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在以前的时候,职务和职称非常有作用。2014年10月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职务和职称的作用在逐步弱化。不过未来仍然会持续有作用,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
2014年10月之前的退休待遇老办法,是按照本人的基本工资乘以退休工龄确定的计发比例,再加上职务职称确定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
实际上2014年10月的基本工资水平非常低,一般只有1000到2000元。这种情况下,退休工龄确定的计发比例只是从70%到90%,相差三四百元最多。
但职务职称确定的生活补贴数额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级差也很大。副高级职务和中级职称相差五六百元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以前的时候出现过很多退休人员,喜欢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称待遇。这样能够关系到退休后永久的养老金。
新办法退休待遇是包含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的复杂计算公式。
这时候养老金的提升就要通过提升本人的缴费基数来影响四部分的各种待遇了。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社保基数一般都比较高,通过提升职称、职务增加的那一部分缴费基数提升,导致养老金提升效果很小。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跟缴费年限有密切关系。专业技术人员八级职称和七级副高级职称相差仅仅340元左右,即使职称提上去一年增加的养老金不会超过十元。
所以,职称职务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就大大弱化了。
不过,这只是2014年10月新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职务职称对养老金的影响。
因为,之前参加工作的中人,他们的职务职称确定了,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依据山东省的视同缴费指数计算公式,退休时的职务职称,能够决定其职称指数和调节指数。如果退休时职务提高了,这样我们的相应指数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影响养老金待遇。
另外,2014年10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还有用人单位发放的住房补贴和一些没有取消的奖励等待遇仍然会继续发放。这一部分补贴和待遇,都是跟职务职称相挂钩的。
所以,目前来看,职务职称仍然非常重要,对退休待遇影响仍然非常大。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5961946315088512332,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0af00031d540aef33bb", "thumb_neardup_id": 1288467438746211823, "neardup_id": 403847029737727920, "vid": "407ed75688c54c3790509844c2a409b9", "user_id": 51043300594,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1.toutiaoimg.com/origin/50af00031d540aef33bb",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504132405320745485, "vu": "407ed75688c54c3790509844c2a409b9", "md5": "d2a2cfe1d68dcb6aa6ee25c22b43de3f", "duration": 107, "media_id": 51052764558, "group_id": 6504132405320745485, "hash_id": 10744977831247668709, "vname": "\u9000\u4f11\u624b\u7eed\u662f\u81ea\u5df1\u529e\u7406\u8fd8\u662f\u5355\u4f4d\u7ed9\u529e\u7406\uff1f.mp4", "thumb_uri": "50af00031d540aef33bb",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3944665},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6426013},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3239347}}} --}
有用的,档案要一直保管着,一直有用的。加退休工资 的时候,要看档案的。比如工龄多少加多少,有高级职称的加多少等等。就目前来说档案还是有用的,办理退休还要用到档案,很多用人单位需要档案,
并且自己拿着档案是不能上养老保险的。档案丢失确实比较麻烦,但可以补办。
看什么行业和所处地区,退休后职称的用处就是对养老金待遇的影响。
前些年全国大部分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如果具有高级职称可以在养老金附加职称补贴,各地补贴数额不同,以上海地区为例,十几年前开始企业退休正高级技术职称每月补贴1000元,副高级职称每月补贴600元,但是从2017年开始已经逐年降低,去年退休的正高职称补贴是550元,副高职称补贴每月300元。
这项补贴是特殊历史时期国家倡导的,对收入较低的高级技术人员退休金补助,但是经过10几年的发展,社会环境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补贴政策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况,所以包括北京、广东等全国很多地区已经取消了企业退休人员的高级职称补贴。
这项政策推行一定程度照顾到了很多基层科技人员,也出现了企业各级领导层为了私利,自己工作根本不是技术岗位怎样,利用权利纷纷获取职称,还有很多领导挂名研发课题,捞取科技成果,造成不好影响。所以取消退休人员补贴很有必要。
目前体制内的技术职称,行政职称,对退休待遇应该也有影响。
简概:
技术职称,是企业工资制度的衡量标准之一。
一企业工人:
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技师级(1,2,3级)
技术职称评定后,须经企业聘任到相应岗位(任职工作),工资随相应的技术职称对应发放。
二存在现象:
1,企业对大多数工人,未开展评职称工作,工人长期处于普工状态,为企业总体少发工资,减少企业成本。
2,评定职称后,企业不聘任,使职称与工资级别脱勾,职称评定者利益受损。
三技术职称在退休时的意义:
1,在职时已被聘任者,工资相应比普通工人高,退休时计算退休养老金同样相应高。
2,技术职称在有的地区,工人退休时,直接多计算一级工资(养老金100元/月左右)。(有独生子女证的职工一样多计发一级养老金)。
综上所述,退休时审核技师职称,肯定大有益处,评定职称者,与普通工人相比,养老金必多无少。(在职时有职称,但企业未按职称标准发工资的,无论是多或少,退休时以此为依据,作为档案工资,便于计算退休金)
仅此片语,勿参考,以当地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答:有用。取消并不等于作废,很多建筑单位都缺“八大员”这种专业性人才。因为“八大员”负责着关键性技术岗位,关系着建筑 施工项目的成本、安全、质量等方方面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虽然在2018年12月13日废止了“八大员”的考试、发证和变更,但证书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它是证明持证人的职业能力水平的凭证之一。即使不再发证、投标文件也不再列入,但是在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管理人员应持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合格证书》,或者持有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含授权部门)颁发的岗位证书。在2018年12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发布通知之后,后面一段时间的确是这样要求的,可是在2019年1月24日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改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 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培训考核,并考核合格才颁发证书。证书只要在有效期内都会有用,有价值。
答:是取消过一段时间的,在2018年12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发布《关于停止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统一考核发证工作的通知》得知。这一刻开始将取消“八大员”资质审核、停考和停发证书。直到2019年1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改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 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通知,落实“八大员”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即发证书政策。文章开篇也说明,“八大员”等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是现场关键岗位从业人员,人数多,责任大,而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改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 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
坚持统一标准、分类指导和属地管理,构建企业、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确定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及时公布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名单,供参训人员自主选择。
住建部将依据职业标准、培训考核评价大纲,结合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实际需求,建立全国统一测试题库,供各地培训机构免费使用。培训机构按照要求完成培训内容后,应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因为培训机构只会对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作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后具备相应专业知识水平的证明。是建筑行业比较基础的证书,也是目前进入建筑行业的入门证书,是去建筑工地所需的上岗证。
最后,上学吧小编推荐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使用上学吧找答案!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