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百度知道合伙人答题兼职_百度知道

内容导航:

  •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的意思是?
  • 询问与讯问的区别?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什么意思 ?
  • 报道和报导的意思区别
  • 一、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的意思是?

    意思是:选择一个城市,遇见一个相爱的人,携手到白头。

    出自:《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作者:冯骥才。

    作品原文: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写一字决别,言一梦长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

    百度知道合伙人答题兼职_百度知道

    择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断一根琴弦,歌一曲离别。我背弃一切,共度朝夕。

    作品译文:择一城终老不如择一人终老;选一人去爱不如选一人真爱。人的知足因为有爱,人的幸福因为陪伴,人的满足因为一直都在。相爱的心,暖暖而又温馨;相牵的手,执着而又坚定。

    扩展资料:

    这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 ,“头”起的“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全文是短小,精练。细腻而有酣畅。冯骥才的作品我读的多了,长短篇的小说和散文。但都不像这篇《珍珠鸟》这样的光彩照人。——冰心

    大冯从精神上更像是个孩子,他懂得尊重别人,这正是他的魅力。——王蒙

    冯先生的画风将研摹宋代绘画所练就的扎实表现技法与作家本身的创造力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文人画”,在中国画家中别具一格。——平山郁夫(日本画家)

    看冯骥才的画,你感到闲适轻快,而又富有深意。他那不受国画传统约束,而又不脱离传统的笔墨,使你觉得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是那么接近。你不能不承认他是继承了某些文人画的传统,是在借景抒情;同时在注意捕捉瞬间感觉时,却更多地具有印象主义的意蕴。——金维诺(美术理论家)

    二、询问与讯问的区别?

    报道与报导两者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指一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或 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唯一的区别便是二者的读音不同。“报道”读 bào dào, “报导”读bào dǎo。相对于报导,报道在生活中更为常见,被人们广泛使用。
    拓展资料:
    报道:
    含义
    ①动词,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消息。
    ②名词,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他写了一篇关于小麦丰收的~ 。
    ③同“报导”,但是比“报导”更常用。
    造句:
    1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不许有半点虚假。
    2 报刊上常有不明飞行物的报道,我对这件事半信半疑。
    3 记者决定前往事发地,进行深入报道。
    4 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新闻报道给予了有力的鞭挞。
    5 各大媒体都纷纷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
    报导
    1 事情并未如传说严重,媒体报导言过其实。
    2 这篇报导含沙射影地批评一些人。
    3 某些报刊报导失实,常常是文过其实。
    4 这一系列针对目前社会风气的分析报导,篇篇鞭辟入里。
    5 为了知道选举结果,大家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观看选情报导.

    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什么意思 ?

    Bit数据类型在SQLServer数据库中以存储1、0进行存储。

    如果它是连通的,那么它连续同构于R或C(关于通常绝对值的拓扑);如果它是完全不连通的,那么它就连续同构于p进数域Qp的一个有限扩域,或者某个有限域K上的形式幂级数域K((x))的有限扩域。

    1.若使用SQL语句在查询分析器中进行修改,需要传入1、0。在SQL语句中也只能用0或者1,比如"wheresex=1"不能用"wheresex=TURE"。

    2.若使用企业管理器直接在表中进行修改,需要使用True、False。使用SqlDataReader读出的Bit类型数据返回值为bool类型,若将返回结果关联到GridView中,那么此列下呈现的是复选框,复选框的Checked属性绑定Bit类型字段的返回值。

    扩展资料:

    har与varchar的比较:

    1、数据存储开销:每个varchar列需要额外的两个字节,用于反映存储的数据的长度。每个可为NULL的char列,需要一些字节(空位图)来反应数据的为空性。无论实际数据的长度是多少,char按照定义的长度分配存储空间。

    2、NULL值:char列的NULL值占用存储空间,varcahr列的NULL值不占用存储空间。插入同样数量的NULL值,varchar列的插入效率明显高出char列。

