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俗人读水浒”之——
梁山当有“三大闲人”
梁山泊贼窝是个军事集团,一切按军事化进行管理,108人中有正副头领2人,正副参谋长2人、参谋1人,正副后勤部长2人,大大小小马、步、水军头领64人,情报站长1人,固定情报站信息员8人,流动情报人员4人,仪仗队4人,执法执纪队2人,内部信息员(有可能只对宋江负责、有别于戴宗的情报站)2人,后勤各部门负责人16人。这样看来是人人有职有责有工作,在强大的政府攻势、内部严厉的监控监管甚至动用贼窝纪律法规的情况下,哪里还会有人偷闲?不过有这么三个人是要闲而且是闲的有理的,一个是不敢忙的卢俊义副总司令,一个是不必忙的公孙胜副总参谋长,一个是不愿忙的李应副后勤部长。
卢俊义是梁山泊宋江请来的贤人象征,是用来撑门面的,不是叫来干大事的,其最好的用途是高于五虎将之上的战争工具,是宋大哥路线的具体执行者而非决策者,宋江是通过架空晁盖(当然也有说暗杀嫌疑的,因证据不足暂时不予采纳 )而成功上位的,自己走过的路自己最清楚也最加以防范后人这样做,正如赵太祖所言,大哥我可是陈桥驿黄袍加身弄了个皇帝干干的,如果老哥几个那一天也被部下弄个黄马夹穿穿,你们,哈哈哈,那几位当然懂得,杯酒释兵权了吗。这卢俊义可不愿做老宋第二,好好活着多好,装糊涂,不敢忙啊。此梁山泊第一“不敢忙的闲人”。
至于公孙胜本来就不是参谋长的料,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只是一个会装神弄鬼的梁山另类,他的用途不是脑子,而是与神的沟通,其实梁山装神弄鬼排完座次后他的使命基本完成了,况且这位哥早已不想在这干了,都跳槽一回了,是被逼回来的,这样一个人是挂个牌子的闲职。此梁山泊第二个“不必忙的闲人”。
当然李应这人本来是可以忙的,老宋也信任,自己也有能力,下属杜兴等也很得力,可是这位哥从被老宋逼上梁山后一直采取软抵抗的态度,工作不积极主动,出战从来不干,扑天雕不出窝想必是个小鸡变种吧,柴进上山以后退居二线,挂个副部长的牌子天天回家抱孙子去了,这位哥可是少数几个全家上山的噢。此梁山泊第三个“不愿忙的闲人”
梁山泊三大闲人,俗人一家偏见,不足道哉。
看了那么多评论,我简单给你们科普一下:安全员也好,施工员也好,工地上都是打酱油的,权利都在主办级别以上的人物手中。同里,出了安全事故,区区一个安全员,无非就背背书而已,担责任的是项目经理和安全工程师。就工作强度而言,安全员比施工员清闲,但施工员平时可能会得到小恩小惠,安全员基本为零。喜欢的点赞,不喜欢的不要看。
这个要看具体单位和岗位。总的来说,工作任务相对清闲的单位有很忙的岗位,工作业务很忙的单位也有相对清闲的岗位。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忙单位有闲岗位,闲单位也有忙岗位。下面以县直单位为例,举例说明哪些单位和岗位较忙,哪些单位和岗位较闲。
一、工作相对清闲一点的部门。①县直单位中,相对比较轻松一点部门有:保密局、医保局、老干局、地震局、供销社、团委、文体局、气象局、档案局、统计局、司法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公积金中心、总工会、科协等部门。②相对而言,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政法委、县府办、县发改局等部门就比较忙,这些部门要么是党委部门,要么是综合部门。
二、工作相对清闲一点的岗位。①一般来说,工作清闲的单位,其业务岗位也是清闲的。这些岗位主要有:保密岗位、行政许可岗位、统计岗位、公积金业务岗位、医保业务岗位、团委业务岗位、司法局业务岗位等。②相对而言,党务岗位、综合岗位、办公室岗位、经济发展岗位、执法岗位、材料岗位等就比较忙。
综上,忙单位有闲岗位,闲单位也有忙岗位。比如医保局,单位业务整体比较单一,也不是很忙,但医保局的党务岗位就比较忙。比如“小国务院”部门发改局,整个单位都很忙,但其人事岗位、保密岗位相对比较轻松一点。
三年饿不死造厨的厨师的,还是学一个厨师比较好。山珍海味都可以,自己先尝。那可是一辈子膘肥体壮,人人都羡慕。没有失业的时候。只要做得好吃,前途大大的有。
嗯,我掰着手指头把乡镇所有公务员编制的岗位都扒拉了一遍,真没发现哪个岗位符合您的要求!所以,如果你打算考乡镇公务员的话,那么请直接放弃,因为乡镇不适合您。玩笑归玩笑,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委和政府机关,承担了几乎所有国家大政方针最后一步落实的工作,各类机构虽有所合并,但承担的任务一项没少,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么乡镇工作到底有多忙呢?我将结合自己十来年的体制内生活,从乡镇办事员、中层干部和领导干部三个人员层次来帮您分析分析。
