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简称七十年代的八大员_七十年代八大员

生产队时,“公社八大员”是指哪些人?待遇如何?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70年代和80年代的那个时候,人们晚上是如何打发时光的?

我们农村那时还是大集体,我们儿时记忆一般是大人串门,东家长西家短聊天,没有多少成见,男女老少都是进自家门一样方便,可能在你家有好吃的都会拿出来招待,没有一点现在的隔亥感,人都很纯真,哪里有电影,电视那就全家出动,真是象过年一样热闹,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只是经济条件差一点,但人们还是很快乐,夏天晚上一起乘凉,抓鳝鱼,蜻蛙还是很好玩。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对成功男人的定义标准是什么?

话题: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他们对男人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一当官、县处级以上握有实权者,指男士。二拥有千万以上资产者。我想有这两条就够了。如果还有问题,那应该于本定义无关。

七八十年代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抓鱼。那个年代,鱼特别多,有水就有鱼,只是大小而已。因为,没有化肥、农药,随便一个小水塘,只要一年没有干底,那绝对就有很多鱼,黄鳝、泥鳅、虾米、螃蟹等等,应有尽有;甲鱼、乌龟、青蛙等根本没有人吃,都是放在大锅里煮,锅盖上面压个石头,炖好了喂老母猪,说是下奶的。71年,发大水,在我们老家的上游,有一个小一型水库泄洪,大水顺着天然水渠、大冲,倾泻而下,可惜了的是,我家门口有一个好几十亩的大堰,也被冲垮了,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在靠近浅水处、稻田里捉鱼,有拿推网的,有扛着鱼罩的,有举着大锹的,看到四、五斤重以上的,把稻苗都压了下去的,人们才有兴趣去争抢,家家户户门口都挂满了咸鱼,许多家庭都用棉箔子(用几道细绳子把秫秸一根一根的挤起来)晾晒咸鱼,大都是黑鱼、鲤鱼、鲢鱼、草鱼(我们家统称混子)。

我那时候才十几岁,没法与大人们去争抢,只能干着急,瞎帮忙。等到二天一夜的大水过去之后,那个大堰最深处,大约还有五六亩的面积,积水还有半人多深,被周围的人们反反复复折腾了一天。晚上,没人了,我把有几十米长的排水渠连扒带挖,再狠狠的清理了一下,浑浊的泥浆又能哗哗哗地慢慢往下流淌了;在最下端,把家里唯一的有四五尺长的渔网栅上,本来纯属于玩劲,没指望能有什么收获,只是不甘心而已。等到吃过晚饭回来一看,天哪,大鲫鱼,黑鱼、鲶鱼,黄骨鱼,差不多都在斤把重以上,正在顺着水路往下拼命的跑,似乎这样就可以逃出生天一样,估计太小的可能被泥浆给呛死了;慌得我赶快跑回家,叫大人们都来,搞水桶抬。快到天亮的时候,才算停下来。那一晚,差不多搞了有五六百斤鱼。反正用水桶抬了有十几趟。

最开心的是,我家东边有一个菜园,周围有一条大约五、六十米长、三四米宽、一米多深的菜园沟,外围四周杂树、茅草丛生,根本进不去人,抬回来的鱼往水沟里一倒,那个场景太壮观了,已经半个世纪了,至今记忆犹新。

那些鱼边养边吃了好几年。反正鱼爱吃的水草多得是,随便去哪个塘里都可以捞一些。也不会有人偷,因为,在那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鱼。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