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的施工人员,指的的是现场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现场管理人员就多了,有建设单位的甲方代表,有施工单位的施工员、栋号长、生产经理,有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刚好这三个单位我都有待过。先说说建设单位的甲方代表。一般来说,在现场管理人员中,这是最轻松也是地位最高的施工人员,他去现场的主要目的是要看看各单位在做什么,回头汇报给领导。所以,作为一个建设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更累的可能是要把重心放在如何让自己的顶头上司舒坦了,而不是现场的质量、进度、安全、投资。
对于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监理员,这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身体上最累的莫过于旁站。至于你是想躺着还是想坐着,想累着干还是舒服着干,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有责任心便尽尽义务,没责任心真的是那里凉快去那里。至于地位和尊严,在工地这个封闭的环境里,还是要看淡。尤其开监理例会的时候,完全不要认为这是自己的主场就得意忘形,总有人会分分钟让你认清自己。
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又分为总包单位、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总包单位的管理人员更多的是要动嘴,抓着进度、质量、安全,随时准备下单子,有些总包单位甚至出台了年踪根据罚款单发奖金的制度。所以,看在奖金的份上,辛苦下腿和嘴吧。
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这是直接和越来越桀骜不驯的90后建筑工人打交道的一个群体,他们一般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在工地上看见甲方、总包、监理还需要一点表演天赋,而回头就需要变一副嘴脸去应付建筑工人,这是施工管理人员中最身心俱疲的一个群体,也就是说最累的。
劳务分包的管理人员,就是大家所说的包工头,小一点的包工头还是带头干活。他们也是各种新闻报道中的主角,他们再作什么,他家已经了解的七七八八了,累不累,累在哪里,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最后一种,就是建筑工人。他们是工程的直接缔造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有的时候还要加夜班,每天劳动,一年只操一次心,那就是年底能不能拿到工钱。
所以说,施工人员身体最累的是建筑工人,身心俱疲的是分包单位的管理人人员,心最累的是监理工程师、监理员,最轻松的就是建设单位的甲方代表。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