我在乡镇工作三年,从办事员到科员,几乎就是万金油,你所知道的乡镇部门我都去干过。我在组织办当了1年多组织干事,主要负责科学发展观教育的材料起草;期间还在宣传办和纪委帮忙写宣传稿和审查报告等;关系落在党政办,自然办会、办文、办事就是我的日常工作 ,还要负责每天早上打扫一到三楼的走廊、楼梯的卫生,要求扫一遍、拖两遍,要把办公室8个大开水壶烧满开水,甚至扛着长梯去爬树砍树枝,到门楼上挂红灯笼和“庆祝国庆”的横幅……;到统计站搞了俩月的人口普查,一个月的经济普查;到计生办发了两个月的避孕套,顺便向广大育龄妇女宣传了一些计生小知识;到文化站查了一个月的网吧;到经管站帮着审了两个月的帐;到村镇环保建设中心搞了3个月的拆违工作;到学区帮忙筹备“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跟着宣委到处卖报纸,跟着纪委书记去查案,跟着组织委员去跟村干部谈话,跟着办公室主任去跟各种领导、老板喝大酒……看起来我似乎无所不能,整天上蹿下跳的,忙的脚不沾地。八小时之外我还得睡在党政办值夜班,经常被上级的电话吵醒,要么就是被拍大门的声音吵醒,后来到了一晚上听不见电话响就睡不着觉的地步。事情杂到什么地步呢?有一回省里有大领导要到镇里检查工作 ,全镇大扫除,办公室主任带着我和门卫老头扛着长长的梯子满院子砍树枝,当然扛梯子的是我,爬梯子砍树的还是我,半天下来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当然,并不是人家欺负我,而是那时候的乡镇确实缺人,缺能动笔杆子的年轻人,既然就我一个,那肯定这些需要用电脑的活基本都来找我了。后来又陆续招了几个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我才算是轻松了一点。
这就是乡镇工作的特点了,事情纷繁复杂,一针千线,说是有分工,但对于年轻干部来说,你属于“公有财产”,是最能干活的那根“针”,哪个部门都能拉你的壮丁,哪个领导都能让你去干活。
乡镇中层干部指的是各大办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包括党政办、村镇建设环保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经管站、统计站、财政所、文化站、水利站、计生办、国土资源所、林业站、农业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以及各党总支的书记及团委书记,总数约十七八个人。后来乡镇实行机构改革,撤销合并了一些单位,但中层干部的总数并没有减少太多。
中层干部是乡镇工作的主力和中坚力量,他们负责某一块具体工作,既要对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又要对县级对口部门负责。比如财政所长,每年的财政预算、决算、支出、审计,既要向乡镇党委政府汇报,又要接受县级财政局的领导和指导,双重管理,双目标考核,虽不是垂直管理单位,但也得把上下关系搞好,否则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沟沟坎坎。
中层干部个个都是千斤顶!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工作压力大。无论是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等大办主任,还是统计站、林业站等各站站长,所面对的工作任务都十分繁重,既要处理乡镇内部的工作 ,又要随时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会议、暗访、现场会等。这么多任务压下来,加班加点是常态,牺牲节假日也稀松平常。记得当时的党政办主任,不到四十岁,头也秃了、腰也驼了,每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一早上到办公室安排十几个领导的行程,打电话跟县委办、县政府办联络沟通相关的领导调研行程、各种会议方案等,定下来后再噔噔噔的上下楼找领导们汇报。再就是接待任务,乡镇奉行接待就是生产力的原则,所以办公室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接待,这不仅需要细心,更需要酒量。总记得主任几乎每天都是红着脸,喷着酒气,硬撑着在办公室打电话、安排行程、起草方案等,累了就直接往值班室一躺,醒了再接着干活。
二是问责压力大。乡镇各项工作都是需要签署责任状的,所谓责任状就是“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是要打板子的。县直部门跟乡镇领导干部签,乡镇领导干部又跟中层干部签,层层重压最后其实还算是落脚到中层干部身上了,一旦出了问题,他们就是直接责任人,无论如何都是跑不掉的。记得当时的林业站站长,因为农民烧秸秆引发了山火,县里分管副县长赶到现场,当着书记镇长的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林业站站长是哪个?你们防火工作是怎么做的?你已经被就地免职了!”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不符合组织程序,但事实是这个站长确实被免职了,从中层干部直接降为了办事员。