    四、报道和报导的意思区别



    科举制度

    科举
    1.童生: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亦称童子试、小试,俗称小考。应考者无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童生试的次弟为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和院试。三年内举行两次。丑、未、辰、戌年为岁考,寅、申、已、亥年为科考。参见县试、府试、院试。

    2.殿试: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皇帝亲临殿廷,发策会试中式的贡士,称殿试。也叫“廷试”、“廷对”。源于西汉时皇帝亲策贤良文学之士,始于武则天天授二年于洛阳殿前亲策贡举人,但尚未成定制。宋开宝八年,太祖于讲武殿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后的进士分为五甲。元无殿试。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2、原指参加殿试的贡士,后泛用为对士人的敬称。《宣和遗事》前仪式:“俺姐姐有命,请殿试相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胭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张殿试。”

    3.进士:应试中选之称。唐代,进士考试合格谓之及第。明清只殿试一甲第一、二、三各赐进士及第,余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不称及第。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奏圣旨,不欲令及第进士呼有司为座主,趋附其门......今日已定,进士及第任一度参见有司,向后不得聚集参谒。”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明洪武四年太祖始策问会试者于奉天殿,赐一甲三人理士及第三,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以次授官。”

    4.举人:本谓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则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成为一种出身资格。又俗称“孝廉”。《后汉书.章帝纪》载建初元年三月诏:“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异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唐白居易《把酒思闲事》诗:“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清赵翼《陔余丛考.举人》:“今世俗别称举人曰孝廉,以孝廉本郡国所举也。然汉时举人名目甚多,如贤良方正、文学有道、直言极谏、茂才异等、明阴阳、明兵法、能治狱,有行义之类,皆郡国所举,而孝廉特其一途耳,今专以此为举人之称,盖孝廉乃每岁所常举,其他则随时诏士,而不能入仕;今乡试已中者为举人,即会试不第,亦不必再应乡举,而并可依科就选。”参阅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5.六艺:
    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艺”为“艺能”之意。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及学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别。“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过程。“六艺”服务于阶级需要,但也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规律,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周礼.地官.保氏》:“保代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明史.选举志》:“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

    6.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源于唐、宋时的府试、州试。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贡生、荫生、官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朝廷庆典加科称为恩科。考期在八月,分三场。又称“秋试”、“秋闱”。届时,朝廷选派正副主考官,试《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考中者称为举人,可于次年赴京参加会试。《明史.选举志》:“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清陶福履《常谈.乡试》:“[周官]:乡大夫受教法于司徒,退颁于乡吏,使各教其所治。三年,则乡大夫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献其书于王,此乡试所由昉也。唐之乡贡、宋之漕试,即今乡试也。”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一节:“各省乡试皆在省城举行,于城内东南方建立贡院,悬‘贡院’墨字匾于大门上正中。”

    7.县试:亦称县考。清代由各县县官主持的考试。试期多在二月。要取得入学资格的士子,向本县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保其无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身家清白、非优倡皂隶之子孙,方准应考。约试五场,各场分别试四书文(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事实上第一场录取后即具备参加上级府试的资格。以下各场续考与否,听凭自愿。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一章第一节:“顺治时,县、府试取额有定,照入学名数,县考取二倍、府考取一倍,以送院考。康熙三十九年,令府、州、县考取童生不必限数,倘滥送由学政参覆。”

    8.监生:
    在国子监中肄业诸生,统称监生。其名始于唐代。明清入监之途甚多,主要来自考选,或由皇帝特许,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等名目。明初,监生与科举、荐举同为入仕做官的重要途径之一。又,由捐纳而取得应试资格者,亦称监生。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名而欲入仕者,都须先捐监生,作为出身,往往并不就监读书。《新唐书.选举志上》:“元和二年,置东都监生一百员。”《明史.选举志一》:“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捐赀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同一荫监也,有官生,有恩生......每负天下按察司选生员年二十以上、厚重端秀者,送监考留。会试下第举人,入监卒业。又因谏官关贤奏,设为定例。府、州、县学贡生员各一人,翰林考试经、书义各一道,判语一条,中式者一等入国子监......日本、琉球、暹罗诸国亦皆有官生入监读书。”

