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期,保证担保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由专业担保机构引入我国,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在建筑风险管理领域及招投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涉及招投标行业的投标保证、履约保证等领域,纸质保函和保证金作为两种担保方式,一向是市场运作过程中比较常规且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操作手段。先前参与招投标时,各投标企业往往通过支票或者电汇等形式支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同时需要提交相应的纸质保函。按照现行法律及行业政策,投标保证金不可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因投标项目规模不一、性质不同,所以其保证金金额不尽相同。近年来在招标采购场景下,年均投标次数达到3000万次,保证金规模达到1.5万亿元。
保证金制度一直备受业界诟病,企业因交纳投标、履约等保证金,导致大量资金被占用,并且时间跨度比较大,资金压力非常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的稳健化、正常化发展,而且保证金被擅自私用的现象屡见不鲜。2016年,我国在借鉴西方国家成熟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发展现状下达了《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特别指出,各部门、各单位需要通过各种合理手段高效清理保证金,在全社会范围实施保函制度,争取进一步降低中小微公司的经济压力。
与保证金制度相比,纸质工程保函的使用,降低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保证金收取机构的管理成本,有助于降低投标公司的经济负担。不过纸质保函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由于纸质保函仍属于实物保证凭证,没有任何加密手段,在实际中存在无法验明真伪的情况,很容易造假。同时,也不便于平台方进行管理追踪,发生违约事项后招标人索赔的效率不高。面对这些问题,市场各方也一直在努力在寻求解决方案。
国家政策法规积极推动电子保函发展
2005年,我国出台了《电子签名法》,对电子签名行为进行了清晰明确地规定,同时对其所具有的法律效力予以了充分肯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保函的应用与发展。
2017年,我国下发了《关于印发"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的通知》,鼓励并引导各单位积极开展电子化招标采购活动,促其和网络之间进行深层次、全方位融合,以期在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促进更多信息公开化,严格控制交易成本,依托先进强大的网络实现高效、全面、实时的行政监督,促进行业稳健有序发展。
2019年,我国下发了《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希望能够通过强大的技术以及完善的网络构建起性能可靠、功能多样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系统,以期在充分整合并优化配置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数字证书(CA)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高效地全国互认,促进电子担保保函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缓解公司财务压力,促其交易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
2020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发改电〔2020〕170号)发文,明确表示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实施在线投标、开标"、"改进投标担保方式",并要求在全面推行投标保证金线上缴退的同时,大力推广使用保函特别是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实现在线提交、在线查核。
近年来国家的相关政策均为电子保函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电子保函的发展势在必行。
电子保函为招投标带来的福利
投标人的福利
1. 投标成本显著降低
“电子保函”与传统的以现金流形式缴纳投标保证金最大的区别在于,投标人可以通过较少费用成本开立保函,有效降低投标成本。相对于需滞留在招标人处短则数周、长则数月的投标保证金,保函仅需一次缴纳数额为保证金额1%左右的费用,资金压力大量减少。对于一些小金额项目,开具电子保函费用比前往开标现场的差旅费还要低。
同时,投标人的时间成本也将全面缩减,企业无需频繁前往保函开立机构开具保函,可在线提交、在线查核,大大降低了投标花费的时间成本。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相对比需要开标前提交纸质保函原件,避免前往开标现场的接触风险,也避免了前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排队缴纳现金保证金可能带来的信息泄露隐患。
2. 保函管理更加规范
电子保函通过专业的平台办理、生成,并直接与招标项目相匹配,系统确保了保函的真实性,确保了交易各方的权益。同时,投标人通过电子保函平台的办理投标保函,避免了担保公司在代办保函过程中组织围标串标的情形。
3.更容易取得担保
对于自身资质不够好企业实力不够强的投标人,保函引入第三方保证人角色,获得业主方、监管机构(建设局)的认可程度更高,更方便招标后办理后续手续,譬如签署协议等。
招标人的福利
1.转变缴纳方式,节省投标保证金缴、退时间
电子保函将投标保证金的缴纳方式由线下缴纳改进为线上办理和管理,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更能降低招标人的投标保证金管理成本,节约了招标人的资源。
2.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交易成本,激励市场竞争
使用“电子保函”替代保证金,能提高投标企业资金的使用价值,减轻投标企业因资金压力问题而违约给招标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并能有效的激励市场竞争,为招标人选择更优秀的合作单位。
3.降低财务管理成本
电子保函使招标人无需管理大额保证金,降低资金管控风险,解决保证金收退的财务操作成本。
4.保函真实可赔付,保障自身权益
通过电子保函平台可验证保函真实性、有效性。如出现需要罚没保证金得到情况可在线发起索赔,高效便捷。避免纸质保函真假难辨,为后期项目索赔带来隐患。
5.通过金融机构的信用筛查,筛选优质投标人
搭建银行、保险公司、专业担保公司的保函业务为主第三方招投标平台,确保平台提供的电子保函与纸质保函具备同样的法律效力,并且具备保密性、易理赔等特点,更利于招标人信用筛选优质投标人。