三是晋升压力大。乡镇中层干部基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但是这条路有多难呢?答案是难于上青天!十几个人得等到换届的时候才能去竞争寥寥三四个位置,要是赶上市县两级空降一两个年轻干部来当领导,那晋升的希望就更渺茫了。刚上班那会儿,中层干部一大堆头发发白的老同志,真的是熬了一辈子也没混个副科级!现在职务职级并行,对缓解乡镇中层干部的晋升压力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大家都明白,僧多粥少仍是乡镇干部们必须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这里的领导干部指的是副科级和正科级干部,主要是党政班子成员。一个正科级的乡镇一般有三到四个正科级实职,即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团主任、政协联络处主任。有的地方没有设专门的政协联络处,所以只有三个正科级实职。党政班子成员主要指党委班子和政府班子。党委成员一般包括书记,副书记兼镇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一到两名党委副镇长,武装部长,差不多七个或九个人,都是奇数。政府班子里除了位列党委班子的镇长和一到两个党委副镇长,还要配备3到5个副镇长,分管农业、招商、科教文卫等等。这十来个班子成员除了书记、镇长两人为正科级,其余均为副科级职务。
领导干部是不是会清闲一点呢?答案是不仅不清闲,而且特别操心!
一是任务十分繁重。对于副职来说,无论分管哪一块,工作任务都是十分繁重的,所对口的上级部门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真正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比如开会,上面对口的部门一开会就要求乡镇分管领导参加。比如迎接上级部门考核检查,一到年终考评,几十个县级部门赶场似的来乡镇考核一年的工作,无论大小单位对乡镇来说都是领导部门,都不能马虎,他们都有决定一个乡镇工作干的好不好的关键一票。特别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综治维稳等一票否决的单位,更是马虎不得。而分管这些工作的乡镇副职们这个时候就是最累也最担心的时候了。对于镇长和书记来说,任务只会更重,压力只会更大,因为在一个乡镇范围内无论哪块出了问题,他们都要负领导责任,为了防止“辛辛苦苦熬四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悲剧发生,很多事他们不得不亲自抓、亲手管。
二是风险特别大。都说县委书记是个高危行业,而乡镇的书记和镇长风险一点也不小。有的乡镇主职开玩笑说现在乡镇工作步步都是“雷区”,稍不注意就会踩到。每年开春的三级干部大会上都有一个固定节目——签署责任状!由县直各部门和乡镇党政主职共同签署,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奖惩措施,这里有不少是“一票否决”的项目,意思是这十几个项目中有一个出了问题,乡镇班子全年工作都白干,各类评先表优就自动失去了资格,有的还会导致主职干部、分管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020年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我们县就直接拿下了两个出聚集性病例的乡镇书记和两个分管副镇长,去年因为一场山火,同样拿下了一个镇长和副镇长。拿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眼看要提为副县级,正县级也在望的关口,兜头一盆冷水泼下,一切全完。
乡镇作为基层,工作繁重琐碎是其主要特点,但是也只有在乡镇经受住考验的干部才能真正的行稳致远。一是工作经验超级丰富,如果你在十几个部门都呆过,就能为以后的公务员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最考验的是统筹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比如宣委和组委同时给你派活,办公室主任安排的事也必须如期完成,这就逼着你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好先后顺序并按期全部完成任务,这就是地狱式的磨练法。经过这种磨练后,往后的工作确实要轻松太多;三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最缺的不是工作经验和能力,而是缺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到了乡镇,每天要面对领导、同事、上级部门、同级的几十个单位、几十个村的干部以及来访的群众,你会逐渐学会说当地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学会了与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
所以,要想在公务员道路上走得更远,请报考乡镇岗位!要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不留遗憾,请选择乡镇!要想真正的体察民情,感悟国情,了解基层,请选择乡镇。
都很到位,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还少算了外架子工塔吊工总体都是农民工[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