    9.秀才:本为优异人才的通称。至汉始为举士科目之一。东汉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三国魏后复称为秀才。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初置秀才科,后渐废,仅作为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采荐举之法,曾举秀才数十人,授以知府等官。以后即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百不匿,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尹知章注:“秀异之材,可为士者。”《汉书.武帝记》:“五年冬......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恃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踢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衔相及使绝国者。”清赵翼《陔余丛考.秀才》:“唐初秀才试方略策三道,其后举人惮于略之科,为秀才者殆绝,而多趋明经、进士,然唐时凡举子皆称秀才......元、明以来,秀才为读书者之通称。今俗犹以府、县学生员为秀才,盖亦沿称也。府、县学生员之制始于明。”

    10.国学:
    西周时代为天子及上层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按学生年龄又分为大学、小学。大学即辟雍,规模较大,中有五学,分科教授典礼、音乐、文字、舞蹈等。小学,规模较小,司教的民称为“小辅”。王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公卿长子、大夫元士的嫡子,十三岁入小学,二十岁入大学。其余众子则十五岁入小学。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小学以书数为主兼及一般行为情形均有金文及文献的记载。至汉代则发展为太学。《大孟鼎》铭文:“女妹(昧)辰又大服,余侍即朕小学,女勿克余乃辟一人。”《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熟,党有庠......国有学。”《礼记.王制》:“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
    11.科举: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考试制度。荐举与考试之法起源甚早。隋代,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打破士族的垄断,炀帝时始设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等科,分科取士,因称科举。武则天称制时,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宋以后,科举皆用儒家经义。明、清两代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体式为八股文,解释并须依照朱熹《四书集注》。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为显示其“至公”,规定了各种制度以防止舞弊,实际上,弊端极多。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始废。然科举制度对中下层知识分子走上政治舞台、废除门阀世族垄断政权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对中国唐宋以下的文化教育的发展也影响至深。《清史稿.选举志》:“取士之法......三代以上出于学,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后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唐之制度.科举》:“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第六章第二节:“隋唐以前是选举,隋唐以后是考试,这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分界线。自隋唐至清末,科举制度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是因为科举制度最适合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成为有力的统治工具之一。”又“从两汉的荐举,经过‘九品中正’制度,到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古代取士制度从豪强把持到皇权独揽的发展过程。”

    12.太学:
    古代学校名。古文献记载,虞设庠,夏设序,殷设瞽宗,周设辟雍,皆为教育上层贵胄子弟之所,为古之国学,也即太学。太学之始置,在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并立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典,实施教育,受教者称博士总弟子。至唐代,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同属国子监。宋代兼设国子、太学。明以后,不设太学,在国子监读书的称监生,别称太学生。《汉书.武帝纪》:“[五年]夏六月,诏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悯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在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13.国子监:
    古代的最高学府。晋武帝时设立国子学,隶属太常。北齐更名国子寺,成为独立机构,主官为祭酒。隋炀帝时改名国子监,以后历代大体沿其称。唐代国子监分为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除事务官外。负责教育工作的为博士与助教。宋、元以后渐存国子一学。明代南、北亦各设国子学,称为南监、北监,国子学生由州、县学选拔贡入肄业。清代则可由捐纳取得监生名义,不必在监受业。唐高宗时,曾据《周礼》改国子监为成均监,故后世又以“成均”为国子监的别称。《晋书.职官志》:“咸宁四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宋史.儒林传一.崔颂》:“宋初,判国子监......建隆三年夏,始会生徒讲说,太祖遣中使以酒果赐之。每临幸国学,召颂与语,因及经义,颂应答无滞。”宋王之道《奉送果上人住开先寺》诗:“我昔游成均,年少心犹童。”