6.方便招标人防患于未然及追本溯源
投标中,通过电子保函统计参与投标的企业数量,并汇总在同一家单位开具投标保函的企业情况,招标方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投标后,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招标方也可以通过投标企业在投保时留下的历史记录,第一时间追本溯源。
监管机构的福利
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并优化信用机制。
用电子保函来监管整个招投标全过程,如在某一个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平台可以第一时间做出相应对策,第一时间进行记录追溯,通报出函的机构或相关部门,尽量把风险率控制在最低;信誉较高、实力雄厚的施工公司相较于信誉差、实力薄弱的公司能够更高效、更便捷地得到银行保函,同时能够享受更多的政策福利;反之,信誉差、实力薄弱的公司不仅难以顺利地得到银行保函,也无法享受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福利待遇,失信问题突出的子公司或许会因陷入发展困境而被市场抛弃。
电子保函在招投标行业中的应用
目前,电子保函在招投标行业中应用的最多,尤其受疫情影响,北京、上海、山东、福建、广东、云南、四川、青海、内蒙古、辽宁等多个省份都已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启用电子保函。
在电子招标发展形势愈演愈烈、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的今天,投标保函逐步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等方向发展,而这则带动整个工程担保保函体系的电子化,履约担保、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担保、预付款担保等多种担保将逐渐被电子保函所取代,电子保函在未来发展中会和强大成熟的互联网实现深层次、全方面地融合,并且会在更多的领域、更多的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电子保函的推行
对招投标行业影响意义深远
总体来说,电子保函的使用,不仅能减轻企业负担,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电子保函,有助于促进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健全和优化信用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起一套竞争有序、规范合理的市场运行体系。在电子保函全面应用的发展态势下,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等在内的保证人主体为减少风险、获取可观的收益,势必会在开具保函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对施工公司的信誉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分析。所以电子保函不仅是一张证明,也是施工企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守合同、重信用记录凭证的反映,更是反映企业在履行行为全过程中的重要信用影响。
(一)从投标企业减负角度而言,投标保函电子化,有着微观层面的革新意义。
用电子保函替代纸质保函,首先为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企业无需去现场,线上即可完成保函的开具及投标文件中投标担保的提交。其次为企业节约了管理成本,避免大量资金积压或递送纸质保函的成本。
(二)从招投标行业改革角度而言,投标保函电子化,还有宏观层面的发展意义。
发展投标电子保函,首先是招投标电子化的必然进程。
2013年2月,我国在借鉴他国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国情制定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为国内公司开展电子招投标活动提供了明确指导,使得招投标行业变得越来越电子化、透明化及规范化。2017年初,我国多部门在全面审视国内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共同拟定并下发了《"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该文件明确表示,在2017年,我国需要创建一套严谨规范、合理可行的电子招标采购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对电子化招标采购流程进行了清晰明确地规定。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投标保函的电子化发展。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保函来讲,电子保函能够依托多种成熟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规避或者破解虚假招标、暗箱操作等多种情况,不仅能够使得招标采购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也能够促进信息公开化,严格控制交易成本,依托先进强大的网络实现高效、全面、实时的行政监督,促进行业稳健有序发展。
发展投标电子保函,其次是深化“放管服”的重要环节。
2018年,国家总理明确表示,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希望能够有效缓解公司在运营和发展中所承受的财务压力,使其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并全面引导国内企业自觉响应"放管服"改革,在部分地区积极采取措施落实电子保函的推进工作。在履约保函等各种电子保函被广泛应用的今天,管理部门便能够在电子化工程担保保函的基础上构建起行业信用体系:只要将与各项保函相关的招标人信息、投标人信息、履约情况、质量情况、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数据等录入系统,企业信用信息便逐渐能够积累成行业信用体系。此信用机制的创建与优化无疑会促进整个行业稳健、有序、规范发展,并通过运用"守信得偿,失信惩戒"等相关准则积极打造失信者全面受限的社会环境,推动招投标行业在良好政策的引导下实现稳健、长效发展。
▎本文来源于CMCC供应链领先实践,作者纪德桂、胡剑炜、裴振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多得去啦,具体如下:1、通过错综复杂的关系搞到标的价;2、一个单位拿多个资质进行投标,其他单位都是陪标,通过调整其他单位报价确保本公司报价合理并中标;3、投标单位相互串标,一家单位确保中一个标;4、低价中标,有目的性降低某些工程的单价,中标后通过做通设计单位和业主的意见进行变更,将价格低的全部进行变更,重新做预算价。。。
在2016年底,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示了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经度川管理研究部整理,涉及工程建设行业26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15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11项。
