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事业编体制改革_事业编制改革是怎么定的?

内容导航:

  • 事业单位改革中在行政机关的事业编制人员怎么改革啊?
  • 事业编制改革是什么意思啊?
  • 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是怎样分类?
  • 事业单位改革了,以后还有没有编制不编制区别?
  • 一、事业单位改革中在行政机关的事业编制人员怎么改革啊?

    1、如果是行政类事业单位,将被取消行政职能收归机关或整合到其它行政机构,不再参公。其人员除极少部分随职能划转过渡为公务员外,其余人员将保留参公待遇,分流到事业单位安置,直至退休。本轮机构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和编制实行限额管理,没有多余的编制用于置换事业人员,因此大部分事业编制人员(包括参公身份)都将保持编制现状不变,无法置换行政编制转公务员。这是大环境,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

    2、如果是执法类机构,保持现状。本轮机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已经非常明确,除执法机构外,其它事业单位都不在参公。执法机构的改革,具体要等中央出台文件,在按照政策执行。目前现状,执法类机构如果没有转行政的,基本上保持参公现状不变,其人员参照执行。

    3、如果是公益类事业单位,一类保持现状,二类视情况而定:效益不好的,剥离收费或经营职能,改为公益一类;效益一般,可以维持自负盈亏,不需要财政加大投入的,维持现状;效益好的,主体职能是经营或收费的,直接改企。其人员除少部分随职能划转分流到其它事业单位外,其余人员全部取消编制,改为企业人员。

    扩展资料:

    行政机关要求编制和岗位相互对应。混岗混编是违规行为,行政机关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和极少部分供工勤人员使用的工勤编制。

    由于行政编制少,大部分行政机关编制不够用,尤其是县区一级。为了弥补工作力量的不足,部分机关使用下属事业单位的编制和人员代替,或者是超编使用工作人员,这些虽然合情,但不全理,是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的行为。

    解决的原则:首先是严禁超编调人,调整人员的时候,先要在机构编制部门办理“控编卡”,如果有空缺编制,才能采用招考、遴选、调任等方式,为单位调整加强工作力量。

    其次,不能混编混岗。行政机关只能使用行政编制或者工勤编制,不管是下属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还是在机构改革中整合进来的事业编制,都不能供机关人员使用。调整使用的下属事业单位的编制和人员,要严格按照个人工作安排文件和信函,在相应的机构使用相应的编制,即使因工作借调,也不能超过6个月。

    事业编体制改革_事业编制改革是怎么定的?

    二、事业编制改革是什么意思啊?

    事业单位改革是为了加强编制管理,而非取消编制;那么编制不编制的区别仍然存在。

    一个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单位的编制还是存在的,即定人定岗。岗位实行聘用制,不再套用行政级别;编制以外的用工,只能是临时性用工,工资待遇等比编制内的,还是会有所差别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

    1、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

    2、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

    事业编体制改革_事业编制改革是怎么定的?

    3、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

    4、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扩展资料:

    根据文件进度,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会在2020年完成;届时,事业单位编制将会有以下变化:

    1、极少数转为行政,人员经过考试等转为行政编制,待遇等同公务员,以后会越来越稳定;

    2、完全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转为企业,其实是各凭本事吃饭了。 优秀人才再也不用受编制束缚。

    3、工资调整,最明显的变化是养老金并轨,和企业一样交养老金了,年金等制度也会随之建立。同时,建立相应的增长机制,绩效工资分配会越来越普及,以能力论输赢。

    参考资料:

    三、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是怎样分类?

    话说,截止到2020年底,事业单位的改革将会全面完成,这个话题一直是广大人士非常关注的,尤其是在体制内的大家,是直接受到影响的群体,面对机构改革,更是担惊受怕的了。
    每年报考事业单位的人简直是非常多的,可谓是公务员的“孪生兄弟”,那么这样的前仆后继,你的报考目的又是什么呢?公务员称之为“金饭碗”,那么这个可以称之为“铁饭碗”。假设,这个所谓的“铁饭碗”经过改革不再是我们的铁饭碗,那之后报考事业单位的人,会有吗?还会多吗?
    还有一个就是编制为题,就今年来说很多招聘都是没有编制的,但是报考的人数也没随之减少,看来大家都是比较渴望拥有编制的,今天小编带大家捋一捋改革完毕之后,有哪些人被取消编制:
    1、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医护人员
    医生会被取消编制这一点,其实大家是可以感觉出来的,就像今年的卫生类事业单位招聘,就已经是全部没有编制了,那么下一步医护人员的编制,也是将会被全部取消的。全部是合同制的制度,并且目前北京、广东等地已经开始试点了。可想而知,可能马上就到你们单位了~
    2、高校教师
    教师的话和医生是差不多的一个政策,小编也就不再多做介绍了。
    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
    部分的工作人员会随职能被划分到其他事业单位,那么剩下的将会被全部取消编制,这部分人员将会被推向市场。

    四、事业单位改革了,以后还有没有编制不编制区别?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甩掉两头、留下中坚”   
      从中央的新部署看,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是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尤为突出的主导理念。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看来,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可谓“甩掉两头、留下中间(中坚)”。   公益分类   
      被留下的“中坚”,也进行了细分。  
      据了解,此次改革部署又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划分为两类。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这样分类也可以看作是按照公益属性的纯粹程度来划分的。”汪玉凯说,纯公益类的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出资保障的,不再允许其存在经营性活动。“比如乡镇诊所、社区医院等就属于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以前经常说的教育产业化,这个概念模糊不清,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义务教育是不可以产业化的,长期不治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费’应被叫停”。  
      汪玉凯指出,高校、职业教育、综合医院等,应该属于准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允许其部分市场配置资源,但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   
      提升改造  
      一切为了公益服务   
      “‘留下中坚’也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留下,而是要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进行整体的优化、提升、改造。”宋世明分析,这其中包括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监督等若干“重塑”项目,“这一系列改革,无不是为了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   
      “重塑”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社保制度的改革。   
      据悉,高层要求是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此外,还将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可以看出,未来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将为公众提供广覆盖、多层次的公益服务”,汪玉凯说,事业单位改革并不是单纯地减少数量和人员,经过剥离、重塑后的事业单位,在未来发展中质量将提升,数量也会调整和增加,“一切服从于人民群众对于公益服务的需要”。

    随机文章