    14.主考:科举考试中乡试的主考官。明、清时代,举行乡试,由朝廷选派考官赴各省主持,称为主考。其职务为总阅试卷,分别去取,核定名次,将取中举人及其试卷奏报皇帝。其官有正有副,均以翰、詹、科、道及阅、部、府、寺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明史.选举志二》:“主考,乡会试俱二人。”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四节:“考官宋时皆选外官有文者任之,不限资格。元制或由部选差,或由行台及廉访使公开选差,或由京官典试。明初由监临、提调等官延聘,或为教职,或为儒士,其用京官典试自嘉靖戊子始,参用翰林自万历乙酉始......康熙十年从御史何元英之请,考官专用进士出身之员,然举人出身者尚间有之。雍正三年颁考试典试官之令,始限翰林及进士出身部院官。自是以后,顺天主考用一二品大员,各省主考分大、中、小省,用侍郎、阁学、翰詹科道及编修检讨不等,亦有用内阁与各部之进士出身者。各省乡试每省主考二人,正副各一。”

    15.解元:
    唐制,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后世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如世称明代唐寅为唐解元。亦称“解首”。宋洪迈《容斋四笔.责降考试官》:“[天禧二年]十一月,解一百四人,解元郭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姊妹易嫁》:“秀才宜自爱,终当作解首。”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会元解元入翰林》:“伊翕庵举进士,引见南海子,上顾学士曰:此人山东解元也,遂改庶吉士。”

    16.会元:科举制度中各省举人到京会考,称为会试,故通称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明史.选举志》:“会试第一为会元。”《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伯虎性素坦率,酒中便向人夸说:‘今年我定做会元了。’”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会元解元入翰林》:“上以会元韩苂为状元,榜中解元皆改庶常。”

    17.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基称唐代已有,武则天试贡士于殿前,别其等第,门下例有奏状,其居首曰状头,亦曰状元。后亦称殿元、鼎元。清赵翼《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世称进士廷试第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三元》:“正统十年乙丑,商公辂由解元、会元捷状元。终明世三元,公及黄观而已。先是文运独盛于江西,故有‘状元多吉水,朝内半江西,’之谣。”参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18.状元坊:科举时代,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封建王朝为奖励士人走科举道路,在状元及第后,命有司于其本乡居宅附近建立状元牌坊,宋时已有此制。宋吴自牧《梦梁录.士人赴殿试唱名》:“文武状元注授毕,各归乡里。本州则立状元坊额牌于所居之侧,以为荣耀。”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状元坊》:“任亨泰,襄阳人,以太学生中洪武二十一年进士,上特命有司建状元坊以旌之,遂为例。”

    19.孝廉:1、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悌;廉,指清廉。始于董仲舒贤良对策时的奏请,由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荐举孝、廉各一人。后合称为“孝廉”。举荐每年进行,以封建德行为人才标准。东汉时尤为进取者必由之路。然常为世家大族所操纵。《汉书.董仲舒传》:“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又《武帝纪》:“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后汉书.百官志五》:“举孝廉,郡口二十万举人。”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于下,则秀孝不得贤矣。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2、明清两代举人的别称。《二十二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沿海的房舱本来甚少,都被那位何孝廉定去了。”

    20.贡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21.雁塔题名:唐代新进士及第,赐宴后,有前往慈恩寺(在今西安寺南)在大雁塔下题写自己姓名与诗的风尚。后因称考中进士为“雁塔题名”。会昌中,曾为宰相李德裕禁止,后恢复。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白乐天一举及第,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时白乐天二十七。”又“进士题名,自神龙(唐中宗年号)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会昌三年,赞皇公(指李德裕)为上相......于是向之题名,各皆削法,盖赞皇公不由科第,故设法以排之。洎公失意,悉复旧态。”元郑德辉《驺梅香》第三折:“小姐道,你若是凤墀得志,雁塔题名,可早来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