住建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名称
实施部门
资格类别
注册消防工程师
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准入类
注册会计师
财政部
准入类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
环境保护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准入类
注册建筑师
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及省级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
准入类
监理工程师
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准入类
房地产估价师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准入类
造价工程师
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准入类
注册城市规划师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准入类
建造师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准入类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
注册结构工程师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准入类
注册土木工程师
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注册化工工程师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注册环保工程师
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注册冶金工程师
注册采矿/矿物工程师
注册机械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准入类
工程咨询(投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工程咨询协会
水平评价类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水平评价类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水平评价类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资格
水利部
水平评价类
住建领域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名称
实施部门
资格类别
焊工
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
准入类
环境保护部(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
关于通用工程机械操作人员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
交通运输行业技能鉴定机构、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会同有关行业协会
水平评价类
起重工
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会同有关行业协会
关于建筑安装施工人员
电梯安装维修工、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锅炉设备安装工
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会同有关行业协会
水平评价类
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人员
筑路工、桥隧工
交通运输行业技能鉴定机构
水平评价类
防水工
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会同有关行业协会
水工建构筑物维护检修工
交通运输、电力行业技能鉴定机构
电力电缆安装运维工
电力行业技能鉴定机构
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人员
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
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会同有关行业协会
水平评价类
架子工
关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人员
锅炉运行值班员、发电集控值班员、变配电运行值班员、继电保护员
电力行业技能鉴定机构
水平评价类
燃气轮机值班员
余热余压利用系统操作工
锅炉操作工
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会同有关行业协会
关于陶瓷制品制造人员
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烧成工、陶瓷装饰工
轻工、建材行业技能鉴定机构
水平评价类
关于玻璃纤维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人员
玻璃纤维及制品工、玻璃钢制品工
建材行业技能鉴定机构
水平评价类
关于水泥、石灰、石膏及其制品制造人员
水泥生产工、水泥混凝土制品工、石膏制品生产工
建材行业技能鉴定机构
水平评价类
关于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人员
涂料生产工、染料生产工
化工行业技能鉴定机构
水平评价类
关于物业管理服务人员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员
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会同有关行业协会
水平评价类
政府要管住那只“闲不住的手”
“现在新职业、新业态这么多,政府一定不能上来就管死,更不能再延用老办法,一个一个发资格证。”李克强总理说,“该监管的必须监管到位,但该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一定要坚决取消。在这方面,政府必须管住那只‘闲不住的手’!”
李克强警示道,有些计划经济观念还残留在一些部门和干部的头脑里。“动不动就要给个批件、发个资格证,好像发下去就安稳了,再发生什么也就与己无关了。
“如果不符合职业标准,消费者自然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违背了法律,那就依法惩处。”李克强说,“归根到底是各级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已取消434项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