转世到阿拉坦汗家中,为大来四世,名云丹嘉措,因为崇尚黄教,阿拉坦后代名中始用云字,清朝土默特地区汉化程度加深,云字逐渐固定为姓氏。土左旗云姓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统。
谢邀
“旗”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一种县级行政单位,“土默特左旗”是呼和浩特市辖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之间,土默特左旗源自于蒙古土默特部,前身是明朝“右翼三万户之一”,历史上,土默特左旗涌现出了不少历史名人,下面我列举几位做一下介绍:
1,俺答汗(1507-1582)。明朝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黄金家族后裔,明朝嘉靖年间称霸漠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在多次遣使要求开放朝贡贸易未果后兵临北京,以武力要求明朝政府开放边贸,史称庚戌之变,这也是明朝京师几次被外族包围中的一次。后来迫于军事压力,明朝政府被迫开放宣府,大同等地与蒙古进行马匹交易,在后来的几年,双方打打停停,终于在1570年,双方达成最终协议,隆庆皇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
2,朱实夫(1902-1941)。国民党将领,抗日英雄,初为冯玉祥部下,后来因不满内蒙古领导人德王立场亲日,带领千余人投国民革命军,隶属马占山部,七七事变后,率部转进甘肃,任新3师副师长,少将军衔,1941年因率部长途行军于戈壁沙漠,过度的劳累导致旧伤复发,最终医治无效,是国民党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3,乌兰夫(1906-1988)。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领导组建内蒙古自治政府,被选为主席,后所部改称内蒙古人民解放军,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部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歼灭封建王公贵族的武装,解放整个内蒙古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
4,吉雅泰(1901-1968)。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一批蒙古族共产党员,新中国第一批大使亦是第一位少数民族大使(驻蒙古大使),卸任回国后他历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常委兼统战部部长,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共“八大”代表。
5,杨植霖(1911-1992)。192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曾先后任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内蒙古政协主席,青海省委第一书记,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顾问,甘肃省政协主席。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6,刘洪雄(1907-1940)。抗日烈士。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到东北地区进行抗日活动,后在与关东军的作战中负伤而秘密回家养伤,1933年冬奉命回到家乡在名言小学当教员,与在该校任教的中共党员杨植霖、王建功一起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打入日本宪兵队任参谋,从事地下工作,后被日本特务逮捕,虽然遭受了日本特务吊打、灌椒水、插竹签、烙铁烫、狼狗咬、上电刑等残酷的逼供,但党的机密他只字未吐,在牢房,他举起戴手铐的手,咬破中指,在狱墙上写下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名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后英勇就义。
当然了土默特左旗涌现出的历史名人远不止这些,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补充。
首先,建筑八大员包括: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
其次,建筑八大员都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岗位,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各个岗位的协作和配合,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然而,不同岗位确实在工作要求、工资待遇、发展方向上有些区别。综合来看,以下几个岗位比较吃香。
1.施工员
施工员刚入行工资不高、劳动强度大,但发展前景可观。
通过考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证,后期有望出任项目经理,拿到一万起步的月薪。
想要晋升项目经理、包工头等,对于社交能力和个人吃苦能力要求比较高,比较适合男孩子。
2.标准员
主要承担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组织、监督、效果评价等工作
整体工作较轻松,有时间来发展个人副业或考证。
基本工资工资5000到8000左右,偶有额外收入。
3.材料员
材料员负责对项目的材料进场数量的验收,出场的数量、品种记录。日常和甲方打交道的机会多,因为涉及很多基础物质的选择和把控,整体油水较大。正常工资在5000~10000之间。
4.造价员
造价员的工作环境多在室内,没有风吹日晒之苦,比较适合女孩子,就是各项计算工作需要细致操作,有点费脑力。不过造价工作的薪资待遇还是比较好的。正常工资也在5000~10000之间。
最后,建筑八大员考试难度不大,证书含金量一般。想要在行业内长久或向上发展的工程人,要尽快规划考取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高含金量的执业资格证。
其实,家里有无男丁,差别都不是很大,无非是能否把丧事办得隆重而已。重生轻死,应是今后办理丧事的原则。
我们单位,前年也有一个女士的母亲去世了。她的家庭背景与你接近,父母就仅有她一个女儿,家里也没有太近亲的男丁。她母亲去世后,单位同事帮着料理的后事,很简单,就是拉到火葬场火化了,然后直接送到墓地入藏,也没搞什么复杂的葬礼。
我倒是感觉这样就挺不错。人终有一死,火化了就变成一把灰,无论你再怎么铺张浪费的出殡,无论你把葬礼搞的多隆重,去世的人也不能复生。现在提倡厚养薄葬,与其在她离世后,大张旗鼓的出殡,不如在她活着时多尽孝心,多陪伴着她,多给照料和安慰。最没意思的,就是子女为了自己的虚假面子,总是在父母活着时不孝,在死后装腔作势。
特别在今后,50后、60后进入老年期,独生女或两女家庭多了,老年人对去世后怎么出殡不大关心,对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传统,该改革就改革,哪怕没有墓地,把骨灰撒了,都能接受。而如何养老,如何解决不能自理后的生存,才是他们关心的大问题。
最后回到你的提问本身,在你母亲的丧事上,既然没有近亲男丁可依赖,那就应改变传统丧礼观念,依靠社区的或村庄里的大佬知帮忙组织,履行完出殡、火化、入葬程序,让你母亲安息。
新社会,新礼仪,女儿也是送葬人,这没有什么不好。
您好,我是草根逆袭记,很高兴为你解答此难题,虽然我不知道您是不是说,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问题,但是据我了解,最近确实有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关心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今年2月份以及后面的社保,该如何缴纳?看到企业在社保上给予了减免,那么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是否有相应的减免优惠呢?
其实针对这种情况,政策上已经有相关的说明,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通知》,对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2020年一次性补缴或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放宽时限要求。
未能及时办理参保缴费的,允许疫情结束后补办,并在系统内标识。逾期办理缴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记录,但需要提醒的是,补办手续应在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完成。
比如以深圳为例,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情况,有进一步的解释。
首先,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延缴人员、退休后继续缴医疗人员等按月个人缴费人员,原社保缴费时间、缴费方式不变,社保部门将每月托收社保费。疫情期间个人连续欠缴3个月社保费的,不停止生成每月缴费台账,疫情解除次月恢复连续3个月欠费停缴方式。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各位驾驶员师傅们!
你们辛苦了!
在我心里,货运客运驾驶员是一线员工,群体特殊,高危职业。应党中央工会精神,各地都成立了八大群体工会,其中就有驾驶员群体。
八十年代有句话,马达一响黄金万两,驾驶员地位还很香!
九十年代后是,开车不如修车,修车不如卖配件,驾驶员地位走下坡路。
二O年代后是,买车不如开车,货运驾驶员少了,工资高,驾驶员地位又涨了。
办驾校要有生源,买车要有货源,货源充足,运价就好,车就攒钱。
这位朋友说的,寒冬,遇上竞争了。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货源多了,相对应车也多了,多了这没问题,关键是车还长个子了。从六米三到七米二,从九米六到十三米七,我单位的车箱长是十五米。运量是一车顶以前的三车。如果说没有牵引挂车,货源要多出来多少?都是市场竞争下的产物。
九十年代初,我在温州开车,七米=的车箱,尖头东风,准载5吨,实际都拉10吨。那时从温州到广州一个来回运费是15000元-17000元。现在呢?那个时候的100元抵上现在800元。
从2020年一月一号开始,按轴计费,不能超载,形势更严峻了。以后走国道的车就更多了。
祝福大家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