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社区派出所民警,晚上到小区挨家挨户敲门查户口,需要佩戴执法记录仪社区警察入户走访前应做哪些准备社区民警大力敲门犯法吗怎么投诉?社区民警如何走访群众一、社区派出所民警,晚上到小区挨家挨户敲门查户口,需要佩戴执法记录仪
是的,需要。现场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可以有效的证明警务人员的清白;为贯彻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各级公安局都加强了执法规范,全员配备执法记录仪执法。结合实际工作,抓紧落实贯彻意见,为一线执法人员统一配发了“瑞尼”现场执法记录仪。要求全体执法人员,落实最强措施,确保治安最高标准。
二、社区警察入户走访前应做哪些准备
一是走访面要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势必产生人财物的大流动,公安机关原先以户籍地管理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体现其不适应性,就许多警区而言,走访群众不应只停留在走访本地居(村)民身上,“群众”的范畴应该界定为“在辖区的实有人口”,包括外来人口、本地人员、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所以,我们在走访工作中首先就要面广,本地居民、本地干部、流动人口都应该是我们走访、工作、宣传的对象,因为走访的意义和工作的收获并不会因为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是走访时机要准。
走访工作是随机的,一般都由民警自行选择合适的时机,但重要的是时机选择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走访的效果,从普遍意义上讲,走访时机应该选择在群众方便时、需要帮助时、重大喜庆或变故时,因为这一时机走访,群众愿意沟通交流,也更需要您的安慰和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在星期天、节假日着便服走访,这会让被访者感觉得到了你的尊重,认为你把他当朋友看,自然而然,你就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走访次数要频。
当民警因为纠纷调解或需要群众配合提供线索时,走访的次数要增多,要连续数次地上门工作,特别是面对一时误解或不理解的群众,绝对不要“硬碰硬”对着干,要不怕难堪,不怕尴尬,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当群众被你多次的走访感动或不耐烦时,就是你工作进展之时。
四是不要顾忌细节。
笔者曾在山区工作多年,在走访群众时经常碰到一些尴尬的细节,如好客的群众搬一把“夹皮肉”的竹椅给你坐,老大妈端一杯浮满泡沫、杯沿布满黑垢的茶给你喝,被访者给你一支低价的烟抽等情况,这时,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必须做到热情坦然而不顾忌细节,因为这是群众对你的尊重,更是群众与你套近乎,你受了,心近了,事好办,你顾忌这顾忌那,留给群众的便是遗憾,甚至是埋怨,所以,这种类似“同甘共苦”的举动是拉近心灵距离的最好抓手。
五是不要失约拖沓。
责任区民警管的事情碎杂,稍有不慎便会漏掉遗忘一些事情,但对于走访群众的工作,必须做有心人,群众托你办的事,多留个心眼,在本子上记一记,定时疏理完成情况;你约群众走访谈话的日子,千万不能失约拖沓,说不定被访的群众还请了假在等你呢!俗话说“以小见大”,群众会认为你架子大,说话不算数,面对这样警官,谁会信任他,谁跟他讲心理话,要是再去事后补救可能就“事倍功半”了。
六是要有亲疏远近。
民警走访对象是很广泛的,既有居(村)干部、企业名人、也有帮教对象、高危人员,但绝不能不分远近、毫无原则地一味交往,一般而言,居(村)干部、普通群众、弱势群体要多走访、多体察,帮教对象和高危人员要多了解、多关心,但与私人业主、年青异性、帮教对象走得太近太勤是大忌,这会使群众误认为你们是“好朋友”而冲淡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进而损害你的公正廉洁形象。
七是要多形式走访。
走访工作的形式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下基层工作时可以走访,参加会议前后可与村居干部进行沟通了解,平时路上偶遇也可以驻足交心。笔者认为,只要有机会,责任区民警就可以用不同方式收集各类信息,了解敌社情状况,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做到啥时顺手啥时出手即可。
八是要讲究场合。
对于工作上的问题和调查访问,最好选择在办公场所进行访谈,对年青人的帮教谈心可以到相对隐秘的地方,千万不能在公众场合走访调查敏感问题,可以想象,你假如在菜场里找一个吸毒人员谈心,会对他和周边群众带来多大的影响和负面效应,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场合的一般原则是:走访最好单独谈,办公场所讲政策,热闹地方做宣传,隐秘场所可帮教。
九是要树立形象。
在日常工作中,民警形象即代表着国家、政府和公权,是正义的化身,所以民警除了特定情况以外,一般都要规范着装,做到言词得体、礼貌可亲,最忌讳的是“张口大话”和以管人者自居的姿态,要诀是多用“可以吗”“好吗”“能不能”等肯求性语言,建立互信、博得好感是圆满走访的前提和基础。
十是要不断总结。
三、社区民警大力敲门犯法吗怎么投诉?
这是社区日常工作,作为公安机关人员信息登记管理使用的。
1、社区民警是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主要承担六项职责任务,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服务。
2、社区民警驻区实行“住办分离”,办公在警务工作室,居住在社区,上班时间实行弹性化,以一个社区民警、六个辅警形成的团队将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确保警务站有人值守,主要担负群众工作、社区管理服务、社会矛盾化解、安全防范组织等任务,不直接参与执法。
3、据悉,不直接参与执法意味着,不参与派出所勤务,不参加派出所值班,不承担打击破案任务。而为了保证社区民警驻区制度的实行,警方还会将督察机制引入社区民警驻区制,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确保24小时为民服务。
4、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有关工作;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向居(村)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扩展资料
社区民警的职责
组织安全防范
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指导治保会、保安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广泛利用辖区资源,动员群众使用技防、物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水平。
维护治安秩序
严格对辖区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商贸市场、出租房屋和危险物品的治安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督促、指导辖区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协助办理辖区各类治安行政案件,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线索。
应急救助服务
对辖区居民开展经常性的防灾抗灾、自救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编制农村防灾应急预案,定期组织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基层防灾抗灾能力;建立预警救灾运行机制、特长人员联络机制和应急状态下物品调用机制,做好灾害事故的先期处置工作;
依靠基层党组织和群防群治组织,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及时收集、分析、上报灾情发生后的社情民意,预防和制止各类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百度百科-社区民警
四、社区民警如何走访群众
民警敲门后必须出示证件,告知住户敲门的原因。要是他没有出示证件,你可以要求他出示,否则可以拒绝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